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魂斷威尼斯》《魔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的心靈祕史
《大師》《布魯克林》作者柯姆‧托賓最新長篇力作。囊括三大歐洲文學獎。
「寫小說是一件卑鄙的事。」──托瑪斯‧曼
面對公眾人物唯有進入他內心世界的矛盾衝突,才能即使體驗一切錯覺幻象。
普立茲獎得主理查‧福特、麥可‧康寧漢、布克獎得主約翰‧班維爾 盛讚推薦
★英國佛立歐文學獎獲獎作品
★英國大衛科恩獎
★義大利最佳外國小說Von Rezzori獎
★《紐約時報》2021年十大歷史小說
歐洲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德國市民階級及浪漫人文主義精神的痛苦捍衛者。
一方面入世而自戀,渴望受人認可;一方面在作品中放縱禁忌的同性情欲。
藝術家的夢想人生就是他的真實生活嗎?
托賓繼《大師》之後再造藝術家小說巔峰代表作,囊括歐洲多項文學大獎
全書以托瑪斯‧曼在德國北部小城呂貝克的童年生活拉開帷幕,在商人父親面前,他隱...
《魂斷威尼斯》《魔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瑪斯‧曼的心靈祕史
《大師》《布魯克林》作者柯姆‧托賓最新長篇力作。囊括三大歐洲文學獎。
「寫小說是一件卑鄙的事。」──托瑪斯‧曼
面對公眾人物唯有進入他內心世界的矛盾衝突,才能即使體驗一切錯覺幻象。
普立茲獎得主理查‧福特、麥可‧康寧漢、布克獎得主約翰‧班維爾 盛讚推薦
★英國佛立歐文學獎獲獎作品
★英國大衛科恩獎
★義大利最佳外國小說Von Rezzori獎
★《紐約時報》2021年十大歷史小說
歐洲現代主義文學大師,德國市民階級及浪漫人文主義精神的痛苦捍衛者。
一方面入世而自戀,渴望受人認可;一方面在作品中放縱禁忌的同性情欲。
藝術家的夢想人生就是他的真實生活嗎?
托賓繼《大師》之後再造藝術家小說巔峰代表作,囊括歐洲多項文學大獎
全書以托瑪斯‧曼在德國北部小城呂貝克的童年生活拉開帷幕,在商人父親面前,他隱瞞藝術抱負,甚至是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娶了慕尼黑當地最富裕且有教養的猶太家族的女兒卡蒂亞,生了六個孩子。這名德高望重的六個孩子的父親,又是諾貝爾獎得主,幾乎從不洩露私生活。「魔術師」是曼氏一家人對他的稱呼,女兒卻在日記裡表示父親一直處在被美化的光環中。在托賓筆下,這不僅是托瑪斯‧曼的人物研究,更是一個複雜男人以及他的神祕妻子的人生故事。他用曼氏擅長的家族敍事,以親密的距離呈現這名不易碰觸及理解的大文豪的私人生活和內心世界。在曼氏的創作中,活在不朽歌聲中的人,必定在道德生活中毀滅;然而,忠於道德生活,視生命為藝術品,托瑪斯‧曼作為最有名的批評德國醜陋的德國人,從不隨波逐流卻一生流離。最是寂寞異鄉人,托賓再承心理分析小說之美學,探索充滿矛盾衝突的托瑪斯‧曼,寫出了身為公眾人物擺盪在形象和真實間可能的存在與危險。
跨越半個世紀的動盪歲月,令人眼花繚亂的家族史詩。
他的家人稱呼他「魔術師」,真正的藝術家能否像其他人一樣生活?
托瑪斯曼擅長處理藝術家存在的可疑性。
柯姆‧托賓透過托瑪斯‧曼其人其作講述令所有藝術家驚心動魄的故事。
托瑪斯‧曼被視為最深刻德意志感性的化身。他的作品龐大晦澀,大量摻雜神話與魔性,不易理解,事實上他卻是將社會背景寫入小說開創現代風格的第一人,以「諷刺」作為他對現實的崇高復仇。一生追求哲學藝術和人文主義,以古老德國的市民貴族精神自豪,卻也正是這種虛榮和驕矜,促使他在動盪時代中因政治抉擇而形象搖搖欲墜。諷刺究竟只是藝術習慣,還是避免自己受到迷惑和控制?當中隱藏著多少情感、忠誠、責任和愛的能力?繼二〇〇四年《大師》的亨利‧詹姆斯,托賓又一次結合事實與想像,喚醒了偉大作家的豐富內在及其被壓抑的性渴望,並以親密的情節書寫八卦不斷的曼氏家族,將作家的私人面貌與公眾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引人入勝,真正的藝術家是否甘願與平凡人過同樣的生活?平凡的事物如何與生活、藝術和政治等最重要的問題共存。小說不只講述了托瑪斯‧曼的一生,也為我們開展了世界,激發出最深刻的同理心。
「唯獨太陽有權利身上帶著斑點。」――歌德
「一本雄心勃勃的書,當中的隱私和重大性得到完美的平衡。這是一個男人的故事,他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辦公桌前度過,或者飯後與妻子一起安靜地散步。托賓從這種久坐的生活中創造了一部史詩。」――《衛報》
「藝術家的曖昧身分及其對社會的曖昧關係,是托瑪斯‧曼畢生創作的主題。」──蘇珊‧桑塔格
獲獎紀錄
●榮獲英國佛立歐文學獎(Rathbones Folio prize)
●榮獲英國大衛科恩獎
●榮獲義大利最佳外國小說Von Rezzori獎
●入圍愛爾蘭圖書獎決選
●《紐約時報》年度十大歷史小說
●《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華爾街日報》年度選書
●《彭博社》年度選書
●《Vogue》年度選書
●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年度選書
國際好評
●「托賓以沉靜細膩之筆為我們重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經典名著《魂斷威尼斯》及《魔山》作者托瑪斯‧曼的精彩人生。」──《紐約時報》頭版書評
●「一本雄心勃勃的書,當中的隱私和重大性得到完美的平衡。故事中的這個男人,成年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書桌度過,或者飯後與妻子一起安靜地散步。托賓從這種靜止的生活中創造了一部史詩。」──《衛報》
●「《魔術師》幾乎能媲美托馬斯‧曼本人的作品。」──《華盛頓郵報》
●「《魔術師》刻劃了這位深沉複雜的作家如何在自己有生之年,因應一個變化萬千,甚至最後面目全非的世界,本書絕對會吸引歷史書迷與文學達人。」──美國公共廣播電臺
