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
原作名: The Back of the Napkin: Solving Problems and Selling Ideas with Pictures
出版年: 2009-6
页数: 221
定价: 28.00元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7508615370
内容简介 · · · · · ·
《餐巾纸的背面: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市场要摸透、产品要升级、营销要整合、流程要改善、客户要伺候、内部要管理……
商业问题层出不穷,变化莫测,个中分寸极难拿捏。
如果问题拎不清,沟通不到点,
策略怎么能到位?
你需要用全新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用全新的思维来表达想法,
用全新的角度来谋求对策!
无论你的企业位于什么领域、什么行业、什么层级,
都可以用画图找到它们的规律!
只需四个环节,就能瞄准和阐释任何商业问题的核心:
观看——观察——想象——展示
只需学会三种技巧,就可以启动你的“可视化思维”:
用肉眼观察、打开“内心的眼睛”、画一幅简笔画
只要会画圆圈、方块、箭头、小人,
就可学会万能简笔画 ,并且终身受用!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Back of the Napkin: Solving Problems and ...
《餐巾纸的背面: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市场要摸透、产品要升级、营销要整合、流程要改善、客户要伺候、内部要管理……
商业问题层出不穷,变化莫测,个中分寸极难拿捏。
如果问题拎不清,沟通不到点,
策略怎么能到位?
你需要用全新的眼光来思考问题,
用全新的思维来表达想法,
用全新的角度来谋求对策!
无论你的企业位于什么领域、什么行业、什么层级,
都可以用画图找到它们的规律!
只需四个环节,就能瞄准和阐释任何商业问题的核心:
观看——观察——想象——展示
只需学会三种技巧,就可以启动你的“可视化思维”:
用肉眼观察、打开“内心的眼睛”、画一幅简笔画
只要会画圆圈、方块、箭头、小人,
就可学会万能简笔画 ,并且终身受用!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Back of the Napkin: Solving Problems and Selling Ideas with Pictures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餐巾纸系列1:餐巾纸的背面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只有三件事。首先是品牌,然后是内容和功能。 如果我们能够决定把什么放入这三个圆圈里,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任何特定群体(包括你们这些教育家)建立他们所需要的网站。 人们想做什么(或者说我们认为他们想做什么)决定‘功能’;人们想知道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决定‘内容’;人们会记得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让他们记住什么)则决定‘品牌’。 工程师建立功能性部件;撰稿人和编辑明确写作和编辑内容;设计师则创造令人难忘的客户体验。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简要摘抄 -
第一,什么问题?第二,什么图?第三,“我们”是谁?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简要摘抄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餐巾纸的背面"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餐巾纸的背面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餐巾纸的背面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8 条 )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把“瑞士军刀”
> 更多书评 78篇
-
Ahlee (在唐代,一定要看李白演唱会)
如何看得真切:收集——排列——建立坐标系——分类 6W要素处理问题: 免责声明:图片转自作者网站([http://www.thebackofthenapkin.com/tools.php])。仅作学习参考之用。如有异议,可告知删除。 (1回应)2011-04-30 13:23 9人喜欢
如何看得真切:收集——排列——建立坐标系——分类 6W要素处理问题:
免责声明:图片转自作者网站(http://www.thebackofthenapkin.com/tools.php)。仅作学习参考之用。如有异议,可告知删除。
1回应 2011-04-30 13:23 -
-
