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大众 短评

热门
  • 7 祝羽捷 2024-11-11 10:20:45 上海

    斯洛特戴克通过考察“蔑视”与“差异”这两个概念,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在文化和政治进程中的暧昧与矛盾。大众的主体地位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大众的崛起推动了民主化和启蒙进程,将其视为政治和文化进步的象征。然而,大众的“主体化”是一种半成品,其形态在卡内蒂的分析中被描述为一种“伪解放”。大众虽似乎是历史的主人,但其主体性被媒体和娱乐所瓦解,形成了一种“原子化”的个体主义,大众的存在因而呈现出一种空洞的力量。随着民主和大众文化的扩展,传统的“差异”逐渐被抹平,尤其是在身份认同的层面。现代化解构了贵族和平民、神圣与世俗等差异,通过“人为制造”的方式重新塑造认同。这种抹平差异的过程并没有真正消除不平等,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新的社会分裂和冲突。

  • 3 木纹 2024-11-09 16:46:59 北京

    斯洛特戴克批判的并非不言自明的大众,而是差异化的非差异性,或者说,一种同质化(即使披着差异的外衣)。

  • 5 甜鬼❤ 2024-10-10 12:16:20 安徽

    对于庸众,该骂(批判)就骂(批判)

  • 3 房间里的大象 2024-11-17 18:26:30 奥地利

    副标题的Versuch不是“实验”,而是“(理论的、探索的)尝试”的意思,完整翻译应为“试论现代社会的文化斗争”

  • 1 陆钓雪de飘飘 2024-11-17 17:38:39 山东

    海德格尔在“常人”的模式中狡猾地唤醒了“此在”,使每个个人无一例外地参与到对最初有效的结论的蔑视中:我们总是被基础已经掏空了的他人瓦解到这种程度,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找到我们“自己”的存在。剥离自我发生在每一次激起本真性和个性之前。在这些前提下,可蔑视性必须作为一种必然存在之物出现,它烙印在此在的身上,因为它最初只能是与腐烂的他者一起的腐烂的共在。在常人自我中,庸俗的他者曾经优先于“本真的”自我,它可以变得几乎是高贵的。因此,人们在一开始就无法不轻蔑地生活,不可能不以常人的方式生活,不可能不分散地生活在无人的独裁中,因为目前每个人都只作为常人来到自己身边,而且通常都会保持这样。然而,海德格尔的哲学努力的重点是为转入非可蔑视性、转入激进的并且实际是高贵的生存做准备。

  • 1 zh 2024-11-20 18:31:14 江苏

    用这么薄的一个体量来讲这个话题有点力不从心了,整体可以看作老头子针对“大众”这个文化现象所作的一篇简短的批评文本。借由卡内蒂来拆解大众的确眼光毒辣,妙语连珠,洞见频出,各种点子随意散落在机关枪似的句子之间,但写作风格或者说原文本的演讲风格注定了没有空间来细嚼慢咽,所以许多论点没有经过足够细致的铺垫和论证,从这里感觉到斯洛特戴克是个不那么有耐心,但鬼点子很多的人,但比起齐泽克,他的修辞会更华丽,更像是个文人,以华丽的修辞来思想,这一点上能看出很重的尼采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斯洛特戴克比现今尚在的其他欧洲思想家都更贴近尼采,起码在思想风格上,尽管他不是纯粹在用格言体写作。看了这本,收获不大不小,卡内蒂确实很有趣,之前关于疫情的随笔中,阿甘本也着重引用过《群众与权力》。

  • 0 把噗 2024-11-11 14:53:21 北京

    大众:有区别的无差异性

  • 0 小波福娃 2024-11-20 23:42:54 江苏

    对卡内蒂的解读很有趣,犀利之处不少,晚点补评

  • 0 扭腰客 2024-11-21 15:46:57 上海

    精英之间的私底下聊天,对大众都是直呼“傻哔”的,且对大众没有任何同情与怜悯,这一点他们早就达成共识了

  • 0 不佞佞佞 2024-11-17 13:12:27 北京

    证明了一条政治学脉络的谱系,如今的适用性霍布斯-斯宾诺莎-黑格尔-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

  • 0 Kynicism 2024-11-12 18:45:05 四川

    讲座成书。串联起了《欧道主义》与球域学。前两章偏向于政治哲学,到了后面转向了对停滞的“现代统一帝国”的批判。

  • 0 X.N 0131 2024-11-21 18:26:35 江苏

    斯洛特戴克延续了卡内蒂对“大众”的批判传统,而不像诸如约翰·凯里之流,站在预设的大众的政治正确立场上的偏执批判,其中对“垂直/水平”与“差异性弱化”的分析非常具有启发性。在斯洛特戴克看来,现代民主的陷阱在于为了提倡“平等主义”而拒绝本质的、自然的、发现的差异,再用人为制造的差异来代替,从而将垂直差异转化为水平差异,允许大众在“差异化的无差异性”这种中性空间中降格,保持一种低度尊敬的状态。看似稳定,却恰恰由于价值的频繁重估与标准的消融而造成社会的仇恨与嫉妒情绪的显现。基于此,他仍寄希望于艺术,主张重新恢复规范意义上的文化,调整价值弱化的问题,流露出捍卫艺术的真诚立场。

  • 0 刀叢中的小詩 2024-11-21 23:22:00 北京

    《蔑视大众》——这本书蔑视得不是大众,而是平庸,他挑衅了“站队思想”和“从众心理”。很早的时候我就认识到了,控制一群人比控制一个人更为容易,不信,让他们抢盐好了。他认为江河日下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无数个人无组织的无能为力变成大多数人有组织的自我放弃”——他的愤懑和激昂,源于人性的集体沦丧。

  • 0 五月阿隆 2024-11-21 16:23:28 北京

    还不错的小册子。斯洛特戴克的文风比韩炳哲更朴实一点(但也不能高估),对哲学史的引用更克制,哲学随笔少点文献综述,多点儿现实叙述,其实蛮好的。 我们很难从这本小册子里,看到斯洛特戴克对大众这个概念的具体态度,想指责他启蒙爹味儿或者民粹都是无比偏颇的,他更想把人在自我和社会当中那种纠结拧巴的样子平铺开来,连黑格尔尼采卢梭在这本小册子里都成为了纠结本身。 差异,平滑,断裂,差异化的非差异,非差异化的差异,这些概念还会被人继续写下去。

  • 0 星河入梦 2024-11-17 23:40:25 陕西

    首先感谢赠书,彼得·斯洛特戴克的《蔑视大众》是一部直击现代性核心矛盾的哲学著作。通过对现代主体性和大众文化的深刻剖析,作者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如何在文化工业的操控下失去真实的自我,并陷入认同的危机。本文将围绕该书的核心主题,分析大众文化与主体性的错综困境,并探讨其哲学启示。

  • 0 赵6⃣千 2024-11-17 19:10:40 湖北

    《蔑视大众》是一部极具颠覆性的作品,通过深入剖析社会现象和文化传统,揭示了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价值冲突。本书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更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案例,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强烈推荐给每一位对现代社会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