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卢浮宫是诸神隐遁后出现在现代人精神世界中的万神殿,全世界的人会在其中朝圣,觉察自己的渺小,重新回顾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步一趋的艰辛。卢浮宫有着自己想表明的价值取向,这是驱使人类想变得更好的源泉。
这本《卢浮宫》并不“凡尔赛”,不是咖啡桌面那么大的巨石,而是一块22厘米见方的方砖。得到卢浮宫官方授权的馆藏图录,从40万件藏品里精选了450件。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对展馆和展厅的沿革的介绍,也不讳言卢浮宫在设计展陈时的考虑,比如“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就是出于大众舆论的导向,被移动到最奢华的展厅的中心,这个双性同体的雕塑也成了卢浮宫内被拍摄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以450件精选文物为棱镜,折射出卢浮宫从军事堡垒到殖民帝国“文明橱窗”的嬗变史。作者并未止步于艺术史的传统叙事,而是通过展品编排暗藏权力逻辑:从拿破仑东征掠夺的埃及方尖碑到非洲雕塑,文物流动轨迹实为欧洲殖民扩张的物证,而卢浮宫的空间叙事恰是“文明等级论”的具象化。书中对镇馆三宝的解读尤具深意——断臂维纳斯被重构为“完美缺憾”的审美神话,《蒙娜丽莎》的全球偶像化则暴露了文化资本的商品化本质。更耐人寻味的是,本书作为卢浮宫官方授权的“自我书写”,在展示辉煌的同时,亦隐现后殖民时代博物馆的伦理困境:当玻璃金字塔的现代性符号与殖民遗产共处一室,卢浮宫早已不仅是艺术圣殿,更成为权力叙事与文明冲突的竞技场。
通过作者丹尼尔·苏利耶的讲述,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这些伟大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着艺术历史的。在对卢浮宫藏品的解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品所体现出的文化的多元性与价值。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聚集在这个“万宝之宫”里,虽然源自不同的时代与地域,但讲述着共同的价值。
作为图册是合格的美丽的,满足我想有一本“体量不很大、能放身边常翻常新”的需求。每篇开头的文字也蛮好,但三列排版太逆天了,平白增加阅读难度
从卢浮宫展馆精选出450件代表性作品,与实际的展馆设计相同的分类,每种类别前是短篇的介绍性文字,剩余的就是大幅图片,沉浸式的欣赏体验,间续个别作品的细节展示。想必即使去卢浮宫也不一定在同一时刻欣赏这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
感谢杨老师!(卢浮宫现在的人啊越来越多了
好看的,随便翻开一页找到个作品欣赏,同时打开百度搜索资料,一天一个小藏品
图片质量很不错,但更喜欢每部分之前2页的总括,非常精准到位。两部分的效果详见书评
2024已读31。由卢浮宫馆内学者执笔的藏品导览手册,从各大部门精选450余件顶级杰作,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从古至今的人类艺术成就,配图精美、文字扼要。除了《蒙娜丽莎》《米洛斯的维纳斯》等脍炙人口的镇馆之宝,书中呈现的古代东方、古埃及和伊斯兰文物,以及中世纪欧洲的装饰器具,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卢浮宫的历史固然同法国的王权兴衰与殖民统治紧密相连,但其为保存并展示人类物质文明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依旧值得肯定~
卢浮宫二十几年前去过两次,那时自然是看热闹,逛完只觉得累。如果有机会再去一次,这本书是极好的导览,甭指望着看全看完,一天之内能把这些重要藏品蜻蜓点水似的过一遍已然不错。书做得很精美,开本不那么大,读起来没那么望而生畏。
已经买了好几本卢浮宫的画册,包括绘画全集。这本500多页的书,绘画素描还是占了一半。
一部介绍艺术品的作品,很多画作图片很小很小,有些页面存在大面积空白,只写了作品信息,也没有相关介绍,真不知道是开本的问题,还是排版的问题。
艺术,或者说,视觉艺术,一定是可见的,且必然与观看相关。在《卢浮宫》一书中,以“观看”为中心,包含数百幅高清彩色插图,精良的印刷和专业的调色完美呈现了跨越多个门类的艺术珍品;作品基本信息更像是穿插在其中的展签,其排版也经过了精心设计,颇具美感。在这本书里,文字传递的知识并非重点,但仍对卢浮宫的历史做了基本的描述,并对不同部门的馆藏现状做了细致的介绍。展品呈现则以视觉为中心,作品是最重要的,观众在翻阅中不会被过多的文字打断,对作品的观看与感受优先于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这正是艺术史“可视性”恰如其分的呈现。连续的观看能让观者不间断地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便于比对并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体验,而图书又摆脱了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任意翻页而不拘泥于特定顺序,一打开本书,或许就能感受到艺术品震撼人心的力量。
黑白分明,方方正正,里面的藏品又多又精美!