看--观察--想象--展示 肉眼--内心的眼睛--手眼合作 谁/什么--有多少--在哪里--在什么时候--怎么样--为什么 S--Simple 简单 -->精细 Q--Quatity 定性 -->定量 V--Vision 愿景 -->执行 I--Individual 个别 -->比较 D--Detal 变化 -->现状 1.谁/什么 (画像) 2.有多少 (图表) 3.在哪里 (布局图) 4.在什么时候 (时间轴) 5.怎么样 (流程图) 6.为什么 (多量变量图)
2016-09-27 15:42
-
-
6w模式, 谁/什么,竞争对手名单,所在行业,提供的产品。 有多少,以总收益和行业收益为基础,有多少主要竞争对手,每个竞争对手的规模有多大。 在什么时候,销售和收入数据良好的两年。 在哪里,每个竞争对手所在的行业。 怎么样,品牌调查结果(品牌认知)怎样与这几个因素相联系? 为什么
2013-03-11 12:46
-
游侠GS (carpe diem)
关于教育类网站案例 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只有三件事。首先是品牌,然后是内容和功能。 如果我们能够决定把什么放入这三个圆圈里,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任何特定群体(包括你们这些教育家)建立他们所需要的网站。 人们想做什么(或者说我们认为他们想做什么)决定‘功能’;人们想知道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决定‘内容’;人们会记得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让他们记住什么)则决定‘品牌’。 工程师建立功能性部件;撰稿人和...2018-01-04 00:29 1人喜欢
关于教育类网站案例
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只有三件事。首先是品牌,然后是内容和功能。 如果我们能够决定把什么放入这三个圆圈里,那么我们就可以为任何特定群体(包括你们这些教育家)建立他们所需要的网站。 人们想做什么(或者说我们认为他们想做什么)决定‘功能’;人们想知道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让他们知道什么)决定‘内容’;人们会记得什么(或者说我们想让他们记住什么)则决定‘品牌’。 工程师建立功能性部件;撰稿人和编辑明确写作和编辑内容;设计师则创造令人难忘的客户体验。 引自 简要摘抄 评论:简单明晰的△和○组成的构图,画工也不能落后~第一,什么问题?第二,什么图?第三,“我们”是谁? 引自 简要摘抄 关于展示
展示你最闪亮的创意:将所有的视觉创意按一定的原则排序,让那些最切题、最重要的创意排在最前面。 引自 简要摘抄 SQVID 的上半部属性是“暖性的”,或者说是与右脑密切相关的:强调简单、定性、形象化的特征;而在下半部的属性则是“冷性的”,或者说是与左脑联系在一起:强调周密、定量、可操作等特征。“视觉化思考宝典”回应 2018-01-04 00:29 -
看--观察--想象--展示 肉眼--内心的眼睛--手眼合作 谁/什么--有多少--在哪里--在什么时候--怎么样--为什么 S--Simple 简单 -->精细 Q--Quatity 定性 -->定量 V--Vision 愿景 -->执行 I--Individual 个别 -->比较 D--Detal 变化 -->现状 1.谁/什么 (画像) 2.有多少 (图表) 3.在哪里 (布局图) 4.在什么时候 (时间轴) 5.怎么样 (流程图) 6.为什么 (多量变量图)
2016-09-27 15:42
-
▏原文片段 想象一下你走进幼儿园班,(征得老师的同意后)让会唱歌的6岁孩子举手,所有的孩子都会举手。有多少人会跳舞呢?所有的孩子都会举手。有多少人会画画?仍然是所有的孩子都举了手。再问有多少孩子识字,有一些孩子会举手。然后走进十年级的教室,问16岁的孩子同样的问题:有多少人会唱歌?也许半空中会有一两只手。有多少会跳舞?有几个。有多少会画画?两三个。再问有多少人会识字,这下所有人举手了。 别误会:学习读书...
2014-08-21 09:06
▏原文片段 想象一下你走进幼儿园班,(征得老师的同意后)让会唱歌的6岁孩子举手,所有的孩子都会举手。有多少人会跳舞呢?所有的孩子都会举手。有多少人会画画?仍然是所有的孩子都举了手。再问有多少孩子识字,有一些孩子会举手。然后走进十年级的教室,问16岁的孩子同样的问题:有多少人会唱歌?也许半空中会有一两只手。有多少会跳舞?有几个。有多少会画画?两三个。再问有多少人会识字,这下所有人举手了。 别误会:学习读书识字毋庸置疑是应该的。但是,唱歌跳舞画画呢?我们相信我们曾经执导怎么去做这些事——事实上,孩提时的我们每天都快乐地做着这些事情——那么,为什么10年后,如此多的人却忘了我们曾经会做的事?我们天生就拥有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一些基本能力对于在商业世界里打拼的我们是极为有用的。由于遗忘(或者说只是我们以为自己忘了),我们是不是把他们给丢了? ▏原文概述 我们不应该忘了自己孩提时的兴趣爱好,不能让学习侵占了我们喜爱它们的权利,兴趣对一个人很重要,拾起它们吧! ▏联系经验 这也是我最近三个月才感悟到的,的确,兴趣很重要。我们很多人,在学校,天天忙着学习,除了学习啥都不会:我们很多人,在公司,天天加班工作,除了工作啥都不会。很多剩男剩女抱怨:「自己接触异性的机会太少了,我也没办法!」废话,你拿什么来跟别人接触,你有什么值得别人花时间来接触你的?你的容貌还是你的才能?