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短评

热门
  • 19 銀色の子彈 2024-11-02 17:50:12 浙江

    不是很深,比较新的角度就是中外文学交流这一块(其实也不算新,老调重弹),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英译应该是全书的精华,但论整体思维含量其实不如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和剑桥新编,作为普及读物算是比较优秀了,但书本背后的评价属实尬吹了,之前听他们理论讨论的时候热火朝天,没想到成品也就那样,我就想这样的互吹对改善国内学术环境有什么用?哎,期待太高,有点失望了。明代那一章最喜欢,居然有柳如是,至于作品赏析就……

  • 13 malingcat 2024-11-01 09:14:50 上海

    张隆溪先生英文大作,本是写给外国读者的,将一般三卷本的中国文学史压缩为一卷,插入不少作品中的原文,将文学史之叙述与文学作品之鉴赏融为一体。作为比较文学大家,也未曾忽视中外文学的交流互动,还有民间文学与宫廷文学的并举。本书再翻译成中文,除了篇章结构的特色(比如名诗人只选几段诗歌,可见有多难),关键在于保留了张先生对名篇的英译,以飨我辈。译者不容易,外国文学史倒好译,中国文学史则众目睽睽,难。

  • 3 书童私挂一帆风 2024-11-24 10:35:05 山东

    倒着读的,亮点如下: 1,现代部分拎出了钱钟书和张爱玲;2,明代部分拎出了《金瓶梅》;3,宋朝浓墨重彩,篇幅长达150页,读得很过瘾。李清照单独列一章节,知道了原来辛弃疾也是山东人。——2024-11/16。 4,唐朝部分篇幅也是150页。《唐诗双星:李白与杜甫》的友谊一章写法很别致,我都不知道他俩有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日子。——11/20 5,魏晋时期的建安文学,以刚健有力的风骨著称。蔡文姬的故事和诗对我很新鲜,很触动。——11/23。 6,南北朝时期以前比较陌生,读过之后兴趣最浓,梁简文帝萧纲的话深得我心: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11/24。

  • 3 知北游 2024-11-02 22:45:17 上海

    此书在通识,深广自得之。张著《中国文学史》有三大特色:第一,作者有深厚的中西文学修养,是国际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六十年以来担任主席的首位中国人,意在弘扬中国文学的世界价值,书中有中国、有文学、有社会、有人生;第二,以一人之力,写文学通史,是刘大杰、林庚等老一辈学人之后,当代学者的最新著作,意在贯通中国文学三千年,尤其书中遴选的作品,体现了作者的文学史观,既讲史又讲文学作品本身,不仅能领略中国文学的发展史,更能领略文学作品的文学性;第三,书中遴选的文学作品中英对照,英文是作者自己的翻译,这是国内中国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这是一本很好的中国文学和文学史入门读物,从中可以了解文学的价值,也可通过遴选的作品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按图索骥,全在读书人的会心。

  • 2 民间高手咕 2024-12-02 17:29:08 上海

    中国人用英文写的再回译成中文,这种形式也不是第一次有,这本翻译得还可以,没有很做作。

  • 0 esotsm 2025-04-25 19:13:28 中国台湾

    入门级科普读物吧,不是特别有读完的欲望。

  • 1 郁闷的帅 2024-11-26 23:24:49 四川

    现场签名本。就凭评论区有人不知道辛弃疾是山东人,“济南二安”专升本语文里就有。这本书的价值无可估量。

  • 0 悦读者 2025-01-23 16:03:58 湖南

    相当于重读了一遍中文系,重温一遍中国文学经典。

  • 0 锦毛鼠 2025-02-22 20:51:23 北京

    优秀的导览图,全面精到。虽然不够深入,但瑕不掩瑜,作为入门绝对够了。

  • 0 Solaris 2025-03-12 21:06:21 北京

    先生的人生比书更有意思

  • 0 那颗晴空 2025-03-04 14:37:38 北京

    77-78 大约10分扣在一个地方,不是,张教授您真把胡适的作品放在里面还翻译出来呀?

  • 0 兴风狂啸小於菟 2025-04-24 00:50:11 北京

    功莫大焉。应该组织人力把袁本、章本文学史完整翻译成英文。

  • 0 游进夜雾 2025-03-10 17:15:38 中国澳门

    以前看张先生的作品经常读不出什么特殊的东西,近些年看他的访谈才理解,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回应(直击)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学者中不乏有此初心者,但真的这样做需要何等魄力

  • 1 O.O的语言学 2025-03-06 18:49:02 广东

    通史,浅。然后说句不好听的,这书该给翻译专业的用。

  • 0 山河无恙 2024-12-26 19:09:06 广西

    张隆溪教授力求借助跨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国际化新视角,重新发现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重新定位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 2 行走的鸡毛掸子 2024-12-15 17:10:37 北京

    无底线的尬吹。

  • 1 微信用户 2024-12-15 03:43:40 湖南

    张隆溪先生英文大作,本是写给外国读者的,将一般三卷本的中国文学史压缩为一卷,插入不少作品中的原文,将文学史之叙述与文学作品之鉴赏融为一体。作为比较文学大家,也未曾忽视中外文学的交流互动,还有民间文学与宫廷文学的并举。本书再翻译成中文,除了篇章结构的特色(比如名诗人只选几段诗歌,可见有多难),关键在于保留了张先生对名篇的英译,以飨我辈。译者不容易,外国文学史倒好译,中国文学史则众目睽睽。..

  • 0 ^O^ 2024-12-15 17:29:33 河北

    《中国文学史》是张隆溪教授的一部文学史力作。作者力图通过这部著作,立足文学性,突出经典作家作品,融文学历史之叙述与文学作品之鉴赏为一体,重建文学史写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传统,为全球读者描绘中国文学的恢弘画卷,其中包括:文学创作和社会变迁的辩证关系;

  • 0 momo 2024-12-16 15:40:46 湖北

    蛮喜欢的,读这种书确实能让人心静下来,思考一些更深层的事情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