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书信里的中国》系列从家国、亲情、友情三个维度编排,收录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不同时期的书信,涵盖帝王、将相、士人、普通百姓等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不同性别的历史人物,讲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历史人物的生平际遇,通过书信谈判和解、分享秘密、表达情感,展现出对待国家、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现实处境及内心世界。近百封书信往来,叙述了一段段引人入胜的中国史。
《书信里的中国:亲情无价》 通过刘邦、司马光、李世民、朱熹、曾国藩、梁启超、冼星海、林徽因、老舍等人物的故事和书信内容,展现中国家庭一脉传承的修身、勤俭、处世、温情等优良家风。
作者简介 · · · · · ·
孙建华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现执教于青岛大学。
多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史,颇有成就。
代表作品有《清华国学课》《不可不知的中国5000年历史悬案》《写给青少年的国宝档案》等。
目录 · · · · · ·
先秦两汉:念此别离肝肠煎
黑夫、惊《致衷》
刘邦《手敕太子文》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孔臧《与子琳书》
王脩《诫子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牵挂绵绵无绝期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
诸葛亮《诫子书》
嵇康《家诫》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
徐勉《诫子崧书》
隋唐五代:一纸家书寄重思
李世民《两度帖》
舒元舆《贻诸弟砥石命》
李翱《寄从弟正辞书》
元稹《诲侄等书》
二娘子《寄阿娘》
欧阳修《与十二侄》
苏轼《与侄孙元老》
司马光《训俭示康》
管道昇《秋深帖》
朱熹《与长子受之》
明清:唯愿诸子到平安
顾若璞《与二子析产书》
杨继盛《父椒山谕应尾、应箕两儿》(节选)
徐媛《训子书》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曾国藩《致诸弟》
民国:思念无声越千里
梁启超《致思顺书》
冼星海《致妈妈的信》
向警予《给爹爹妈妈》
林徽因《给女儿的信》
老舍《家书一封》
· · · · · · (收起)
黑夫、惊《致衷》
刘邦《手敕太子文》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孔臧《与子琳书》
王脩《诫子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牵挂绵绵无绝期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
诸葛亮《诫子书》
嵇康《家诫》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
徐勉《诫子崧书》
隋唐五代:一纸家书寄重思
李世民《两度帖》
舒元舆《贻诸弟砥石命》
李翱《寄从弟正辞书》
元稹《诲侄等书》
二娘子《寄阿娘》
欧阳修《与十二侄》
苏轼《与侄孙元老》
司马光《训俭示康》
管道昇《秋深帖》
朱熹《与长子受之》
明清:唯愿诸子到平安
顾若璞《与二子析产书》
杨继盛《父椒山谕应尾、应箕两儿》(节选)
徐媛《训子书》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曾国藩《致诸弟》
民国:思念无声越千里
梁启超《致思顺书》
冼星海《致妈妈的信》
向警予《给爹爹妈妈》
林徽因《给女儿的信》
老舍《家书一封》
· · · · · · (收起)
喜欢读"书信里的中国·亲情无价"的人也喜欢 · · · · · ·
书信里的中国·亲情无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让你底气十足的,是那份无价亲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人不会拒绝别人,总是碍于情面;更多的是我们没有学会拒绝。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拒绝很多东西,只有拒绝不好的,拒绝别人的不怀好意,才能空出地方迎接好的事物。 有位父亲教育孩子道:“如果做这件事损失太多,眼前救助并不太符合道义,你就应该权衡利弊拒绝他。... (展开)
从古人书信中,寻找普通人点点滴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看惯了王侯将相,那么平民的生活,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也许,在史书中吝惜笔墨给他们,但他们用自己的笔法,自己的书信,将自己的生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套《书信里的中国》。而这套书也是我之前给大家安利过的《典籍里的中国》...
(展开)

从古人书信中,寻找普通人点点滴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看惯了王侯将相,那么平民的生活,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也许,在史书中吝惜笔墨给他们,但他们用自己的笔法,自己的书信,将自己的生活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套《书信里的中国》。而这套书也是我之前给大家安利过的《典籍里的中国》...
(展开)

读信读史读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书信,是一种古老的信息传递工具。在中国,有史可查的是商代殷墟中出土的“甲骨”战报,古人用来传递军事信息,在接下来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书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战报,而是有了更多的文化内容,也有了更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新文化运动,是书信发展的里程碑,...
(展开)

书信中的亲情:跨越千年的温暖与智慧
《书信里的中国》系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带我们走进先秦到民国时期的历史长河,感受到书信所承载的家国情怀与人际关系。尤其是《亲情无价》一书,细致地展现了刘邦、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在书信中传达的情感,体现了深厚的家庭价值观。每一封信都是一 段温暖的故事,令人...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转生给书店骷髅店员替班 (🥛冰`|一一)
- 书 (念)
- 书单|新 (长亭更短亭)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书信里的中国·亲情无价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