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要有除学习工作以外的兴趣,找到自己兴趣的圈子,并把这项兴趣发展好,成为自己的一项基本技能。你将获得更多快乐,而且会认识到很多朋友,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跟自己有什么差距。 你可以默默地问自己一句:如果我不做现在的工作,我还能做什么? ▏拆为己用 我在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PPT设计,读书,运动,微信微博运营(应该很少有人知道我在做这个),旅游,喝咖啡,打羽毛球,学英语。 说的更量化一点:第一,PPT设计,现在是两个星期发布一个作品,以前是一个星期一个作品,不过现在我想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读书,另外自己也在帮别人做PPT,所以有点忙;第二,读书,我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醒悟并且开始读书的,目前为止已经读了25本多了,到今年年底还有25本书的计划,到时会把书单和大家共享;第三,运动,哎呀,这个是觉得身体实在吃不消了,而且受到”改变自己”微信的影响,所以行动起来了,计划是一个星期跑1—2次;第四,旅游,我打算走过100个城市,并且要求自己至少在那个地方呆上3小时,才算来过,目前没有具体实施计划,可以算是我的一个梦想了;第五,羽毛球,自从年前受伤后,再也没拿起羽毛球拍了,一年来,我一直在配合治疗,到目前为止,好的差不多了,我决定重新拾起羽毛球,这个兴趣算是我在大学唯一一个保持了4年的兴趣爱好了,我正在寻找球友,一个星期打一次。 http://jianshu.io/p/15bf4595c681
回应 2014-08-21 09:06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ortfolio Hardcover (2008)8.2分 108人读过
-
中信出版社 (2012)7.3分 323人读过
-
暂时无货, 2天前曾上架
-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7.4分 115人读过
-
Portfolio (2009)暂无评分 1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想学好PPT的人可以看看的书 (秋叶)
- 咨询&思考&方法论 (rink)
- 心理学/市场营销/决策推理 (Divine)
- 网编,产品,运营,项目经理 (44)
- 思考的方法 (Jack)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餐巾纸的背面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hushlight 2014-07-09
我对商业计划没概念,但是感觉这本书倒果为因了。只有对深入理解有通盘考量前提下才有可能把项目简化到可以写在一张餐巾纸背面,而此书则是从餐巾纸开始倒推项目,有效性很可疑,但是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还有些启发性。
0 有用 巴赫前路迢迢 2011-09-19
六六法则确实可当作一种可视化设计的基础思路。
0 有用 青丝 2013-12-01
看看大家的笔记就行了。
3 有用 伊卡洛斯 2011-05-23
SQVID代表的五个问题:简单(Simple)还是精细、定性(Quality)还是定量、愿景(Vision)还是执行、个别(Individual)还是比较、变化(Delta)还是现状
0 有用 邻家水管工 2015-10-08
直接看图就行
0 有用 路易18 2021-01-06
95%都是废话,这本书不是在教我怎么解决问题,是在逼我有信息筛选能力😃
0 有用 树上闻风 2020-12-23
SQVID,六要素,四步骤,说了一本书。但方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0 有用 谁敲了我的龟壳 2020-12-06
很有趣的一本书,全文贯穿一个逻辑,非常简单的逻辑,很容易懂,但是要实操起来却不容易。我想了一下,如果我要写这个逻辑,估计写不出来……
0 有用 陈小二 2020-11-23
1.视觉化思考六要素(观察的六种方式):“谁/什么”(与事情、人、角色作用相关的挑战)“有多少”(涉及数量、计算等的挑战)“在什么时候”(关于计划与安排的挑战)“在哪里”(关于方向以及事情如何彼此配合的挑战)“怎么样”(关于事情怎样相互影响的挑战)“为什么”(关于展望全景的挑战)2. SQVID(创意为中心和受众为中心):简单与精细、定性与定量、愿景与执行、个别与比较、变化与现状。3.坐标轴的合并... 1.视觉化思考六要素(观察的六种方式):“谁/什么”(与事情、人、角色作用相关的挑战)“有多少”(涉及数量、计算等的挑战)“在什么时候”(关于计划与安排的挑战)“在哪里”(关于方向以及事情如何彼此配合的挑战)“怎么样”(关于事情怎样相互影响的挑战)“为什么”(关于展望全景的挑战)2. SQVID(创意为中心和受众为中心):简单与精细、定性与定量、愿景与执行、个别与比较、变化与现状。3.坐标轴的合并,特点与差异化概述。 (展开)
0 有用 瓦瓦 2020-11-01
挺有意思,可以勤练习,不必拘于画效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