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楓樹林出版社
副标题: 穿越幽暗,迎向完整的內在鍊金之旅
原作名: The Middle Passage: From Misery to Meaning in Midlife
译者: 钟颖(爱智者)
出版年: 2024-6
页数: 229
装帧: 平装
ISBN: 9786267394823
内容简介 · · · · · ·
~迎向第二個成年期~
「從現在開始,你要練習不再討好任何人,只需清醒地活出更大的自己。」——鐘穎
「在人生旅途中,我發覺自己置身於一座黑暗的森林,迷失了道路⋯⋯」──但丁《神曲》
許多人在中年階段,會因為長期忽略或壓抑壓力、慣性生活模式、道德責任,使之不斷累積,終至爆發。
此時我們體會到分裂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和後天的人格之間出現巨大的鴻溝,讓人不住自問:「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在社會中,我們將這樣的心理狀態稱作「中年危機」,而本書作者,詹姆斯.霍利斯則稱其為「中年之路」。
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被不切實際的期待驅動,扮演一個「暫時的」成人模樣的同時,也正開啟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迎向第二個成年期──此時人生的焦點,從外部的旅程轉而走向內在之旅,我們重新定位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探索自我真正的人格。
...
~迎向第二個成年期~
「從現在開始,你要練習不再討好任何人,只需清醒地活出更大的自己。」——鐘穎
「在人生旅途中,我發覺自己置身於一座黑暗的森林,迷失了道路⋯⋯」──但丁《神曲》
許多人在中年階段,會因為長期忽略或壓抑壓力、慣性生活模式、道德責任,使之不斷累積,終至爆發。
此時我們體會到分裂的痛苦,內在的自我和後天的人格之間出現巨大的鴻溝,讓人不住自問:「除了我的過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之外,我到底是誰?」
在社會中,我們將這樣的心理狀態稱作「中年危機」,而本書作者,詹姆斯.霍利斯則稱其為「中年之路」。
當我們發現自己一直以虛假的自我過日子,被不切實際的期待驅動,扮演一個「暫時的」成人模樣的同時,也正開啟一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機會──迎向第二個成年期──此時人生的焦點,從外部的旅程轉而走向內在之旅,我們重新定位自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探索自我真正的人格。
霍利斯教授以榮格心理學的視角,深度洞察中年之路,討論以下的議題:
①我們如何獲得特定的自我感?
②進入中年之路前有哪些預兆?
③我們如何重新界定自我感?
④榮格的個體化與對他人的承諾,這兩者的關係為何?
⑤哪些態度與行為變化能支持我們走向個體化,推動我們穿越中年之路,並從痛苦走向意義?
在霍利斯教授的帶領下,我們拋開童年創傷與「暫時性人格」的束縛,穿越幽暗森林,與內在生命重新建立聯繫。
如果我們的勇氣依舊,中年之路會在切斷我們與生命的聯繫之後,再次帶我們返回生命。
作者简介 · · · · · ·
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荣格派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畅销书作家。
曾于瑞士苏黎世荣格研究所接受长达5年的专业培训,深耕中年人群心理咨询,拥有丰富的个案积累。曾长期担任得克萨斯州休斯敦荣格教育中心执行理事,其后又担任华盛顿荣格协会执行董事直至2019年。
如今,他是华盛顿荣格协会理事会成员,跨区域荣格分析师协会的退休高级培训分析师,费城荣格研究所第一任培训主任,菲利蒙基金会名誉副主席。此外,他还是美国著名研究生院赛布鲁克大学负责荣格研究领域的教授。
著有《在后半生寻找意义:如何真正地成长》《过被审视的生活:人生后半程的智慧》等作品。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面对可怕的外部世界和未知的内心世界,我们自然倾向于将焦虑及其解决全部投射到父母身上,相信他们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当我们不得不离开父母时,往往将知识和力量投射给公共体制、权威人物和各种社会角色。我们认为,像大人们一样行事就能成为大人。刚步入成年期的年轻人不可能知道,大人有时不过是拥有高大身躯和重要角色的孩子。他们当中一些人甚至相信自己就是这些角色本身。那些不那么膨胀的人更能意识到自己的不确定性,而那些身处或走过中年之路的人正在经历投射的消解。 在许多可能的投射中,最常见的是那些对婚姻、教养和职业等公共体制的投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撤回投射 / 034 -
没有哪种社会结构像婚姻一样,承担了如此多无意识的包袱。在婚礼圣坛上,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期望有多么巨大。没有人会大声说出那些巨大的期望:“我希望你让我的生活有意义。”“我希望你永远在我身边。”“我希望你能读懂我的心思,预知我所有的需要。”“我希望你能包扎我的伤口,填补我生命中的缺憾。”“我希望你能让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治愈我受伤的灵魂。”就像在毕业典礼演讲中不能说出那些真相一样,这些隐藏的议程也不能在婚礼圣坛上说出来。如果人们承认了这些要求,必然会因为它们不可能实现而感到尴尬。大多数婚姻在这种期望的重压下破裂,而那些坚持下去的婚姻往往伤痕累累。爱情以距离、想象和投射为食,婚姻则以邻近、在场和共通为饮。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撤回投射 / 034
> 全部原文摘录
中年之路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0 条 )


情绪稳定 或 保持真实

心理学小白的阅读体验

对的时间读到了对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灵魂有它自己的需要,工资和福利并不能满足它" "我们始终是社会性存在,但我们也是精神性存在,有自己的终极目标或神秘目的" "中年危机的体验不是核心自我的崩溃,而是一系列假设的崩溃" "有些人担心自己的旅程会影响他人,对此我们需要记住,我们帮助他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清... (展开)
中年之路:投射的消散与自性的觉醒

人到中年,死亡是必然的,复活是幸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年危机的到来是缓慢的、煎熬的、久久萦绕的。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迷茫、困惑、无助,怀着寻找答案的心情,翻开了《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一句话概括 】 整本书从荣格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框架出发,解释了中年危机的产生来源,并提供了一些心理自助的操作指南。 ... (展开)
这是一本评分驱魅的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有时候真的挺痛恨自己打开一本书就必须把它看完的坏习惯,这本书评分很高,但我看得痛苦极了。先说评论,整本书架构混乱,主题和论点模糊不清,许多相同的内容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语言重复地说,令人厌烦乏味;翻译也拖了后腿,好些重要的词的译文并不能直接表达关键涵义,而是需... (展开)> 更多书评 7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8.1分 2223人读过
-
Inner City Books (1993)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書過眼錄·台灣】2024 (普照)
- 田馥甄看过的书 (lll)
- 书单|新书过眼录·港台2024 (绿毛仙客)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年之路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