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调研内容大幅缩水,浮于表面的归纳和判断,用故事体的叙事,小人物的奋斗去美化环境,造出向上的积极态势。读完就会发现,薄薄一本15万字,注入了不少陈旧的鸡汤文和企业发家史,那些曾经的案例能指导我们看待现在的市场和变化?给出观点的锐气不见了,更是继续探究的底气不见了,剩下勉为其难地书写。
越来越烂了,这样的市场环境,他确实在硬凑字数。
看几个主题就觉得很新颖,有种以前看CBN第一财经周刊杂志封面被主题吸引后购买的感觉。最后一天读完了6,感觉可以和1并列系列首位了,继续期待!
坚持每年一本的定期作业,期望从作者的思考和阅历中有所收获。 本书以“掼蛋”产生的故事引出不下牌桌的创新;光芒来自远方的山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能以一时的困境和可能的变数,而放弃长期主义;从拓荒时代到拾荒时代,需要重新审视“创新”、“机会”和“竞争”,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不休息、不迷路”,就能熬出来“伟大”;把握时代精神“陪你成长”,实现文化逆袭。 书中描述的商业案例不是用来直接借鉴的,更多的引发自己的思考,观察生活,在实践中开拓。
把变量当做对时代经济的记录,确实写了很多自己接触不到的事实,但最后一个跑越野还是水了一些,值得记录的经济内容太多了,都没。记住,以后只买二手。
当时代的车轮给与喘息,何老师每年一本的《变量》又恢复到之前我所期待的它该有的样子。书里不再有何式“小说”,也少了流水账式日记,甚至除了最后的戈壁赛那一章之外,何帆本人也藏了起来。书里聊了掼蛋、人工智能、创新、戏剧的复兴、短剧、中国公司出海、黑猴、老龄化……最深刻的体会是发展的路可能是曾国藩式样的——扎硬营,打呆仗。我们需要接受拼贴的创新,像极飞的无人机一样变得丑陋但实用,接地气;要把自身放到一个越野赛中,要不停歇,不休息,一直往前;要把个人的悲观更清晰的表达出来,有更多的扎实内容出来,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创作者。
何老师寄来变量7的时候,我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七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又仿佛还在昨天。书里很多内容以前都听何老师讲过,但是再看一遍感受还是不一样。何老师是一个乐观的人,也在允许范围内给了足够的暗示。最后跑戈19的内容很动人,把前面的东西串了起来,不犯错不休息不迷路,是很有帮助的提醒。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感觉就像那种趣味杂志,可当消遣,但读后感觉一点价值都没有。
变量7 只要还坐在牌桌上就能赢,只是这局还是下局。胜利自己固然关键,旁边的牌友更是重要。不放弃,多思考,少犯错。
无论大环境还是所处的局部情景,不管有多么不确定、多么难以捉摸,抛开这些宏观因素不谈,总会有很多具体的小事可做。 之前没有着重强调去做这些小事,而现在值得单独拿出来强调一定要去做,原因在于之前大环境比较确定时,可以像历史书上说的那样“直接赌国运”,也就是直接朝着大趋势、大方向去布局。 但现在没有了这种可以进行大方向布局和前置技术预埋的条件,之前看不上的“蚊子肉”、边角料就变得很有价值。 在这种时候,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完善这部分的操作,反而可能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起到保命符和奇兵的作用。
emmmm随便翻翻还可以
熬,不下牌桌。
经济下行的时代仿佛进入了历史垃圾时间:1.作者认为过去30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三大引擎已经不在,我们现在处于等待未来的黑暗期,作者相信新的技术革命(AI、电动汽车、新能源)还在路上,老龄化会带来商业机会,全球化还会回来。2.在这样一个经济周期,作者强调在存量市场中挖掘机会,增量是标准的,存量是非标的,在边缘中的细小创新是活下去的策略。3.从短剧的“爽”释放出的焦虑、猎奇展现出时代精神已经由“我要奋斗”转变为了“和世界和解”。4.企业出海的战略任务是按照资源禀赋的变化找到更合适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未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可能会减少,但是全球制造的中国浓度会提高。5.作者安慰大家,过去的成功是时代的机遇,现在的困顿很大程度也归结为生态系统的改变,重要的还是保存实力,不下牌桌。
开年读《变量》是每一年都会做的事情。第七年的陪伴,不下牌桌的实力和运气。
这是农历新年前读完最后一本书(应该是听完的),过去一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人春风得意有人一波三折有人守正待机,但是顽强向上的生存力量引导着人们不停尝试新的事物,这也许是未来人工智能尚无法代替的人类素质。
每年阅读《变量》都有收获,不过最后一张稍微有点拉胯。
每年年初读变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又回顾了一次2024
拖拖拉拉将近看了一个月。不能再这样了。
第7本的时候已经飘了 调研的内容再夯实扎实一点就好了 很多内容都太浮于表面了 也可能为了满足面对普罗大众的适读性吧
> 变量7
20 有用 大脸 2025-01-04 06:20:54 北京
调研内容大幅缩水,浮于表面的归纳和判断,用故事体的叙事,小人物的奋斗去美化环境,造出向上的积极态势。读完就会发现,薄薄一本15万字,注入了不少陈旧的鸡汤文和企业发家史,那些曾经的案例能指导我们看待现在的市场和变化?给出观点的锐气不见了,更是继续探究的底气不见了,剩下勉为其难地书写。
12 有用 寒西西の__呢喃 2025-01-12 23:01:42 山东
越来越烂了,这样的市场环境,他确实在硬凑字数。
6 有用 恺。 2024-12-31 17:00:28 上海
看几个主题就觉得很新颖,有种以前看CBN第一财经周刊杂志封面被主题吸引后购买的感觉。最后一天读完了6,感觉可以和1并列系列首位了,继续期待!
