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了解傅斯年先生的事迹,先生不仅在文学,还在历史学方面有所成就。我觉得通过阅读这本书,更能体会到傅斯年那种人物传记,面对时世变迁的那种文人情感。
台湾文学划分为新文学和新文学之前的文学。在割让日本之前,台湾延续的是和大陆一样的传统和文学,就是文言。割让日本以后,日本在台湾的文化政策是渐进的,不是从一开始就禁绝汉文。所以在日据时代初期,还可见各种报纸汉文栏,虽然受到日语教育的严重挤压,但还是有生存余地。大陆爆发新文学运动以后,在北京留学的台湾知识分子,如张我军等。
全书都是我这个理科生的知识盲区,机缘巧合开始阅读本书,虽然语言模式和今天有不小差异,读起来更耗能,但只要看了几页,就会情不自禁对当年老一辈学者们的精神,格局,能力肃然起敬,每当中华文明动荡之时,全靠这些人保存了我们的文明,而今,我之所以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全靠这些人燃烧生命的贡献。
一直对台湾文学比较感兴趣,这本新书封面看起来很清新,单从书名来说就人有想象,两个地域,不同空间,会有什么故事?不想剧透,只想一读。
在读何兆武的《上学记》时,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台湾有清华而没有北大,因为台湾大学继承了北大的衣钵,在当时的情形下台大就是北大。在这一承继中,傅斯年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这位学术大师的另类传记,书中既收录了他本人的文章,展现了他对学术、政治、教育等诸多问题的看法,又收录了胡适、罗家伦、毛子水等人对他的回忆或者评述,呈现了他的高尚人格、真才实学与思想精神。阅读这些文章,一个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完整的傅斯年。
想要了解考古学就要了解史语所,说到史语所就离不开傅斯年先生,他是一位脾气臭烘烘的人,对于想要做的事情不计任何成本也要做成。想看看这本书,更了解他,才能明白那个民国。
傅斯年太耀眼了,他的才华、他的正直、他的勇敢,都让人折服。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坚定地站在前沿,用自己的学识和思想,为中国的学术、教育开辟新的道路。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个有些混沌的时代。
是冲着傅斯年点想读的,作为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学术领袖,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在这本书中还选收了几篇傅斯年的文章,涉及他对白话文学的意见,在北大创办《新潮》杂志的缘由,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对投靠日本人的汪精卫的心理分析,对宋子文的批评,等等。从这些文字中,一个勇敢有为、生性耿直、才华横溢、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跃然纸上。值得一读。
傅先生一生代表的是浩然之气,在五四运动中初露锋芒,创办《新潮》杂志,在中山大学办语言历史研究所,后又在中央研究院办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张“要反对文化侵略,应该先从反对自己的愚蠢起。要了解自己的灵魂,应该先教育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懂得自己的语言”,为我们国家的学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抗战开始的时候,提出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合为西南联大,主张“反对一切违背时代精神、科学理论而倒开车的议案;反对危害国计民生的贪污事实”,可见其浩然正气,作北大和台大校长之事大概是大家熟知的了。最后傅先生的人生态度值得每个人学习!
想读理由有二,如下:自己孩子在北大读书,想看看作者书中记录的人怎样从北大到台大的,中间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哪些成功值得借鉴,哪些天坑可以回避,此理由一;书籍,除了故事,还有文笔,自己想感受作者的文风文貌及风格,开拓眼界,丰富内心世界,此理由二。
傅斯年,才气与脾气都独一无二的民国大师,以身许国的知识分子中的典范。罗家伦对傅斯年的评价极为中肯,元气淋漓,他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本传记文学,读过之后,我才更佩服近代的文人墨客,不仅潜心学习,而且时刻将爱国主义思想放在第一位,以笔为剑,从思想上救民。值得阅读📖
傅斯年,学贯中西,其言如星耀史河。“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尽显严谨治学之态;“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彰显对思考深度的追求。对于傅先生的了解不多,希望这本书能从更多方面给予对傅先生的认识。
> 从北大到台大
2 有用 半续集 2024-12-08 20:30:51 广西
了解傅斯年先生的事迹,先生不仅在文学,还在历史学方面有所成就。我觉得通过阅读这本书,更能体会到傅斯年那种人物传记,面对时世变迁的那种文人情感。
