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文章是围绕五四与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新起思想、观念的相关研究,选取了不同学科、代际和地域学者在研究五四新文化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思想流变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内容涵盖了对五四时期科学与人生观讨论的反思、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以及五四精神、目标与思想的多维解读。通过这些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为读者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洞见。
-------------------
【编辑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本书收录的文章,呈现了约四十年来“五四”思想研究的大致走向和研究内容的轨迹变化。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范岱年、竹内好、耿云志、钱理群、王德威、许纪霖、王芳等不同代际学者之间关于“五四”思想的学术对话,亦能加深我们对作为中国现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文章是围绕五四与新文化运动前后的新起思想、观念的相关研究,选取了不同学科、代际和地域学者在研究五四新文化这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思想流变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内容涵盖了对五四时期科学与人生观讨论的反思、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以及五四精神、目标与思想的多维解读。通过这些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为读者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洞见。
-------------------
【编辑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本书收录的文章,呈现了约四十年来“五四”思想研究的大致走向和研究内容的轨迹变化。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看到范岱年、竹内好、耿云志、钱理群、王德威、许纪霖、王芳等不同代际学者之间关于“五四”思想的学术对话,亦能加深我们对作为中国现代思想之源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重访五四新文化的创作者
· · · · · ·
-
季剑青 编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风,福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具体涉及的学术分支和课题,包括近代文章,现代散文,周氏兄弟、废名等现代作家,章太炎、王国维等现代学者,古琴史,古琴器等,均有多篇重要论文。出版有《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琴学存稿》《琴史与琴器》。编有《废名集》(全六卷),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主编《曹禺全集》(全十一卷),助理郑珉中先生编写《故宫古琴》。
季剑青,1979年生,安徽肥东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
王风,福州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学术史、中国文化史。具体涉及的学术分支和课题,包括近代文章,现代散文,周氏兄弟、废名等现代作家,章太炎、王国维等现代学者,古琴史,古琴器等,均有多篇重要论文。出版有《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琴学存稿》《琴史与琴器》。编有《废名集》(全六卷),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主编《曹禺全集》(全十一卷),助理郑珉中先生编写《故宫古琴》。
季剑青,1979年生,安徽肥东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等,译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曾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 · · · · ·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哲学反思 ——记二十年代初的科学与人生观大论战/ 范岱年
鲁迅思想的形成 / 竹内好 著李心峰 译
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 ——兼论五四精神、五四目标与五四思想 / 林毓生
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 ——五四思想史新探 / 阿里夫·德里克 著朱志敏译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 耿云志
· · · · · · (更多)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哲学反思 ——记二十年代初的科学与人生观大论战/ 范岱年
鲁迅思想的形成 / 竹内好 著李心峰 译
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 ——兼论五四精神、五四目标与五四思想 / 林毓生
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 ——五四思想史新探 / 阿里夫·德里克 著朱志敏译
五四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 耿云志
试论五四时期“人的觉醒” / 钱理群
预言与危机 ——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 / 汪晖
评五四运动/ 周策纵 著刘雪明 凌伟中 译)
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的论战 / 王元化
未完成的现代性[存目] ——论启蒙的当代意义并纪念“五四” / 高远东)
重访五四 ——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 / 张灏
被压抑的现代性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 王德威
附:没有五四,何来晚清?
文艺复兴乎?启蒙运动乎?[存目] ——一个史学家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 余英时
“德先生”和“赛先生”之外的关怀 ——从“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运动时期 道德革命的走向 / 鲁萍
晚清民初现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 / 黄兴涛
个人主义的起源 ——“五四”时期的自我观研究 / 许纪霖
《新青年》陈独秀与康有为孔教思想论争的历史重探 / 彭春凌
《新青年》时期钱玄同思想转变探因 / 倪伟
视觉装置与“写实”方法的现代构筑 ——“美术革命”与“文学革命”的交集及其意义 / 王中忱
从访碑到抄碑,从国魂到民魂 ——以金石传统三个脉络解读鲁迅的“钞古碑” /王芳
严复“信达雅”爰及“所谓文字上的一种洁癖” / 王风
来源说明
主编简介
· · · · · · (收起)
喜欢读"重访五四新文化"的人也喜欢 · · · · · ·
重访五四新文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觉醒者的精神密码:五四青年的灵魂震颤与当代回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五四运动最动人的,是觉醒者在暗夜撕开天光的姿态。他们不是用怒火烧毁世界,而是以理性之光照亮人性褶皱。《重访五四新文化》揭示了一个深刻悖论:当陈独秀们喊出"伦理的觉悟"时,既在摧毁"三纲五常"的囚笼,又在重建"人的尺度"——这种双重觉醒,至今仍在叩击我们的灵魂。 觉... (展开)
被圈粉了!建议和纪录片一起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吗——李大钊 拜读了这套《重访五四新文化》,我才懂五四青年的热血澎湃,感觉就和前年那部电影一样激动。 以前上历史课,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在我心里就是考点,但这套书把那段历史讲活了,... (展开)
重访五西新文化,让你看到不一样化觉醒年代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5年版) (天蝎小猪)
- 寂寞如斯,唯有读书 (无)
- 新青年、五四、新文化运动 (澹台灭清)
- 五四、新文化有一个连的面向 (虚心若愚)
- 近现代思想文化 (秋池的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重访五四新文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南南的书斋 2025-04-08 18:45:12 江苏
美好的时候,伟大的文化氛围,大师云集
3 有用 哈西诺 2025-04-10 19:10:43 黑龙江
我们今天比五四时期保守多了
0 有用 江海一蓑翁 2025-04-03 19:16:32 江苏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团队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关于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研究编选的三卷本论文精选集中的“思想与观念”一卷。本卷收录的论文,主要基于思想史、观念史与概念史的研究,兼顾以学人个案细读为切入视角的文化史研究。其编选的问题意识,除了考量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论文之于该主题研究的重要贡献之外,也兼顾左、中、右等各个政治与思想光谱下的代表性研究文献。这些论文组合在一起,不只可以帮助读者管窥近四...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团队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内外关于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研究编选的三卷本论文精选集中的“思想与观念”一卷。本卷收录的论文,主要基于思想史、观念史与概念史的研究,兼顾以学人个案细读为切入视角的文化史研究。其编选的问题意识,除了考量学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论文之于该主题研究的重要贡献之外,也兼顾左、中、右等各个政治与思想光谱下的代表性研究文献。这些论文组合在一起,不只可以帮助读者管窥近四十年来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研究在研究主题、切入视角与核心问题意识等方面的演化脉络,而这些文献本身,也已经成为当代学术史与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承载性文本,其蕴含的时代风向、思想争鸣与学术潮流变化,同样一目了然。 (展开)
1 有用 音离畅小筑 2025-04-13 16:49:16 陕西
在《重访五四新文化 思想与观念》中,收录了19篇与五四思想与观念相关的论文,结合历史、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维度的视角剖析五四思想,反思五四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立体而全面地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风貌。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深化了我们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1 有用 豐色悦读 2025-04-06 22:20:59 辽宁
五四新文化的梳理与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