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太宰治之女,史诗巨作中文版首度问世
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大江健三郎力荐
战乱之下的女性群像,震颤心灵的镇魂之歌
史上首次同时获得谷崎润一郎奖、野间文艺奖
“百年孤独”式的书写,审视日本近代社会的反战佳作
🌊
编辑推荐:
○日本当代重要作家津岛佑子长篇小说首度引进,国际文坛重磅作家一致力荐:诺奖作家安妮·埃尔诺、大江健三郎,英国“文学女巫”安吉拉·卡特,韩国“文坛神话”申京淑。
✦川端康成文学奖、谷崎润一郎奖、读卖文学奖……包揽日本大部分重量级文学奖项,作品被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韩语、泰语等多种语言……《纽约时报》《纽约客》《巴黎评论》《卫报》《出版人周刊》,水石书店、巴诺书店等10余家媒体与书店诚意推荐。津岛佑子也是林奕含生前收藏在书架上的作家。
○历时5年写就的反战佳作,展现日本近代史缩影;“百年孤独”式的家族史诗,女作家版《细雪》,史上首次同时获得谷崎润一郎奖、野间文艺奖。
✦有森家世世代代仰望着“火之山”富士山生活。家族的没落,家人的羁绊,生死分离的夫妻,壮绝的生产,死亡的恐怖,爱情与婚姻,梦想与自由……从明治维新前到日本二战结束,直至21世纪的今天,掀开一段段尘封的激越往事。同《萤火虫之墓》一般,回溯日本战时畸形的狂欢、战后的社会百态和平民的不堪境遇,一个大家族的悲欢离合,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个人命运如摇曳的小舟,不知去往何处,是选择退让,还是走一条自己的路?
“那些被战争夺去生命的人,甚至来不及诅咒战争,只有沉默。死者的家人,明明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可憎恨战争的话语却只能烂在心底,唯有沉默。战争的蔓延,便是沉默的蔓延。”
“经济不稳定的不安,家族出路的不安,失去文学和学问自由的不安,种种不安不断蔓延,一点点磨灭我心中的希望。”
“人们相信,这场战争就像小感冒,用不了多久就会好的,然而实际情况并未好转,当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糟糕透顶了。”
“所有人被一种冷酷无情的自信包裹,盯着一些不知为何的事,并以此为目标前进……无法从自身的洪流中逃脱的我,要继续书写,记录这股洪流。”
✦富士山作为书中的关键意象,以轴线形式存在于这个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令人屏息凝神的自然美景与无常的人类命运两相对照,岩浆的喷发、流淌、凝固,奇异的熔洞,七彩的矿石,火山灰的升腾翻滚、飘扬沉积,仿佛就在你我眼前。渺小的生命,壮丽的火山,历史旋涡中的命运流转,故乡、亲人、爱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正是因为对于让人深感痛惜的死亡感到悲伤,当去回望故人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时,就会觉得那些日子闪烁着特殊的光芒。”
“甲斐与骏河,富士立中间。山高云不过,飞鸟越巅难。火为落雪灭,雪为火溶干。其灵无以名,其妙不可言。灵妙几至此,诡奇此神山……政治的真面目就是野蛮的。还是看看山峰吧。看看那些在深山中默默生长了几百年的老树,感叹岩石的美丽吧。”
“所谓的故乡并不只是一个地点,而是贯穿了一个人生命的回忆……生而为人,能有故乡这样遥寄相思之处,便是最值得庆幸的事情。”
✦细腻刻画不服输的东亚女性形象,她们性格各异、命途多舛,但依然坚定、深情:在日本陈腐的社会规训下、在艰难的战乱年代,这些女人被迫舍弃梦想、和恋人分手,为了家人、兄弟挣扎过活。
(现实很吊诡,软弱的男人却常是暴力独裁的男性,坚毅的女人反而总是被欺压凌虐的女性。为什么人类社会经常出现这种不公不正的现象?边缘、弱势、阴性,不管个人或群体,总是被主流意识和历史结构逼进生命的绝望境界里头,忍受百般的苦楚。——《印刻文学生活志》)
“一旦涉及食物,人类的肤浅就会暴露无遗。尤其是男性,在这点上他们似乎天性如此。平日里,男人就认为自己理应比女人优先分得食物,所以当食物不够时,他们就会立刻陷入恐慌。”
“不管实际情况如何,如今的日本就是这样理解樱子她们的立场的。只有继续默默背负婚约才是爱国精神的体现。”
“千万不要那么抹杀自己,也不要输给男人的自私和任性啊!”