> 卢浮宫
8 有用 洛兹尼茶 2024-11-23 07:38:18 江苏
卢浮宫是诸神隐遁后出现在现代人精神世界中的万神殿,全世界的人会在其中朝圣,觉察自己的渺小,重新回顾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一步一趋的艰辛。卢浮宫有着自己想表明的价值取向,这是驱使人类想变得更好的源泉。
5 有用 malingcat 2024-09-26 12:09:54 上海
这本《卢浮宫》并不“凡尔赛”,不是咖啡桌面那么大的巨石,而是一块22厘米见方的方砖。得到卢浮宫官方授权的馆藏图录,从40万件藏品里精选了450件。本书的一个特点是对展馆和展厅的沿革的介绍,也不讳言卢浮宫在设计展陈时的考虑,比如“沉睡的赫马佛洛狄忒斯”就是出于大众舆论的导向,被移动到最奢华的展厅的中心,这个双性同体的雕塑也成了卢浮宫内被拍摄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2 有用 格瓦拉 2025-03-05 16:53:59 四川
以450件精选文物为棱镜,折射出卢浮宫从军事堡垒到殖民帝国“文明橱窗”的嬗变史。作者并未止步于艺术史的传统叙事,而是通过展品编排暗藏权力逻辑:从拿破仑东征掠夺的埃及方尖碑到非洲雕塑,文物流动轨迹实为欧洲殖民扩张的物证,而卢浮宫的空间叙事恰是“文明等级论”的具象化。书中对镇馆三宝的解读尤具深意——断臂维纳斯被重构为“完美缺憾”的审美神话,《蒙娜丽莎》的全球偶像化则暴露了文化资本的商品化本质。更耐人寻味的是,本书作为卢浮宫官方授权的“自我书写”,在展示辉煌的同时,亦隐现后殖民时代博物馆的伦理困境:当玻璃金字塔的现代性符号与殖民遗产共处一室,卢浮宫早已不仅是艺术圣殿,更成为权力叙事与文明冲突的竞技场。
2 有用 威尼斯男人 2024-12-03 10:31:21 江苏
通过作者丹尼尔·苏利耶的讲述,可以更加深入了解这些伟大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着艺术历史的。在对卢浮宫藏品的解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品所体现出的文化的多元性与价值。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品聚集在这个“万宝之宫”里,虽然源自不同的时代与地域,但讲述着共同的价值。
1 有用 王羊 2024-11-10 21:56:24 北京
作为图册是合格的美丽的,满足我想有一本“体量不很大、能放身边常翻常新”的需求。每篇开头的文字也蛮好,但三列排版太逆天了,平白增加阅读难度
0 有用 果冻不动克拉通 2024-10-07 20:36:39 山东
从卢浮宫展馆精选出450件代表性作品,与实际的展馆设计相同的分类,每种类别前是短篇的介绍性文字,剩余的就是大幅图片,沉浸式的欣赏体验,间续个别作品的细节展示。想必即使去卢浮宫也不一定在同一时刻欣赏这么多经典的艺术作品。
0 有用 Q 2024-10-30 00:46:46 法国
感谢杨老师!(卢浮宫现在的人啊越来越多了
0 有用 宋茉莉 2024-10-25 21:15:24 北京
好看的,随便翻开一页找到个作品欣赏,同时打开百度搜索资料,一天一个小藏品
0 有用 婧然的大理书房 2024-11-14 17:52:11 云南
图片质量很不错,但更喜欢每部分之前2页的总括,非常精准到位。两部分的效果详见书评
0 有用 LTX 2024-11-20 10:53:24 上海
2024已读31。由卢浮宫馆内学者执笔的藏品导览手册,从各大部门精选450余件顶级杰作,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从古至今的人类艺术成就,配图精美、文字扼要。除了《蒙娜丽莎》《米洛斯的维纳斯》等脍炙人口的镇馆之宝,书中呈现的古代东方、古埃及和伊斯兰文物,以及中世纪欧洲的装饰器具,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卢浮宫的历史固然同法国的王权兴衰与殖民统治紧密相连,但其为保存并展示人类物质文明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依旧值得肯定~
0 有用 鱼的九思 2024-11-21 09:35:08 北京
卢浮宫二十几年前去过两次,那时自然是看热闹,逛完只觉得累。如果有机会再去一次,这本书是极好的导览,甭指望着看全看完,一天之内能把这些重要藏品蜻蜓点水似的过一遍已然不错。书做得很精美,开本不那么大,读起来没那么望而生畏。
0 有用 mantuo 2024-12-16 10:12:48 天津
已经买了好几本卢浮宫的画册,包括绘画全集。这本500多页的书,绘画素描还是占了一半。
0 有用 细数风流 2025-03-30 15:15:45 山东
一部介绍艺术品的作品,很多画作图片很小很小,有些页面存在大面积空白,只写了作品信息,也没有相关介绍,真不知道是开本的问题,还是排版的问题。
1 有用 纳福艺术研究 2024-09-26 14:11:31 北京
艺术,或者说,视觉艺术,一定是可见的,且必然与观看相关。在《卢浮宫》一书中,以“观看”为中心,包含数百幅高清彩色插图,精良的印刷和专业的调色完美呈现了跨越多个门类的艺术珍品;作品基本信息更像是穿插在其中的展签,其排版也经过了精心设计,颇具美感。在这本书里,文字传递的知识并非重点,但仍对卢浮宫的历史做了基本的描述,并对不同部门的馆藏现状做了细致的介绍。展品呈现则以视觉为中心,作品是最重要的,观众在翻阅中不会被过多的文字打断,对作品的观看与感受优先于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这正是艺术史“可视性”恰如其分的呈现。连续的观看能让观者不间断地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便于比对并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体验,而图书又摆脱了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任意翻页而不拘泥于特定顺序,一打开本书,或许就能感受到艺术品震撼人心的力量。
0 有用 xiaolikely 2025-01-08 18:41:22 四川
黑白分明,方方正正,里面的藏品又多又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