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公元302年,皇室内卷,大臣遭殃,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是年秋天,入职不到一年的张翰递上辞呈:秋天来了,想吃家乡的菰菜鲈鱼。“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而张翰的同乡陆机,彼时也在为司马氏打工。在洛阳,出身江东士族、三世为将的陆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地域黑”。他与弟弟陆云去见司马昭的女婿王武子。那人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指着眼前的羊酪问:“卿江东何以敌此?”他说:“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陆机想不到的是,此后他竟被迫卷入司马家族内战,也就是史称的“八王之乱”,家破人亡,临死前只留下一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而张翰呢?祸难来临之前,他看见秋风吹来,想起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跟他来时一样。之后一千多年,再没有人把“躺平”解释得如此艺术又直白:莼鲈之思。而在书法史上,有两个名帖与两人有直接关系,一个是欧阳询的《张翰帖...
公元302年,皇室内卷,大臣遭殃,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是年秋天,入职不到一年的张翰递上辞呈:秋天来了,想吃家乡的菰菜鲈鱼。“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而张翰的同乡陆机,彼时也在为司马氏打工。在洛阳,出身江东士族、三世为将的陆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地域黑”。他与弟弟陆云去见司马昭的女婿王武子。那人一副鼻孔朝天的样子,指着眼前的羊酪问:“卿江东何以敌此?”他说:“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陆机想不到的是,此后他竟被迫卷入司马家族内战,也就是史称的“八王之乱”,家破人亡,临死前只留下一句“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而张翰呢?祸难来临之前,他看见秋风吹来,想起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连招呼都没打就走了,跟他来时一样。之后一千多年,再没有人把“躺平”解释得如此艺术又直白:莼鲈之思。而在书法史上,有两个名帖与两人有直接关系,一个是欧阳询的《张翰帖》,另一个是陆机的《平复帖》。作者闫珍珍从媒介的角度观察,选取碑志、拓片、尺牍、手卷、图像、诗文等材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人文的视角,书写了一部关于中国书法碑帖的背后故事,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长河中。书取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碑帖,如《张翰帖》、《兰亭序》、《宣示表》等,不仅介绍了这些碑帖的艺术特色,还深入挖掘了它们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创作者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中国书法的魅力,更能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本书语言生动,叙述流畅,适合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闫珍珍,媒体人、主任记者,历史文化写作者。笔名梅思言,创作连载专栏《假如碑帖会说话》、《100个碑帖故事:书法里的人生智慧》。喜马拉雅签约主播、古籍唤醒人,主讲《梅思言读碑帖:书法那些事儿》《梅思言读古文:天下才子必读》,播放量累计近100万次。
目录 · · · · · ·
第一章 谁棹满溪云
《张翰帖》 张翰和他的莼鲈之思
《平复帖》 恐难平复的陆机
《黑夫木牍》 一个秦国农夫和他的兄弟
《归去来兮辞》 桃花只待有缘人
第二章 诗酒趁年华
《新岁帖》 苏东坡与方山子
《兰亭序》 王羲之的永和九年
《韭花帖》 此书书后更无书
第三章 暗中偷负去
《前赤壁赋》 伟大的导演走错片场也能成就经典
《寒食帖》 来自十一世纪的手抄朋友圈
《曹娥诔辞卷》 一个字谜捧红的文人打卡处
第四章 此已非常身
《九成宫醴泉铭》 像魏徵一样“妩媚”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前度逸少今又来
《宣示表》 一位托孤老臣的自我修养
《万岁通天帖》 看你骨格清奇,请收下这份秘籍
第五章 愿为西南风
《十三行》 曾是惊鸿照影来
《我生帖》 如果东汉也有乘风破浪的姐姐
《中秋帖》 子敬与少年
· · · · · · (收起)
喜欢读"谁棹满溪云"的人也喜欢 · · · · · ·
谁棹满溪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4年版) (天蝎小猪)
- 评价尚不够 (鹿學家)
- 多棱镜 (蔓越橘)
- 有趣的书 (pangqi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谁棹满溪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欣欣子 2025-01-14 00:16:32 上海
像是给初中生看的东西
1 有用 野鱼 2024-12-09 20:33:28 山东
妙啊~书中说“对我们的古人来说,爱是“惊鸿照影”、爱是“明月前身”、爱是“流风回雪”,爱是“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爱是通篇没有一个爱字、却句句都是爱。” 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
0 有用 盲猜世界 2025-01-20 21:43:45 江苏
时间如同一场悠久的旅途,没有既定的归宿,唯有持续不断地向前迈进。当时间缓缓积淀,它便成就了人们口中的历史。一支笔,尽管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无数人心底的执着与追求。在《谁棹满溪云》这本书里,或许正是以另一种方式对历史的深刻诠释。
1 有用 五体头地 2024-12-09 20:54:17 上海
罗兰·巴特说:“对人类来说,似乎任何材料都适合进行叙事”,对于书法尤其如此。书法的文字是可解读的文本,而其笔墨线条又是一种视觉呈现。文本和图像都是传播信息、表达感情的媒介,而有时候,这两种媒介还可以互文,成为我们了解古人的“双重证据”。
0 有用 Halo 2024-12-13 22:44:33 北京
我最想做的事,是回到黄州,在我的那片东坡上耕耘,不令它荒芜,同你们一起交游,如同昔日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