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朋友啊,海是藏不住罪的。哪怕你动过一点念头,它也会通过浪潮的声音讲述出来,反反复复,像一道咒语,像一颗火星”。读班宇,有种萧瑟的寒意,那些失意的时刻如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涌来。
前几天见到了小说家班宇,才知道原来他是《漫长的季节》的文学策划。听他讲东北,讲自己对不被认领的那个年代的辩护,对他者、对附近的重建。现场一遍一遍响起“打个响指吧”。我总不能走出结局落在彪子他们身上的那场雪。一遍遍循环听着那首bgm,从漫长的季节中一遍遍醒来。我看到还未上映的同名电影片花中的那片冻海,导演和主演讲着许玲玲。他们并不懂许玲玲,我想。当他写完“游过此季”后,我说,我非常重要的人,和您笔下的许玲玲一样也在经历病痛,您可以写下一句话鼓励她吗?他想了想,写下了一行字——“祝:于落日之前,目送一切。”并轻柔地对我说“请替我带去对她的祝福。” 出发去冻海吧。我想,我早就这么想。连同许玲玲没看成的日落。
北大红楼再版签售会。特有的东北式娓娓道来的叙述,几近绝望的人物处境。
在人间,脚是站在地上的。面对世间的不期而遇,那些欢乐悲伤,是日子,是生活。生着,活着,到站停止,死去,我们在乎的,我们疑惑的,是混沌,却又似乎未曾存在过。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咦为什么均分不高 有几个故事都很好看啊,比如夜莺湖,比如逍遥游,比如渠潮 几句话丰富一个画面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 场景建构亦非常丰富厚重,感觉白雪和“北方早晨”的味道近在眼前 再次:咦为什么均分不高 anyway这书值得一个8分+ 适度溢分,以便帮助拉回理想均分hh
看班宇的书,我时常想起看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一样的言语紧密,节奏密度很快,但是人物都很抽象,像符号一样有所指征,但本质上却又不是为了剧情服务,仿佛自己有自己的语言,仿佛活过,从语言编制的水面浮起,随后又沉沦下去,不知所踪。 在这些小说里,我最喜欢《双河》与《渠潮》,两个故事意味最为深远,《逍遥游》也不错,清新明快,但是笔力略弱,主要还是我看过了路明写的赵乐盐,写的不在一个水平上。 但整体而言还是推荐的,毕竟混杂了我太多童年的回忆,那些人与事在我的内心中模糊,但是又在他的小说里清晰。
我本以为我是右手,默默照顾,其实不对,李漫才是右手,以为自己是我的负担,一步步走下去,我这个左手,反而什么都不知道。
1. 二刷《逍遥游》,感受到了这本书的魅力,不过《山脉》还是未能读完。2. 班宇小说的三大特色:堆叠的短句、戏中戏、虚实交错。3. 喜欢里头的同名作《逍遥游》和《渠潮》。人生或许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但班宇小说中的人物总还是以某种方式挺着自己的脊梁。
特别喜欢《逍遥游》与《山脉》。班宇的创作,是对边界的某种跨越,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符合我们这一代的东北子弟
因为《安妮》减一星,又因为最后十页文字加一星。
无法抵抗时,就算了
也是奇妙,借着新版重读,发现初读后全部故事居然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理解语言极简的风格化尝试,但是放在角色台词上,而且无差别用于所有角色,就不太拟真了。如果按照每一个集子里集中火力打磨一个篇幅较长的故事用以电影改编的路数,被选中的应该是 渠潮 而不是 逍遥游。山脉 有形式上的创新,可惜故事内容没有击中人心,所以没能引发流行效应。第二部作品方见作者真实水平,照 冬泳 还是有不小差距,后者虽稚嫩但精心所以惊艳。
