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原作名: Kürk Mantolu Madonna
译者: 曾宪英 / 唐鹳鸣
出版年: 1984年
页数: 169页
定价: 0.57元
装帧: 平装
统一书号: 10158-756
内容简介 · · · · ·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个性情羞涩的土耳其年轻人离开乡村去德国柏林学习手艺,开始新的生活。在异乡,他见到了熙熙攘攘的街道、装饰高雅的博物馆,见识到如火如荼的政治运动、声明狼藉的歌舞厅。更重要的是,他与一位拥有犹太血统的美丽艺术家不期而遇,生命从此改变。他既想摆脱土耳其传统的束缚,又想寻求心灵的归属,矛盾之中只好奋力抓住眼前与爱人共度的全新生活。这是一部情感强烈,气氛紧凑,感人至深的小说。它细腻地描绘了人生中新的开始、斩不断的家庭关系以及人心的神秘莫测。
穿皮大衣的马利亚的创作者
· · · · · ·
-
萨巴哈丁·阿里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萨巴哈丁·阿里(Sabahattin Ali, 1907-1948),土耳其小说家,军官家庭出身,师范学校毕业,后去德国留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德国革命运动。回国后任语文教师,并从事文学活动。初期作品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后因结识了希克梅特等作家,逐渐转向现实主 义。1933年由于写了一首讽刺总统的诗,被监禁十四个月。他在狱中与共产党人和农民接触,写下了许多反映农民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集《磨坊》(1935)《呼声》(1937)和长篇小说《孤儿尤素福》(1937)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发表的长篇小说《我们心中的魔鬼》,因揭露了为德国法西斯效劳的文人的丑恶面目,书被焚毁,直到战后还被列为禁书。二次大战后创办幽默杂志,发表政论、寓言、讽刺诗,鞭挞出卖祖国的反动派,因而再度被捕入狱。获释后被迫脱离写作,靠当搬运工糊口。后逃往国外,...
萨巴哈丁·阿里(Sabahattin Ali, 1907-1948),土耳其小说家,军官家庭出身,师范学校毕业,后去德国留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德国革命运动。回国后任语文教师,并从事文学活动。初期作品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后因结识了希克梅特等作家,逐渐转向现实主 义。1933年由于写了一首讽刺总统的诗,被监禁十四个月。他在狱中与共产党人和农民接触,写下了许多反映农民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集《磨坊》(1935)《呼声》(1937)和长篇小说《孤儿尤素福》(1937)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发表的长篇小说《我们心中的魔鬼》,因揭露了为德国法西斯效劳的文人的丑恶面目,书被焚毁,直到战后还被列为禁书。二次大战后创办幽默杂志,发表政论、寓言、讽刺诗,鞭挞出卖祖国的反动派,因而再度被捕入狱。获释后被迫脱离写作,靠当搬运工糊口。后逃往国外,在过境时被暗杀。
喜欢读"穿皮大衣的马利亚"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穿皮大衣的马利亚"的人也喜欢 · · · · · ·
穿皮大衣的马利亚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年轻的时候,故事遗憾多,爱情遗憾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爱情意味着伤痛,就像你献出自己供人剥去皮肉,并且知道任何时候,对方都有可能带着那皮肉离开。」上个世纪,苏珊·桑塔格就已经如此敏锐地描述爱情。 时至今日,选择孤单还是陪伴,都由「人」自己去思考,如果你认为爱情是高风险的投资,你可以频繁的更换;如果你觉得爱情伤... (展开)
译后记 | 一段隐匿在笔记本中的爱情往事

哪怕是一个傻瓜也可能怀有一颗饱受折磨的心

被信任的人背叛 就以一生为代价 值得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顺从的接受这些意外,接受生活压在我们肩上的所有重担” 人的一生不会永远按照你的设想去一步步完成,终究是由一场又一场或好或坏的意料之外组成的。小说《穿皮大衣的玛利亚》的主人公莱夫·艾迪芬的一生就是这样。 《穿皮大衣的玛丽亚》作者为土耳其小说... (展开)
《穿皮大衣的玛利亚》——不仅是在书写爱情,也是在书写时代
>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古吴轩出版社 (2020)8.1分 84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16)8.0分 25人读过
-
Penguin Classics (2017)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Dörlemann, (2008)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转让 (Jeanny)
- 土耳其 (wenglecheng)
- 文学 (animalqyb)
- 书 (石头9211)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穿皮大衣的马利亚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写封信给我 2022-06-23 12:09:58
“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充满阳光和微笑的社会主义的国度里。”——译后记
0 有用 乱看书 2025-03-31 19:31:21 河南
土耳其经典小说
0 有用 Stupid circle 2021-08-30 23:44:48
事实是多么无情啊……空气还是象平时一样郁闷,房间还是象平时一样冰凉……
0 有用 基里洛夫电子羊 2019-03-10 00:09:54
懵懂、幼稚,不堪卒读,因为每一段故事都像自己的。
0 有用 天天买书 2025-04-18 08:18:21 山东
想必应该受到变形计和伊凡伊里奇之死的影响。看到后面又有看达米安的感觉。越读越感觉也不能说像什么作品只能说这是一部和其他伟大作品相似的好作品。 喜欢读屠格涅夫,自称为多余的人,对女性情感障碍,习惯做卑微的小人物,满处可见俄国文学对作者的影响。爱情能影响人的一生这个命题我一直不懂,但一直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