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塔可夫斯基日记:1970-1986
译者: 李芝芳 / 刘馨浓
出版年: 2025-5
定价: 18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222230415
内容简介 · · · · · ·
该书是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工作日记和笔记首次完整出版,经塔可夫斯基之子独家授权,自俄语直译。书中收录有根据佛罗伦萨档案馆文献复制的文件文本、草图和照片,还有意大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国际研究所从莫斯科、罗马、伦敦和巴黎收集的珍贵资料。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作者的日常感受、电影创作提纲、电影拍摄细节、名著阅读随感、名作摘抄等内容,着重记录了作者的导演电影的日常,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欧洲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之一,生于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作为一个被放逐的艺术家,在其坎坷的一生中,只完成七部作品,却部部经典。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在他的自传《魔灯》中这样评价他的这位伟大的苏联同行:“电影不是一种纪录,而是一种梦幻。这说明了为什么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那么伟大,他在梦幻的空间里悠游自如,他并不诠释什么,问题是,他要诠释什么呢?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我穷毕生之力在轻叩那个梦幻世界的门扉——塔可夫斯基能够悠游自如的世界,却只能偶尔一窥其堂奥而已,我的大多数努力均未能如愿以偿……”
在其最后一部电影《牺牲》拍竣后的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塔可夫斯基病逝于巴黎的癌症病院。他被安葬在一个法国小镇的俄国移民墓地。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只是除非不省人事,否则我绝不说出自己的感情。不知为什么,我不会主动去爱,或者我想要的,就是安安静静的一个人,甚至被遗忘。除了自由,我不想指望他们的爱,也不要求他们什么。但自由是没有的,也不会有。后来,他们因为伊娜怪我,我感觉得到。他们确实爱她。我不嫉妒,我只是希望他们不要折磨我,以为我是圣人。我不是圣人,我不是天使。 我是这样的自我主义者,在世上最怕的,就是让我爱的人受苦。 我要去读黑塞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页 -
1您最喜欢的风景? 黎明,夏天,薄雾 2季节? 秋天,干爽,晴朗 3音乐作品? 巴赫《约翰受难曲》 4俄国文学(中、长篇小说)? 《罪与罚》《伊凡·伊里奇之死》 5外国文学(长篇小说)? 《浮士德博士》 6短篇小说(俄国)? 蒲宁《热昏》 7短篇小说(外国)? 莫泊桑,托马斯·曼《托尼欧·克鲁格》 8最喜欢的颜色? 绿色 9诗人? 普希金 10电影导演(俄国)? 无 11外国导演? 布列松 12您喜欢孩子吗? 很喜欢 13女性的动力是什么? 为了爱而柔顺忍辱 14男性呢? 创造 15女性头发的颜色? 红色 16最喜欢的服装? 17最喜欢的年代?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问卷调查
> 全部原文摘录
殉道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人性的脆弱如何在生命之光中获得能量

摘录: 九月五日。1970。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生命当然没有意义。要是有,人就不自由了,他会变成意义的奴隶,他的生活会被全新的标准支配:奴役的标准。就像动物一样,它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就是延续物种。 动物营营役役,因为它本能地知晓自己生命的意义。正因如此,它的活动范围收到局限。另一方面,人却宣称自己追... (展开)
寻找自由的守夜人——塔可夫斯基和他的箴言

《时光中的时光》:相遇在梦的河流

在我的时光中读《时光》
> 更多书评 31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Faber and Faber Ltd (01 November, 2002)9.2分 16人读过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7分 2801人读过
-
Verso Books (1993)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Seagull Books (200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2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殉道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