最后一章节看不下去了,渠潮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章
渠潮和逍遥游很有电影画面感
3.5太爱用短句了,所以读着读着经常有熟悉的味道,写着写着总会插进几句“做作”的表达,经常急于替人物表明心迹,打断读者的想象。但是常常又会有一些惊喜之处:对人物的刻画、对气氛的营造、对结构的野心,而那些像漫长的季节里的那种寂寥感,确实也比较戳我。比如《双河》里,故事里套了一个故事,“作者”与“我”,其实并不是同一个人,班宇不是班宇,周亮才是班宇?有点悬疑又戛然而止。《逍遥游》是孤独感很强的,身患重病的人,游离在尘世烟火之外,游的确是游了,但逍遥却未必。《安妮》这篇也挺好,人生的脱轨,难忘如流星,读到最后才知道是王杰的歌拿来做名字,不得不说两者的感觉有点点像。《山脉》看出来想在结构上做突破。《渠潮》很完整的故事,很无力的人生。
深邃自由的旷野,期待班宇能出长篇
之前不认识也没看过这位的作品,直觉上作者85后,还真是。写法有点半老半新,实话说单就这一本写得挺好的,没有同龄作家笔下的刻意惨,颓,内容上也没有让人反感的东西。可能同为85后北方人,很多场景描写很熟悉。
过誉
> 逍遥游
7 有用 吴斯末 2024-12-21 10:30:33 湖南
“朋友啊,海是藏不住罪的。哪怕你动过一点念头,它也会通过浪潮的声音讲述出来,反反复复,像一道咒语,像一颗火星”。读班宇,有种萧瑟的寒意,那些失意的时刻如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涌来。
5 有用 梨庸 2024-12-20 13:25:39 北京
前几天见到了小说家班宇,才知道原来他是《漫长的季节》的文学策划。听他讲东北,讲自己对不被认领的那个年代的辩护,对他者、对附近的重建。现场一遍一遍响起“打个响指吧”。我总不能走出结局落在彪子他们身上的那场雪。一遍遍循环听着那首bgm,从漫长的季节中一遍遍醒来。我看到还未上映的同名电影片花中的那片冻海,导演和主演讲着许玲玲。他们并不懂许玲玲,我想。当他写完“游过此季”后,我说,我非常重要的人,和您笔下的许玲玲一样也在经历病痛,您可以写下一句话鼓励她吗?他想了想,写下了一行字——“祝:于落日之前,目送一切。”并轻柔地对我说“请替我带去对她的祝福。” 出发去冻海吧。我想,我早就这么想。连同许玲玲没看成的日落。
3 有用 苦行生 2024-12-17 21:27:53 北京
北大红楼再版签售会。特有的东北式娓娓道来的叙述,几近绝望的人物处境。
3 有用 Hato_lv 2024-12-29 21:51:23 北京
在人间,脚是站在地上的。面对世间的不期而遇,那些欢乐悲伤,是日子,是生活。生着,活着,到站停止,死去,我们在乎的,我们疑惑的,是混沌,却又似乎未曾存在过。
3 有用 32℃ 2024-12-29 21:44:27 天津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闲放不拘,怡适自得。
1 有用 苏打贤人 2025-03-23 21:48:52 上海
咦为什么均分不高 有几个故事都很好看啊,比如夜莺湖,比如逍遥游,比如渠潮 几句话丰富一个画面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 场景建构亦非常丰富厚重,感觉白雪和“北方早晨”的味道近在眼前 再次:咦为什么均分不高 anyway这书值得一个8分+ 适度溢分,以便帮助拉回理想均分hh
1 有用 王家祥悉达多 2025-01-07 09:40:55 上海
