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芬奇 短评

热门
  • 5 盐少女 2025-04-05 23:00:01 北京

    “弄错我们的历史,是作为人的一部分。” 让命运自行其是,而我奔向自由。

  • 3 小馆 2024-12-31 23:59:07 江苏

    真希望我能和伊丽莎白·芬奇讨论这些。 再见。伊芬。

  • 1 四火火火火 2025-04-25 22:48:35 山东

    撕毁手稿,就让故事自行其是,巴恩斯一贯的丝滑文字体验,对于男女之间的友谊情感描述驾轻就熟,欣赏她的聪慧与魅力,约定的吃饭聊天竟贯穿一生的漫长岁月,层叠着另一个故事却不违和,想必也只有巴恩斯的思绪无边无际发散后可以这样的轻盈收拢,有这样的一位朋友何其幸运,可以谈天说地科学考究,也可以就生活意义进行认真思考,切实地交谈带来灵魂的抚慰,在生命中能够出现这样的一位智性朋友,因知晓这一个人的存在,所以对世界的好奇与留恋多几分,自由无法创造,因为心就是自由本身,灵魂自由已经超脱身体的束缚,就让她飞向心之所想。

  • 2 恶鸟 2025-03-26 19:25:28 浙江

    多么美妙的开局,我说,这次起手式不错啊朱利安·巴恩斯,但一到第二部就开始穿插一篇蹩脚的学术论文一样的教皇朱利安的故事进来,就像个肿块,尴尬而拖沓,为什么要玩这种廉价的双线文本,讲好一个迷人故事不就很好了,忘了那些狗屁倒灶的形式和结构吧,知识分子爱范这毛病。

  • 1 胡椒军士 2025-03-30 22:31:39 山东

    读完《伊芬》,仍然是一部好作品,巨大的反讽啊。聪明的巴恩斯先生,本以为是一部用《终结的感觉》写成的《时间的噪音》,是我本末倒置了。“而记忆,说到底就是想象力的一种功能——在现在和过去都是修辞。”“历史学家也可以是出色的小说家。”

  • 1 阿阿阿阿阿潘 2025-04-09 21:28:27 北京

    我猜作者是先对另一个同名朱利安感兴趣写了论文2,然后再添的小说部分1和3。很多都是历史学者会讲的话。学科融合大成果!

  • 0 复调 2025-04-06 22:08:40 江苏

    原来这就是智性小说啊。太喜欢巴恩斯笔下的芬奇女士了,神秘、宽阔、复杂、迷人。另外第二章宛若加了篇文献阅读报告。。这熟悉的头痛感。。

  • 0 吴情 2025-04-16 13:29:07 江苏

    难以定义的写作,情节平淡——不过智识上的锋芒堪称激进——而有味,充盈着智慧的零星闪烁。弄错历史是国家的一部分,而弄错自己的往昔是成为“我”的一部分。历史经不起推敲,个人经不起评传,让逝去的统统安息吧。

  • 0 Mickey1212 2025-04-16 22:33:22 江苏

    我也想和伊丽莎白•芬奇女士对话,第一部、第三部分引人入胜,中间一部对我来说进入困难,毕竟对这些宗教文化不太懂啊,但是这本算是朱利安·巴恩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了,也喜欢封面,美丽。

  • 0 苏野 2025-04-25 13:27:58 江苏

    典型的巴恩斯,书卷气,悬疑味,根性,纵深感,“观点太多,故事太少”,一个小说与文体的平衡术大师,形式与内核,耽古与望今,感性与知性,雄辩与犹疑,直觉与深思,机智与深沉,一个玩花式表演的沉思者,一个在小说文体上拉长战线、垫厚深度的战略家。太喜欢中间部分对“叛教者”朱利安的溯古、还原与谱系式辩驳了,它是芬奇的身份设定、复古志趣、性格观念、心灵重铸,也是巴恩斯才识洞见、文本追求的座架和必需,是对“‘此刻’的魔鬼般的价值”(洛尔迦语)和感性万能偏见的纠偏,抬高了小说的准入门槛。

