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十四篇以农具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串联起半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血肉相连甚至生死与共的故事。
⛏为古老农具吹奏现代挽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是被农民手上的工具一锨一镢刨出来的。他们手里握着的镰刀,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形状;他们打场用的连枷,春秋时代就已经定型;他们铲土用的方锨,在铁器时代就已经流行;他们播种用的耧是西汉人赵过发明的;他们开耕垄上的情形和汉代画像石上的牛耕图一模一样。
⛏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为独创的“超文体拼贴”。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作家李锐于文明历史蕞深处寻找文学源头活水的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被农民们世世代代拿在手上的农具,就是他们的手和脚,肩和腿,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太平风物”书名来自《王祯农书》。七...
【编辑推荐】
⛏十四篇以农具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串联起半世纪以来农民与土地、农具之间血肉相连甚至生死与共的故事。
⛏为古老农具吹奏现代挽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是被农民手上的工具一锨一镢刨出来的。他们手里握着的镰刀,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基本的形状;他们打场用的连枷,春秋时代就已经定型;他们铲土用的方锨,在铁器时代就已经流行;他们播种用的耧是西汉人赵过发明的;他们开耕垄上的情形和汉代画像石上的牛耕图一模一样。
⛏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融合为独创的“超文体拼贴”。
⛏“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作家李锐于文明历史蕞深处寻找文学源头活水的心血之作。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被农民们世世代代拿在手上的农具,就是他们的手和脚,肩和腿,就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
⛏“太平风物”书名来自《王祯农书》。七百年前,一个叫王祯的人看见一种农具被人使用,看见一派宜人的田园风光,他发出由衷的赞美:“每见摹为图画,咏为歌诗,实古今太平之风物也。”七百年后,李锐的农具系列小说,也是出于一种深深的打动,出于一种对知识和历史的震撼,农村、农民、乡土、农具等千年不变的事物,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共收入短篇小说十四篇,每篇小说的题目都是一件农具,如镢、锨、锄、镰、斧、扁担等。李锐将千年农业文明史的悲怆与新生陈列在这间纸上的“农具展览馆”里,希冀着将自己的震撼和一言难尽的感慨传达给可能的读者们。这部小说之所以被称为“展览”,是因为它不止需要读,更首先需要看。
【名家推荐】
⛏《太平风物》集中选择“农具”作为小说的意象,自然与李锐的乡村经历、阅读有关;但关于农具的一般经验、知识和历史,并不能承担他想用小说处理的那些问题,李锐试图在人与农具的历史关系已经荡然无存的叙事中,重新认识农民与土地的命运,从而揭示社会转型时期人本的困境。……纠集了道与器双重困惑与困境的《太平风物》,既是农民生存困境之书,又是知识者的困惑之书。
——评论家 王尧
⛏土地山川总是无言地以辉煌或黑暗景观照看着这些悲苦又充满感性的小人影……千般滋味,震动不已。
——作家 骆以军
⛏《太平风物》是一支为古老农具吹奏的现代挽歌,贯穿其间的是一股徒劳无功的惆怅,不论是《残摩》中老父亲为城里的儿子在乡下盖了三幢瓦房、《锄》中六安爷卖了地后纯为“过瘾”的锄地、《牧笛》中被脱衣舞马戏团打败的残障说书人、《犁铧》中都市高尔夫球场中五人坪的虚拟实境……惊天动地的变迁,强悍地终结了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世界重新开始。
——作家 黄锦树
⛏李锐的作品有一个横亘的背景意识,可称之为自然,或是原乡,或是更超越的存在意义,这一层意义蕴藏在山川日月花鸟树木之中,是一种春去秋来秋收冬藏的规律,是一种慈悲和肃穆的意境,是生命的道理,一种生命共存的理解,在春天盛开的桃花,秋天黄玉一般晶亮的叶子,山岗子上的月光,新翻的泥土香气等等人与自然的共感上。这意识及批判近乎海徳格对现代科技的批判,不同的是,海徳格是以逻辑推论出现代科技的支配状况,而李锐的立场,他笔下代表慈悲意境的山林,是出自热血沸腾的爱,是来自那现代文明切口的痛。
——作家 柯裕棻
⛏小说是镜子,更是水晶球,可聚焦宏观的中国,可尽显人心和社会的细微。李锐的短篇小说集《太平风物》就是这样一颗水晶球。
——2006《亚洲周刊》全球中文十大小说授奖词
太平风物的创作者
· · · · · ·
-
李锐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李锐,1950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曾任《山西文学》副主编,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迄今为止发表作品近三百万字,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厚土》《太平风物》《传说之死》等,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人间》(与蒋韵合著)、《张马丁的第八天》,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等。《厚土》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张马丁的第八天》入选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作品被译为瑞典、英、法、德、日、韩、越等多种语言出版。2004年获得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太平风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太平风物"的人也喜欢 · · · · · ·
太平风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读书报告]往昔的风景与游戏一去不复返了……
太平风物——农具杂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其实是一部农业文明史,是被农民手上的工具一锨一镢刨出来的。可人们对于历史和知识的记忆,往往只是对于正统典籍的记忆,没有人在乎也很少有人注意养活了历史和知识的工具。” 这是作家李锐最新著作《太平风物》前言里的一段话。2003年10... (展开)读书笔记:关中方言里还在使用着上古语言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7.8分 355人读过
-
麥田 (2006)暂无评分 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24年 译林新书 (译林出版社)
- 译林原创文学书目 (译林出版社)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4(续) (普照)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4年版) (天蝎小猪)
- 书单|华语当代 (謝邪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太平风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桃源听雨声 2024-12-29 12:47:42 北京
既认识了农具,了解了古人的智慧,又体验到作者讽刺又辛辣的故事,一举三得。
0 有用 别逗 2024-12-31 00:27:19 河南
城市化进程挤压了农村的生存空间,也让很多农村的习俗和物件消失。农具代表着农村长久以来的文化和智慧,现代化进程下它们该如何被留存和呈现呢?
0 有用 猫麻麻驾到 2025-01-10 12:14:00 美国
喜欢,很好看,推荐
0 有用 醉清风 2025-01-11 16:00:53 广东
李锐的其他小说有读过。这本《太平风物》老版有一本,感觉文风过于掉书袋,不引用个古书好像作者就不会说话了似的。和湖南郴州作家黄孝纪的乡土作品《庄稼人》比起来,书卷气太浓,没啥泥土味
0 有用 xingfuyxh 2024-12-23 19:39:18 江苏
李锐的短篇小说集,他真的很会写故事,情感描写得很细腻,每篇故事的转折都很妙,结局都在我的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