看班宇的书,我时常想起看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一样的言语紧密,节奏密度很快,但是人物都很抽象,像符号一样有所指征,但本质上却又不是为了剧情服务,仿佛自己有自己的语言,仿佛活过,从语言编制的水面浮起,随后又沉沦下去,不知所踪。 在这些小说里,我最喜欢《双河》与《渠潮》,两个故事意味最为深远,《逍遥游》也不错,清新明快,但是笔力略弱,主要还是我看过了路明写的赵乐盐,写的不在一个水平上。 但整体而言还是推荐的,毕竟混杂了我太多童年的回忆,那些人与事在我的内心中模糊,但是又在他的小说里清晰。
1 有用 椒盐椒盐 2025-02-06 10:31:05 上海
我本以为我是右手,默默照顾,其实不对,李漫才是右手,以为自己是我的负担,一步步走下去,我这个左手,反而什么都不知道。
1 有用 -李静流。 2025-01-30 20:25:35 浙江
1. 二刷《逍遥游》,感受到了这本书的魅力,不过《山脉》还是未能读完。2. 班宇小说的三大特色:堆叠的短句、戏中戏、虚实交错。3. 喜欢里头的同名作《逍遥游》和《渠潮》。人生或许是一个不断受锤的过程,但班宇小说中的人物总还是以某种方式挺着自己的脊梁。
1 有用 丁小龙 2025-04-18 16:11:10 陕西
特别喜欢《逍遥游》与《山脉》。班宇的创作,是对边界的某种跨越,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1 有用 dandande 2025-01-19 20:55:22 北京
符合我们这一代的东北子弟
0 有用 落 2025-01-18 17:38:31 北京
因为《安妮》减一星,又因为最后十页文字加一星。
0 有用 Vousdevez 2024-12-23 14:12:11 上海
无法抵抗时,就算了
0 有用 桑小鸟 2025-01-31 20:18:10 中国澳门
也是奇妙,借着新版重读,发现初读后全部故事居然完全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理解语言极简的风格化尝试,但是放在角色台词上,而且无差别用于所有角色,就不太拟真了。如果按照每一个集子里集中火力打磨一个篇幅较长的故事用以电影改编的路数,被选中的应该是 渠潮 而不是 逍遥游。山脉 有形式上的创新,可惜故事内容没有击中人心,所以没能引发流行效应。第二部作品方见作者真实水平,照 冬泳 还是有不小差距,后者虽稚嫩但精心所以惊艳。
0 有用 CC要多记录噢 2025-01-19 19:49:30 广东
最后一章节看不下去了,渠潮应该是我最喜欢的一章
0 有用 壹次心 2025-02-08 13:19:10 上海
渠潮和逍遥游很有电影画面感
0 有用 绫野蓝 2025-02-16 23:24:28 浙江
3.5太爱用短句了,所以读着读着经常有熟悉的味道,写着写着总会插进几句“做作”的表达,经常急于替人物表明心迹,打断读者的想象。但是常常又会有一些惊喜之处:对人物的刻画、对气氛的营造、对结构的野心,而那些像漫长的季节里的那种寂寥感,确实也比较戳我。比如《双河》里,故事里套了一个故事,“作者”与“我”,其实并不是同一个人,班宇不是班宇,周亮才是班宇?有点悬疑又戛然而止。《逍遥游》是孤独感很强的,身患重病的人,游离在尘世烟火之外,游的确是游了,但逍遥却未必。《安妮》这篇也挺好,人生的脱轨,难忘如流星,读到最后才知道是王杰的歌拿来做名字,不得不说两者的感觉有点点像。《山脉》看出来想在结构上做突破。《渠潮》很完整的故事,很无力的人生。
0 有用 Echo 2025-02-21 14:45:28 上海
深邃自由的旷野,期待班宇能出长篇
0 有用 关小白 2025-02-26 14:51:13 山东
之前不认识也没看过这位的作品,直觉上作者85后,还真是。写法有点半老半新,实话说单就这一本写得挺好的,没有同龄作家笔下的刻意惨,颓,内容上也没有让人反感的东西。可能同为85后北方人,很多场景描写很熟悉。
0 有用 整天吃 2025-03-22 20:14:13 江苏
过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