  • 0 阿梦 2025-04-13 18:57:38 湖北

    有的作者写小说是为了讲述故事,有的作者写小说是为了演绎理念,朱利安·巴恩斯明显是后一类的作者。知识分子伊丽莎白·芬奇也好,罗马最后一个异教徒皇帝朱利安·伊芬也好,故事里的主人公对他们所知甚少,但却乐此不疲地讨论着、书写着他们。人们到底在为什么而沉迷啊?是为看起来很美,但始终无法走近,人们因为阐释而获得对迷恋对象看似永恒的占有吗?!很多时候人们好像爱着一个具体的人,但其实爱着的是抽象的概念。

  • 0 etinarcadiaego 2025-04-18 21:45:01 浙江

    第一部分很好看!后面就逐渐变得奇怪了…有点遗憾…

  • 0 乙左左 2025-04-21 11:44:19 福建

    朱利安·巴恩斯的文字有种奇妙的吸引力,嵌套结构也很特别,在现实之中包裹伊丽莎白·芬奇的过去和手稿,手稿又包含了一篇关于异教徒皇帝的朱利安的论文。与伊丽莎白·芬奇把异教徒皇帝朱利安的死称为“历史出错的那一刻”一样,对伊丽莎白的个人史的记录无论真实与否都可能会是一种错误,将对历史的评判交给后来者似乎是一种折中的方式。这本宗教含量有点高。

  • 0 龙之芥 2025-05-02 09:53:02 重庆

    《伊丽莎白·芬奇》不是巴恩斯最完美的作品,虽然中间插入的论文割裂了叙事节奏,但它无疑是最诚实的自白书,毫不掩饰地暴露叙事本身的脆弱性。

  • 0 豆瓣天后董小姐 2025-04-30 23:15:06 山东

    少数人勇敢地进行抵抗,但大多数人都在余生中屈服了。尽管我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但我意识到我也不能幸免。

  • 0 乌拉那拉·玛润 2025-04-25 16:58:38 广东

    第二部在说啥??

  • 0 诺氏门徒 2025-04-21 14:42:29 江苏

    依然博学、幽默、不落窠臼的朱利安·巴恩斯。

  • 0 February 2025-04-21 16:14:59 安徽

    1第一部看着正起劲 突然来个朱利安的正面宣传文 但是以他手下士兵奸淫掳掠来反衬他的洁身自好 有点可笑了第二部建议删除 2最后一句好评 3整本书的精明之处在于“我”的老deng味过浓时 都会出现一个女角色来嘲讽一下

  • 0 你继续我敲木鱼 2025-04-26 22:29:15 河北

    第一次读朱利安巴恩斯,好喜欢!本书的特点就像男主在最后说的那句,“观点太多,故事不够”。书中从多元论谈到了多神论,谈到了叛教者朱利安,谈到了一神论对于社会发展的阻碍,谈到了斯多葛主义,就是书中反复被提起的控制二分法,我们要区分可控与不可控的部分,专注可控部分,接受不可控部分。这就是芬奇所信仰与坚持的。我们随着男主追踪、回顾着芬奇的人生,探索她的认知、理论,随着她遗留下来的散碎笔记还原她的思想,虽然男主满脑子乱七八糟,混杂着爱情、崇拜、敬仰等等复杂情感,还经常发表一些迷惑感言,但还是让人感叹,这个女人太太太迷人了!!她的笔记内容我真的想逐条画线!

  • 1 补特伽罗 2025-04-29 01:31:46 上海

    挺失望的,朱利安·巴恩斯已经放弃将文本变得有趣了吗?表世界是对一位逝去女教师的怀缅,里世界却是用历史上和他同名的罗马帝国最后一任异端皇帝朱利安敷衍成篇,很难不怀疑是这位前《牛津英语词典》编纂人员的自恋。对斯多葛主义的重提比较有时代意义,但这也已经被法国左翼哲学家们(比如米歇尔·翁弗雷等)讲到烂了。朱利安·巴恩斯啊拜托你老人家想想自己为什么要写小说吧!想当学者你就去当,反正我也会出于好奇心去买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