●「即便不是托瑪斯‧曼的粉絲,也會被托賓的新小說深深吸引。」──《西雅圖時報》
●「和柯姆‧托賓所有了不起的作品一樣,《魔術師》也是一部充滿想像力的傑作──好讀,淵博,世故,會意,完成度高。」──理查‧福特,《獨立日》普立茲小說得獎作家
●「《魔術師》是了不起的傑作。讀完你會相信,曼本人也會贊同這一看法。」──約翰‧班維爾,《大海》布克獎得獎作家
●「完美精湛的說故事技巧,無人能比。」──菲力普‧普曼,《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科尔姆•托宾,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镇。毕业于都柏林大学。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十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诗集,多部戏剧、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都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文学奖。《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魔术师》出版于2021年9月,是他最新一部长篇小说。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呂貝克 一八九一年
第二章 呂貝克 一八九二年
第三章 慕尼黑 一八九三年
第四章 慕尼黑 一九○五年
第五章 威尼斯 一九一一年
第六章 慕尼黑 一九一四年
第七章 慕尼黑 一九二二年
第八章 盧卡諾 一九三三年
第九章 屈斯赫納特 一九三四年
第十章 紐澤西 一九三八年
第十一章 瑞典 一九三九年
第十二章 普林斯頓 一九四○年
第十三章 太平洋帕利薩德 一九四一年
第十四章 華府 一九四二年
第十五章 洛杉磯 一九四五年
第十六章 洛杉磯 一九四八年
第十七章 斯德哥爾摩 一九四九年
第十八章 洛杉磯 一九五○年
致謝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他可以想象文雅,但在邪恶滋长的时代,这几乎不算美德。他可以想象人性,但在颂扬群体意志的时代,这毫无作用。他可以想象脆弱的智慧,但在尊崇野蛮力量的时代,这了无意义。当缓慢的乐章沉重地结束时,他意识到,如果他能鼓起勇气,他就要在书中接纳邪恶,他就要敞开大门,面对外面他理解不了的黑暗。 有两个他没能成为的人。如果他能恰当勾勒出他们的灵魂,也许能用他们来写一部书。一个没有他的才能、抱负、但有他的敏锐。这人在德国民主的氛围中如鱼得水,他喜好室内乐、抒情诗、安宁的家居生活、缓慢的改革。他具有良知,但即便德国变得野蛮,他也会留在德国,流放自己的心灵,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 另一个不知谨慎为何物,想象力如性欲一般狂野而不肯妥协。他毁灭了爱他的人,他想要创造出藐视一切传统的严肃的艺术品,如同正在成形的世界一般危险。他与魔鬼擦肩而过,他的才能正是与魔鬼签约的结果。 加入两人相遇会如何?会产生什么能量?会成就什么书?会从中诞生什么音乐? …… 托马斯想,如果音乐能唤起同时也包含混乱、秩序、决心的情感,既然这首四重奏留下的空间让浪漫的心灵狂喜或在悲伤中垂首,那么导向德国之难的音乐将是如何?它不会是战争音乐,也不是进行曲。它不需要鼓点。它会更甜蜜,更狡猾,更柔顺。德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肃穆的音乐,还得是柔滑而模糊的,还有对严肃性的戏仿,它提醒人们,不仅仅是对领土或财富的渴望导致了德国现在这种对文化的嘲弄。他想,是文化本身,是塑造了他和他这样的人的现实文化,包含了毁灭自身的种子。这种文化在压力下毫无还手之力。而这音乐,这浪漫音乐,以它发出的至强情绪,帮助滋养了原始的愚昧,如今它变成了野蛮。 他听音乐时自身的迷乱状态则是一种恐慌。音乐让他摆脱了残余的理性。它制造混乱,令他获得灵感。它不可信任的声音创造了让他能够写作的条件。对于其他人,包括如今统治德国的人,它则激发了残暴的情绪。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09页 -
“这事总是最难的。”卡塔琳娜说。 “什么事?” “等死。”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魔術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盛韵:诛心,才是小说家的胜场

写给编辑——感谢你们的用心,但是用错了地方

To Read It as a Fiction or Not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Reading The Magician by Colm Tóibín was a unique experience for me.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had read Tóibin, whom two of my friends had once recommended to me, and I loved the style in which he wrote. The language he employed was simple but thought-provo... (展开)> 更多书评 6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8.8分 3535人读过
-
Scribner (2021)8.2分 78人读过
-
Viking (2021)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魔術師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