0 有用 tian yi呀 2024-10-30 11:20:31 河北
台湾文学划分为新文学和新文学之前的文学。在割让日本之前,台湾延续的是和大陆一样的传统和文学,就是文言。割让日本以后,日本在台湾的文化政策是渐进的,不是从一开始就禁绝汉文。所以在日据时代初期,还可见各种报纸汉文栏,虽然受到日语教育的严重挤压,但还是有生存余地。大陆爆发新文学运动以后,在北京留学的台湾知识分子,如张我军等。
0 有用 南希女士 2024-12-19 18:19:33 重庆
全书都是我这个理科生的知识盲区,机缘巧合开始阅读本书,虽然语言模式和今天有不小差异,读起来更耗能,但只要看了几页,就会情不自禁对当年老一辈学者们的精神,格局,能力肃然起敬,每当中华文明动荡之时,全靠这些人保存了我们的文明,而今,我之所以可以拍着胸脯说我是一个中国人,全靠这些人燃烧生命的贡献。
0 有用 Grace 2025-01-02 22:02:23 江苏
一直对台湾文学比较感兴趣,这本新书封面看起来很清新,单从书名来说就人有想象,两个地域,不同空间,会有什么故事?不想剧透,只想一读。
0 有用 尤里卡 2025-01-07 19:30:14 河北
在读何兆武的《上学记》时,记得有这么一段话。台湾有清华而没有北大,因为台湾大学继承了北大的衣钵,在当时的情形下台大就是北大。在这一承继中,傅斯年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这位学术大师的另类传记,书中既收录了他本人的文章,展现了他对学术、政治、教育等诸多问题的看法,又收录了胡适、罗家伦、毛子水等人对他的回忆或者评述,呈现了他的高尚人格、真才实学与思想精神。阅读这些文章,一个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生动、完整的傅斯年。
0 有用 骆驼萌哒哒 2025-03-03 20:40:33 四川
想要了解考古学就要了解史语所,说到史语所就离不开傅斯年先生,他是一位脾气臭烘烘的人,对于想要做的事情不计任何成本也要做成。想看看这本书,更了解他,才能明白那个民国。
0 有用 Lily读书 2025-03-09 10:08:40 北京
傅斯年太耀眼了,他的才华、他的正直、他的勇敢,都让人折服。在新旧文化、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坚定地站在前沿,用自己的学识和思想,为中国的学术、教育开辟新的道路。他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个有些混沌的时代。
0 有用 浩宇 2025-01-24 22:23:09 甘肃
是冲着傅斯年点想读的,作为著名学者、教育家和学术领袖,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家喻户晓。在这本书中还选收了几篇傅斯年的文章,涉及他对白话文学的意见,在北大创办《新潮》杂志的缘由,对五四运动的回忆,对投靠日本人的汪精卫的心理分析,对宋子文的批评,等等。从这些文字中,一个勇敢有为、生性耿直、才华横溢、元气淋漓的傅斯年形象跃然纸上。值得一读。
0 有用 fayh 2025-03-05 15:23:40 山东
傅先生一生代表的是浩然之气,在五四运动中初露锋芒,创办《新潮》杂志,在中山大学办语言历史研究所,后又在中央研究院办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张“要反对文化侵略,应该先从反对自己的愚蠢起。要了解自己的灵魂,应该先教育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懂得自己的语言”,为我们国家的学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抗战开始的时候,提出将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组合为西南联大,主张“反对一切违背时代精神、科学理论而倒开车的议案;反对危害国计民生的贪污事实”,可见其浩然正气,作北大和台大校长之事大概是大家熟知的了。最后傅先生的人生态度值得每个人学习!
0 有用 梅苍泉 2025-02-12 12:31:59 山东
想读理由有二,如下:自己孩子在北大读书,想看看作者书中记录的人怎样从北大到台大的,中间经历了哪些心路历程,哪些成功值得借鉴,哪些天坑可以回避,此理由一;书籍,除了故事,还有文笔,自己想感受作者的文风文貌及风格,开拓眼界,丰富内心世界,此理由二。
0 有用 momo 2024-12-24 07:11:25 山东
傅斯年,才气与脾气都独一无二的民国大师,以身许国的知识分子中的典范。罗家伦对傅斯年的评价极为中肯,元气淋漓,他正是这样的一个人!
0 有用 是娜小疯呀 2025-01-03 10:36:28 北京
这本传记文学,读过之后,我才更佩服近代的文人墨客,不仅潜心学习,而且时刻将爱国主义思想放在第一位,以笔为剑,从思想上救民。值得阅读📖
0 有用 独孤赟 2024-12-23 18:51:39 河北
傅斯年,学贯中西,其言如星耀史河。“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尽显严谨治学之态;“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时,剩下三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彰显对思考深度的追求。对于傅先生的了解不多,希望这本书能从更多方面给予对傅先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