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训与惩罚 短评

热门
  • 4 十四 2025-06-12 22:01:44 上海

    新出的两本福柯轻的要死,我不知道用的是轻型纸,还是垃圾胶版纸?规训与惩罚527g,疯癫与文明440g。对比平装只多出了89g和120g。你告诉我布面+纸板+外封就这么点重量?内页用纸偷工减料。三百多页的书就这么点重量?轻飘飘一点不压手。周年再版也真的不要脸,不怕砸了招牌和口碑。

  • 12 自证清白 2025-01-13 21:03:39 重庆

    这个译本还再版。。。。。。。。。。。

  • 2 穆肃 2025-08-04 14:26:45 辽宁

    读过《性史》《词与物》《疯癫与文明》之后才读的这本,却发现这本其实是最适合入门的福柯。

  • 2 青时 2024-11-15 21:36:49 重庆

    第一次感觉到文字里奔涌的血腥气。公开处决犯人的残酷现场,很难想象它们发生在并不久远的年代。再次忍不住感慨,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真不容易。 规训是一个综合的庞大系统,每个个体都难以逃脱社会机器制约。我们都是参与者,也是承受者。身处其中,大多数人“集体无意识”,或者也只能有意识地进行鉴古知今。畅销书榜上一直不缺历史类的轻阅读书目。极少数的人选择直视当下,为社会沉疴旧疾问诊把脉,将洞察与剖析展露给世人。福柯显然是后者,而且,他就生活在当代。他的诸多思考和疑问,依然适用于当下。

  • 1 船长 2025-04-25 19:11:09 云南

    福柯的书还是不太好读啊…(高度集中)

  • 1 堡循环奇男子 2025-05-07 16:14:08 北京

    如雷贯耳的书,读完之后不很痛快。倒也了解了一些早已被旁人提及的概念,如全景敞式景观、监视规范性裁决与检查的结合、一种渗透微观的权力,和知识相依存的权力等。 第四章提到监狱制造过失犯,以此实现对不法行为的分化与监视,相对于这些被宣传的概念更令人印象深刻。

  • 0 深浅鱼🐟 2025-08-24 17:48:25 江苏

    主流观念里,人类历史是朝着现代文明的方向前进,一切变得所谓人道所谓规范所谓秩序。可在福柯的论述下,历史不如说是权力渗透进人类的进程,权力的泛滥与弥散使得身处其中的我们都无法质问无法攻击某个高高在上的傲慢神明,而权力却直接在我们身体里生根发芽,我们既是顺从的肉体,也是严格的督吏。

  • 1 百迦荇 2025-07-26 17:28:27 江苏

    1. 福柯的“规训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西方社会权力技术的微观化转型。在全景敞视监狱的场域下,依托标准化监控与身体规训,实现对西方民众的精密控制。2. 然而该范式难以解释中国,尤其是基层社会的治理逻辑。中国乡土社会依赖“差序格局”下的伦理秩序(费孝通),惩戒本质是“关系修复型治理”:以熟人社会的“情面”为主,惩戒目的在于教化个体与维系集体的平衡,而非单纯生产“驯顺的肉体”。3. 福柯片面地把秦汉以降的中国简化为依赖“公开暴力”的惩罚社会,忽略了传统中国“礼法互嵌”的辩证性治理结构:国家既通过律令体系确立刑罚权威(法),又依托儒家伦理推行道德教化(礼)。这种以西方近代“规训-惩罚”二元框架切割中国历史、把非西方文明降格为“前现代”他者的做法是很傲慢的。

  • 0 2025-07-07 08:48:08 江苏

    读得好累,也没怎么懂

  • 0 async 2025-07-11 02:39:25 河北

    现在读到的第一个撇去海德格踪迹的20世纪大家,阿甘本的《例外状态》和这本可以接起来看

  • 0 匿名者之一 2025-05-27 15:21:50 江苏

    很多机制体制都仍在沿用,因为效率有保障。

  • 0 极光 2025-06-14 08:42:44 山西

    福柯以监狱史为切口,揭示权力如何通过监控与规训塑造个体。全景敞视主义的隐喻,在互联网时代更显惊悚——我们都是透明牢房里的囚徒。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