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的原文摘录

  • 在完全理性条件下,决策者的特性(除了他或她的效用函数)在决策问题中消失了;因此,除了人类是有欲望和需求的以外,我们就不需要其他的心理学理论了,特别是,也不需要了解经济分析的人类思维过程是怎样开展的。在有限理性条件下,正相反,为了预测行为,我们需要有关如何进行决策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社会学知识告诉我们,进行决策时决策者的脑中存在着什么样的信息可被调用,决策者的何种欲念和需求占据了主导地位;心理学的只是则能够告诉我们,决策问题是怎样呈现的,以及为了达成选择,决策者进行复杂计算的能力和执行力如何。 (查看原文)
    Hu 1赞 2012-07-05 03:29:28
    —— 引自第19页
  • 斯密的世界是一个由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工匠和地主组成的世界,并不存在现代大生产制造业和服务业设施。他的劳动分工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专业化,而非企业里雇主和雇工之间的专业化。 《国富论》中的理性是日常生活中里的常识性理性,来源于人们的行为总有其原因这样一个朴实的想法,而非根据一个精心计算的效用微分,或假设某些人在从一种选择到另一种选择始终一贯地考虑某些因素。 (查看原文)
    Hu 2赞 2012-07-04 17:04:05
    —— 引自第6页
  • 基于实践的微观经济学 An Empirically——Based Microeconomic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97 西蒙在1957年出版的《人、社会和理性模式》一书,连同他用生物实验方法揭示出来,人和小白鼠一样,他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都是有限度的。西蒙令人信服地证明,同纯逻辑推导的结果大相径庭,人类的自利追求并非无止境的全局最大化(global rationality),而是止于适度的满足,这种“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诠释对经济学的“理性人”基本公理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每当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学期开始,在西蒙的认知心理学博士班课程的第一节课上,他总是这样告诉学生,“这是我最后一次讲课,从下一堂起,我将只回答诸位的提问。这门课需要大量阅读,要是你没问题可问,那只能说明你没读材料,或者太蠢,够不上这门课程。” 西蒙的苏格拉底式的思辨教学风格由此可见一斑。它形象生动地说明西蒙做学问的核心关切是人的主动性、创造力及其局限。 西蒙是“关注经济学”的开创者,他从学生时代就清晰地意识到,人的关注容量(attention capacity)是有限的,因此人的欲念追求、信息处理、变数把握都很受局限,远不如抽象理论所假定的那样,他们没有能力企及全局最优,而只能随时取舍调整,力求在能力和环境的交互约束之下达到比较满意的选择。西蒙抓住这个基点,始终一贯地开展他的探索,使他能在多个领域都建树卓著。他是“信息经济学”的主要先驱,“我们的世界信息丰富,如浪潮般汹涌而来,但要消化它们靠的只是接受信息者的关注力。与信息的丰富相对的,是关注力的贫乏,这产生了在消费过量信息上怎样有效配置关注力的需要。” 人类是运用技能来解决问题的社会动物。在满足存活的要求后,他就追求两类重大的体验。第一类最深刻的需求,是运用其技能去响应挑战,这可以... (查看原文)
    霂璇 2011-04-19 14:26:31
    —— 引自第118页
  • 世界本身在变化,但只有人们意识到的那一部分变化才显著地影响他们,从而导致人们不同的决策。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的区别就在于此。 (查看原文)
    Hu 2012-07-05 03:36:24
    —— 引自第28页
  • 我们读完一本初级微观经济学教科书,把其中谈论效用最大化之类的部分去掉,剩下许多常识性的事实:在市场上只有很少量的房屋,有钱并想要房子的人却有许多,那么房屋价格将会上升之类的。这样做的话,我们就保留了那本教科书中大部分有用的部分,而不用假装这些理论里相对现实的部分乃是受着种种效用最大化的驱动。总体而言,价格不是由效用最大化驱动的。我们迟早会有一本教科书,不需要效用最大化的假装就能说清楚价格理论是能够成立的。 (查看原文)
    Hu 2012-07-05 15:34:45
    —— 引自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