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 短评

热门
  • 13 一夜星河煮水 2024-11-06 22:30:12 四川

    老老实实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花了21天来读完,部分摘抄。慢工出细活。最有感悟的两句话,“若想人生有意义,心和天地万物要合二为一。”“你的心是怎样的,便要寻找和心搭配的理论,将其和自己铸成一体,成为你的性。”以及,“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没有淋过雨;第二种,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替别人打伞;第三种,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把别人的伞撕碎。”这一辈子,想坚定地、快乐地,做第二种人。

  • 2 Joy 2024-10-25 19:42:19 北京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克制,拿到自己该拿的,其他的不看。吃饭是天理,天天吃好的,是人欲。享乐是天理,醉生梦死是人欲。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实践,获得良知。致良知,就是修正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起心动念是正的,是纯的,是简单的。要在心上好好用功,善护念,总是起坏念头,早晚会做坏事,总是起坏念头,已经是在伤害自己的身体了。人不管身处在什么样的场景,从来只有自己在场,可以把周围的一切想象成内心的投影,人和事就变成了一面镜子,你眼中看到的,其实只是镜中的自己而已。所以说,别人眼中的你其实并不是你,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自己。 当人意识到自己这一生,从头到尾只有自己在场,体验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感受,便会去掉世俗枷锁,走向宁静和自由,心外无物,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亦复何惧。

  • 2 挪威找鱼算账 2025-01-07 22:36:18 广东

    不知道是王阳明本人还是作者的意思,对佛学思想的成见未免也太大了,其实讲的都是一个东西啊,何必硬做区分拉踩呢。。。。?

  • 0 云水禅心 2024-12-24 20:42:20 浙江

    正心诚意、知行合一、静中体悟、事上磨炼、向内求、存天理灭人欲、破心中贼、此心不动、万物一体、致良知,圣贤人格和心学智慧值得弘扬光大!

  • 0 nanxunyi 2025-01-13 12:26:29 上海

    心即天理,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就是我心光明,做事利他不利己就是圣人了。

  • 0 木鱼 2025-02-04 08:54:08 浙江

    心外无物

  • 0 我喜欢你 2024-12-26 19:45:58 云南

    人所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处事就有所不同,对外界论事,人不同思维不同,就各有意义。所以,一事一物在人面前总有各自的理,悖论成为人们永恒的论点。

  • 0 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4-12-29 19:08:05 辽宁

    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哲理。普普通通的传记。

  • 0 谐奇趣患者拉里 2024-12-16 03:32:19 北京

    比较通俗易懂。分章节虽然有点黏连,但也是便于阅读吧。因为阳明先生的心学虽是分解的讲法,但是所有概念都是贯通甚至是为“一”的,所以硬拆成21章着实有点尴尬,每一章说来说去都会重复。但本书真的接地气。

  • 0 寒西西の__呢喃 2024-12-23 00:12:26 山东

    度阴山老师算是把王阳明吃定了,很鸡汤有的地方还挺有意思。

  • 0 地平线 2025-02-15 23:04:24 北京

    还是直接读原著吧,“解读”食之无味

  • 0 离群索居者 2025-02-10 16:52:46 浙江

    读过很多版本的王阳明,人浮于世,千千万万人眼里有千千万万个王阳明,见解并不相通。每个人既是自己的主角,也是别人的配角,带着奔波的迷惘,寻找一份独有的答案。

  • 0 樱花Matcha 2025-02-07 16:22:22 黑龙江

    21天养成习惯,这本书读起来也是通俗易懂,看先人的思想,运用到现代的生活中。古人的智慧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 0 开心一点呀 2025-02-03 22:44:36 湖北

    前半部分甚佳,后半部分逻辑多有不通

  • 0 HiCathy 2025-01-26 18:55:55 内蒙古

    第五页我就知道,开年五星第一本来了。1.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2.持志如心痛。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千古不变的利他主义。4.颜子三十二而卒,至今未亡也。5.学生和老师,并非对手,而是同道。互相成全,才是至善。6.不器。7.人无得失心时,万事百无一失。8.关注自己的心,不被外物所累,不由外物主导,专注于事情本身。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0 passer-by 2025-03-14 16:26:59 河北

    当作传习录的导游手册来使用。里面有一些解读和我的理解不同,待我去传习录里找找答案吧

  • 0 biu 2025-04-21 20:59:48 贵州

    还是读传习录吧

  • 0 sparkfence 2025-04-29 08:25:41 上海

    心学理论理解起来本来就有点散,搭建起认知的框架就有点难,知行合一,心即理,四句教,致良知,拆解出一个个的理念去认知是个好的思路,但更要串联起思想更深层次的脉络才是上上的学习方法,善,知,行,仁。

  • 0 向云外寄生涯 2025-05-01 15:47:27 辽宁

    跟前面作品基本一样。内容。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