“我们还活着,就必须好好活下去。活下去,即战斗。”
○所有人都提到她的父亲,但她想谈谈自己的母亲——“这部小说是我送给母亲故里的礼赞”。首次触及不为人知的文豪家族史,她以自己的方式叩问家族的秘密。
✦《火之山:富士山下的女人们》是津岛文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汇集了津岛佑子长期痴迷的主题:“家庭”“生与死”“语言与人的关系”,同时反映了不少自传成分。她以母亲美知子的石原家族为蓝本,在认真研究家族史料和日本民俗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场面宏大、内涵厚重的长篇巨制。另附有大量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言之有物,行文有据。
✦多种叙述角度的变换,日记、书信、电话、著述节选等多种文体的组合,穿插火山地质变化的宝贵史料、历史事件和民俗神话。有意地跳序编排时空,让梦境、回忆与现实交错,消除了长篇阅读中容易出现的乏味,也展现出作者对小说叙事结构的强大驾驭力。
○日本NHK电视台国民连续剧《纯情闪耀》原作,由《最后的朋友》《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大奥》等经典高分日剧推手浅野妙子操刀改编,宫崎葵、三浦友和、西岛秀俊、寺岛忍主演,摘获日剧学院奖最佳女主角。
○圆脊锁线精装,内外双封,分为上、下2册,封面整体红与黑大面积撞色设计。
✦女性人物的火红剪影如喷发的耀眼岩浆;上册富士山、下册青木原树海的暗黑背景,喻意着神秘莫测的命运阻挡在前。
✦外封书名烫红工艺,炽热的生命毅然挺立;内封亦选用一红、一黑,氤氲升腾的气体,一如火山大喷发的气焰,一如散不尽的战火硝烟。
✦红与黑配套书签丝带+有森家家系树状图,方便读者厘清人物关系,随时翻阅。
✨
获奖情况:
第34届谷崎润一郎奖
第51届野间文艺奖
🎙️
名人媒体推荐:
津岛佑子是日本最重要的当代作家之一。
——《纽约时报》
津岛佑子是日本文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主义者。
——《出版人周刊》
展现日本近代史缩影的家族史。
——《读卖新闻》
30多部小说、无数短篇及散文作品,津岛留下了令人惊叹的文学遗产,她的风格新颖,抒情亦激荡。
——The Japan Times
从津岛的文本中,我了解到女性作品包含着无穷的戏剧性,有太多值得去表达和讨论。
——诺奖作家 安妮·埃尔诺
津岛女士有许多中国作家朋友。她的离世,让我由衷地感到悲伤和痛心。
——莫言
她写私生子、孤儿、残障者、少数民族、动物,对受虐待者、被弃者抱有深厚的同情。如果津岛还在世,会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候选人。对我来说,津岛佑子就是“文学”本身。
——日本思想家、文学评论家 柄谷行人
我头一回阅读津岛佑子,跟我第一次阅读她父亲太宰治相同,虽是透过翻译,但绵绵不绝的文字力量跃上纸面,波动袭来。然而的确是不一样的摇晃感。一个似苍白、柔弱、阴暗沟渠上漂浮的月光,恶之华的生活,无法负责的人生,男性人间失格。另一则仿佛不断喷涌烈焰、岩浆、热气的“火山”流河,覆盖摧毁一切之后孕育一切,女性人间立足。大开大合的书写,见证女性绵延不绝、韧性十足的生命力道。
——《印刻文学生活志》前执行主编 蔡逸君
和太宰治一样,佑子也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家庭、血统,沿袭了日本私小说传统,赋予自传性要素,但未必全都是事实。
——旅日作家 李长声
和村上春树一样,津岛佑子抓住了反思日本战败的历史题材,写出了代表作。这部小说是最能代表日本平成文学的作品之一。
——日本文艺评论家 田中和生
津岛女士在写作中直面自己感到愤怒的问题、无法回避的问题。对她来说,没有什么禁忌。
——日本当代作家 星野智幸
日本近代国家的叙事框架无可置否的是从明治维新出发的男性中心视点。日本一些国民文学代表作品,其中对明治日本建国诸雄敬畏如神般的讴歌赞美,让人重新思考日本近代的出发是否受到“男性中心”框架的过度束缚。观察津岛文学几部代表作的轨迹,可看出父兄阙如以及对原始母系的幻想让她能够跨越国界寻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普遍性。而也因此,津岛一直以来视为禁忌的“父性”,似乎也在越界的父亲形象的普遍性中获得了答案与救赎。
——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硕士、筑波大学文学博士 吴佩珍
📖
内容简介:
20XX年,在法国发现的一本日语笔记本上到底写了什么?
出生在巴黎的日法混血儿帕特里斯·勇平,偶然发现了一本有关家族故事的回忆录,由二战后移居美国的物理学家外公有森勇太郎所写。帕特里斯决定与朋友学习日语来破译,将回忆录的内容翻译成法语给年迈的母亲牧子。
这本用日语写成的迷之回忆录,讲述了住在“火之山”富士山山脚下的有森家族五代人,从明治维新前到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战败,直至跨越到21世纪的跌宕经历。小说以这本回忆录为中心,穿插着勇太郎五个姐妹各自的故事,勇太郎的父亲、长期研究富士山的地质学家有森源一郎的著述,以及帕特里斯和朋友之间的往来电话和信件,展示了一个大家族几代人令人唏嘘的命运。多种叙述视角交织变换,多种文体穿插排序,独特的跳读编排,显示了作品宽广的包容性和柔韧的弹性。
1 有用 好吃得难堪 2024-12-30 12:55:48 贵州
看稿:一个家族,在富士火山之间流转。最让人惊心的是提供了一个切片,把战争时期及之后日本民众的苦难写了出来。
0 有用 魅影十三姨 2025-03-30 15:32:54 山东
战争的蔓延,便是沉默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