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短评

热门
  • 1 榎木津礼子 2025-01-16 01:36:33 上海

    对比清明上河图密码,人物描写很饱满很容易记住,清明的人得靠记笔记。有立意,阅读流畅不吃力,停不下来,作为悬疑推理小说一个个谜题解释过来体验感拉满,坑都填了,虽说多少有点主角光环。总体来说很喜欢,祝贺自己看这一类悬疑小说入门成功!

  • 1 咸鱼翻书 2025-01-14 21:44:47 重庆

    前半节奏偏慢,最后强行洗白为变法.... 但是还是一个好故事,风味独特,和常看的日推,欧美大不相同。 2025.1.14

  • 1 今年 2025-01-19 15:13:12 陕西

    虽然有近500页的篇幅,但大大小小十个案件环环相扣,让人从头到尾兴趣不减。在如今诡计泛滥,设定横行的时代,能在古代背景下将一些诡计翻出新花样着实不易,尤其是最后几章的推理对于喜欢智斗的人来说绝对是福音。貔貅刑从个人到城市再到国家,立意和格局很高,结尾对王安石个人和变法的描写能明显感觉出作者的崇拜倾向,但这种夹带私货对推理小说也无伤大雅。 看了最后的预告,非常期待下一部!

  • 1 学问有限 2025-01-19 23:44:16 山西

    7.5-8.5.已知历史情节读架空内容原来是这种感觉。强点在于改编真实记录的历史事件加串联升华,很流畅吸引人。缺点是人物塑造太单薄了,不过可以理解,毕竟还有续集。还有就是封面太丑了。

  • 1 Giga 2025-01-10 13:07:07 湖北

    读下来可以说是比较流畅了,虽然是将近五百页的体量,但情节上大案牵连小案,小案又引出大案的写法还是很能调动读者的情绪的。作品以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期作为背景,在故事推进过程中不断给出谜面并解谜但也留下一些尾巴,同时将时局通过案件引出。本作的诡计整体上其实并不新,但优势在于诡计溶于时代背景,有时代特色。结尾的解谜收束前文的伏笔完成主题上的回扣与升华,整体上可以说是相当完整,丰富的作品了。

  • 1 何慕 2024-11-21 14:42:04 河南

    悬念丛生,高潮迭起,故事讲得很漂亮,扣人心弦,祝大卖,希望尽快看到后续作品!

  • 5 猫咪 2024-11-12 00:03:29 广东

    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非常有技巧的叙事手法,带你进入精彩的大宋悬疑世界。

  • 1 Zeng有燚思 2024-11-28 10:03:27 四川

    大部分案件都有真实原型和记载,这些发生在宋朝的真实事件,经过作者的考证和加工,巧妙丝滑地融入到这本推理小说中,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大宋浮华昌盛的背后,同样有各种魑魅魍魉在阴暗爬行,甚至动摇着国之根本。

  • 1 星河 2024-11-28 13:43:57 江苏

    太精彩了,很值得一看

  • 1 猫小珂 2024-12-08 23:03:21 湖南

    云济经历九死一生,破解书坊纵火案、国子监图书错版案、真假雪柳案、貔貅夺粮案、宗女失踪案等十桩奇案,案案惊心! 从小貔貅刑,到大貔貅刑,乃至天貔貅刑,三大刑罚,刑刑震撼! 翻开《大宋悬疑录·貔貅刑》,跟着作者记无忌,奔赴一场惊险的破案之旅!

  • 1 💓萌萌喵👑 2024-12-06 20:21:12 江苏

    对于喜欢历史悬疑题材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作品。 它让我们在领略北宋时期风土人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阴暗面。

  • 1 完颜打骨折 2024-12-06 14:02:15 天津

    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在保留了具有历史感的人物称呼和寒暄客套的礼仪之余,又融入了现代推理小说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阅读体验感很棒。

  • 2 一剑封喉 2024-12-02 18:53:07 浙江

    作为古代悬疑推理小说,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当然说本书远胜《清明上河图密码》,就纯属胡扯了。那个转圈圈的诡计,虽说质量不错,也不至于从头用到尾啊,好家伙所有反派用来用去就这一招吗?

  • 1 Lincoln Wang 2025-01-06 08:19:01 上海

    结尾王安石,弥心,郑侠三人的选择真的让人唏嘘不已。从故事性。推理度,以及历史角度,本作都是不可多得佳作,还有古风武侠的儿女情长。

  • 1 躲张 2025-01-04 18:06:20 浙江

    读之前没报什么期待,没想到一开始读就放不下了,除了云济的人设稍有些多智近妖,从楔子到每个案件环环相扣,几重高潮后将案件拔高到国家层面,看出来作者的构思很完整(要是能配些示意图就好了,物理几何学渣好累)(期待下一部!)

  • 1 言猫又 2024-11-03 19:58:09 上海

    宋代风物、历史悬疑、男女主情感线……貔貅刑这本书可以有很多标签,很多亮点,然而最夺目的依然是字里行间闪耀着的侠义二字。

  • 2 阿井幸作 2024-12-17 10:21:20 北京

    到底多少出现了“胡说八道”的四个字。

  • 1 Turquoise 2025-01-15 22:21:12 江苏

    感觉吹的有点过了。。。一是故事安排,作者是用了十个小案子串联起一个大案,没有采用单元案的方式,而是前一个案子还没结束第二个案子就出现,因为是长篇小说人数出场又很多,所以导致看到后面要不就是不记得细节要不就是忘记这个案子到底结没结束。二是故事本身,诡计一般,部分经不起推敲,有点小失望。三是人物,除主角外感觉人物都比较扁平,有的和工具人一样走个过场就没了。当然主角本身我也不是太感冒,感觉作者是想塑造一冷一热的cp,但感觉有点用力过猛。四是文笔,笔力实在一般。主角动不动冒出子曰,书曰的,有点硬凹古风了。还有一个点让我不太舒服的是,一遇到女性角色,作者就要花好几行写她多美多美,不是对男作家有偏见,但真的符合我的刻板印象了😓当然这本书最后立意方面还是不错的,但也仅仅只是不错。。

  • 1 momo 2025-01-14 12:14:06 安徽

    3.5。比起推理,更像历史悬疑剧,但国推的出路我也觉得在历史题材上。整书电视剧即视感很强,也符合我对这类剧固有印象,花里胡哨,装神弄鬼,惊天大案。整体解答却又难以让人信服,而且为了惊天大案,人物行为和事件发生逻辑都很弱。最后点题倒是比名侦探的献祭好多了。

  • 3 索拉西多 2025-01-21 15:45:46 湖南

    3- 不至于完全给差评,但是大部分掉书袋对我来说属于过眼即忘的无效内容,文史男臆想的男女关系也让人避退三舍(我看到不近女色的描写才浑身过敏好吗)。内容简介要么是敷衍要么是文盲:全书哪有十个案子,纵火+错版这不是一件事?盐钞也不是案件而是失粮的结果啊;让人误以为能看拍案惊奇单元剧,掀开居然是王安石变法狂热毒唯,文科生哭笑不得。而且我真的很讨厌站在现代教育的认知高度去写历史事件存在的局限,非要找优点只有戏班子整的装神弄鬼(建筑机关)+查贪污一定涉及审计(算数平账)。然后每次我都要说,最终闹到皇帝面前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人证物证车轮战,春晚这么大仗势你们不用彩排,撸起袖子直接上的啊?从侦探到犯人都是奇葩说种子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