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马之群的笔记(12)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第十一章 病态组织 sick organizaitons 病态组织:广泛容忍乃至纵容恶行的组织。 病态文化 sick cultures 表11.1病态组织文化: 核心特征恶行种类 虐待文化 culture of mistreatment:支配dominance;e.g. 不文明、霸凌、性骚扰、暴力; 微歧视 microagression 虚伪文化 inauthentic culture :虚伪mendacity;e.g. 歪曲事实misrepresentation、欺诈fraud; 情绪劳动 报复文化 revenge culture: 感知受到虐待perceived mistreat...

    2025-04-27 16:17:35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第十章 组织何以入歧途 How Organizations Go Wrong Bad Apples or Bad Barrels? 个人解释 vs.环境解释 一名组织成员的恶行至少有三种方式可以影响到其他组织成员:(1)直接影响——一名组织成员是恶行的目标;(2)间接影响——一名组织成员目睹或得知恶行;(3)氛围影响——恶行弥漫开来,以至于其他人也被鼓励作恶。直接或间接经历恶行的组织成员本身不一定会被引向作恶,直接或间接经历恶行往往会带来压力且令人不悦,不...

    2025-04-27 15:19:24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第八章 组织中的恶性 反生产职场行为 counterproductive workplace behavior=CWB:有害于组织and/or社会中的人的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place behavior (CWB) is defined broadly as behavior that harms organizations and/or people in organizations (Sackett & DeVore, 2002; Martinko, Gundlach, & Douglas, 2002;Spector & Fox, 2005, 2010). 特点是不顾及组织和社会的规范、标准和价值观。有证据表明...

    2025-04-27 11:21:09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第七章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依附、认同与承诺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ttachment, identity, and commitment 人为什么会被群体吸引 3大动机:①归属需求the need to belong,;② 维护正面自我形象的欲望the desire to maintain a positive self-image;③减少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欲望the desire to reduce uncertainty and ambiguity; ①归属需求the need to belong: 归属需求被认为是人的一种普遍性需...

    2025-04-27 11:20:36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信息技术行业有一个词叫“雾件”(vaporware ),通常指的是东西还没做出来就拿去宣传的软件或产品,许多人就以卖雾件为生。有些行业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兜售价值往最好了说也是“可疑”的服务。

    2025-04-26 17:41:20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第六章 正式群体、党派与协会 传统正式群体 & 混合正式群体 混合正式群体:政党,协会与社会运动, power in formal groups: French and Ravens' 6 bases of power 强制权力coersive power:施加惩罚或威胁说要惩罚,以强制对方服从的权力; 奖赏权力reward power:提供或批准奖赏(包括受赏者看重的几乎所有结果),以换取对方服从的权力; 合法权力legitimate power:得到追随者认可,被认为是职位或头衔题中之义的权力;...

    2025-04-23 17:21:01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非正式群体 informal groups 2种群体:informal groups(群体或其活动少有货没有外界强加的结构,e.g.朋友、家庭、邻里、线上群体);正式群体(有界定明确的、常常是外界强加的角色、规则、任务和目标,e.g.职场,课堂作业小组)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有四个共同的基本特征: (1)群体成员之间有交互; 2种交互: 关系型交互relationship interactions:群体成员了解或影响群体内情绪与人际关系的行动emotional and interpers...

    2025-04-23 16:49:40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Re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enable or support misbehavior造成或促进恶性的认知过程 背景信息 认知:影响人们如何看待自身或他人行为的过程= the processes that affect how people think about their behavior and the behavior of others. 人的行为有多种动机因素,但在回顾影响人们如何看待自身与他人行为的认知过程时,有两个因素不断出现。(see, for example, Elstak, Bhatt, Van Rielk, Pratt, & Berens,2015; Hogg...

    2025-04-23 11:40:51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Norms, social identity, self-images, and roles can all lead people to engage in a wide range of misbehaviors. 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明白,社会过程与认知过程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许多社会过程会影响人对自身行为的看法。但我们是可以做出区分的,涉及他人的是社会过程。社会过程可能涉及对他人行动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涉及关于他人期望或偏好的感知或信念,但这里讲述的所有过程都涉及他人,有时是其他个人,有时是其他群体...

    2025-04-22 14:45:47

  • 闻夕felicity (此时正是修行时)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说明社会群体何以能造成、提倡和奖励那些违背社会公认规范、规则和法律的行为。在本章中,我会运用一系列案例研究,呈现群体造成或促进恶行时的多个心理过程与社会过程,第三章至第十二章还会更详细地考察这些过程。在进入案例研究并从中得到教训之前,我首先要更详细地说明“恶行”这个大概念下的各种行为,以及不同类型恶行的不同根源。 首先,一些行为属于自我伤害,包括轻微偏离社会规范(比如饮食明显不健...

    2025-04-22 11:37:08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害马之群

>害马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