4 有用 Jocean 2025-01-09 23:05:45 河南
坚持每年一本的定期作业,期望从作者的思考和阅历中有所收获。 本书以“掼蛋”产生的故事引出不下牌桌的创新;光芒来自远方的山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能以一时的困境和可能的变数,而放弃长期主义;从拓荒时代到拾荒时代,需要重新审视“创新”、“机会”和“竞争”,在前进的道路上“不犯错、不休息、不迷路”,就能熬出来“伟大”;把握时代精神“陪你成长”,实现文化逆袭。 书中描述的商业案例不是用来直接借鉴的,更多的引发自己的思考,观察生活,在实践中开拓。
3 有用 更深的蓝 2025-01-05 21:05:27 山西
把变量当做对时代经济的记录,确实写了很多自己接触不到的事实,但最后一个跑越野还是水了一些,值得记录的经济内容太多了,都没。记住,以后只买二手。
1 有用 猴老板 2025-01-10 02:52:45 北京
当时代的车轮给与喘息,何老师每年一本的《变量》又恢复到之前我所期待的它该有的样子。书里不再有何式“小说”,也少了流水账式日记,甚至除了最后的戈壁赛那一章之外,何帆本人也藏了起来。书里聊了掼蛋、人工智能、创新、戏剧的复兴、短剧、中国公司出海、黑猴、老龄化……最深刻的体会是发展的路可能是曾国藩式样的——扎硬营,打呆仗。我们需要接受拼贴的创新,像极飞的无人机一样变得丑陋但实用,接地气;要把自身放到一个越野赛中,要不停歇,不休息,一直往前;要把个人的悲观更清晰的表达出来,有更多的扎实内容出来,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创作者。
1 有用 李二公子@心空万物,因果由然 2025-01-15 18:57:55 北京
何老师寄来变量7的时候,我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年。这七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但又仿佛还在昨天。书里很多内容以前都听何老师讲过,但是再看一遍感受还是不一样。何老师是一个乐观的人,也在允许范围内给了足够的暗示。最后跑戈19的内容很动人,把前面的东西串了起来,不犯错不休息不迷路,是很有帮助的提醒。
2 有用 heloo 2025-01-05 10:18:11 浙江
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1 有用 Q K Q 2025-01-27 10:33:12 浙江
感觉就像那种趣味杂志,可当消遣,但读后感觉一点价值都没有。
0 有用 晁冠群 2025-01-08 08:55:13 北京
变量7 只要还坐在牌桌上就能赢,只是这局还是下局。胜利自己固然关键,旁边的牌友更是重要。不放弃,多思考,少犯错。
0 有用 西门文具多 2025-01-06 15:13:50 广东
无论大环境还是所处的局部情景,不管有多么不确定、多么难以捉摸,抛开这些宏观因素不谈,总会有很多具体的小事可做。 之前没有着重强调去做这些小事,而现在值得单独拿出来强调一定要去做,原因在于之前大环境比较确定时,可以像历史书上说的那样“直接赌国运”,也就是直接朝着大趋势、大方向去布局。 但现在没有了这种可以进行大方向布局和前置技术预埋的条件,之前看不上的“蚊子肉”、边角料就变得很有价值。 在这种时候,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完善这部分的操作,反而可能在穿越周期的过程中,起到保命符和奇兵的作用。
0 有用 李北茄 2025-01-12 11:10:12 江苏
emmmm随便翻翻还可以
0 有用 佳山 2025-01-23 22:42:09 福建
熬,不下牌桌。
0 有用 喜怒无常小文渊 2025-01-26 09:50:13 四川
经济下行的时代仿佛进入了历史垃圾时间:1.作者认为过去30年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三大引擎已经不在,我们现在处于等待未来的黑暗期,作者相信新的技术革命(AI、电动汽车、新能源)还在路上,老龄化会带来商业机会,全球化还会回来。2.在这样一个经济周期,作者强调在存量市场中挖掘机会,增量是标准的,存量是非标的,在边缘中的细小创新是活下去的策略。3.从短剧的“爽”释放出的焦虑、猎奇展现出时代精神已经由“我要奋斗”转变为了“和世界和解”。4.企业出海的战略任务是按照资源禀赋的变化找到更合适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未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可能会减少,但是全球制造的中国浓度会提高。5.作者安慰大家,过去的成功是时代的机遇,现在的困顿很大程度也归结为生态系统的改变,重要的还是保存实力,不下牌桌。
0 有用 吉衡暄·Grace 2025-01-23 14:41:01 辽宁
开年读《变量》是每一年都会做的事情。第七年的陪伴,不下牌桌的实力和运气。
0 有用 拿破轮胎 2025-01-29 00:16:09 广东
这是农历新年前读完最后一本书(应该是听完的),过去一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有人春风得意有人一波三折有人守正待机,但是顽强向上的生存力量引导着人们不停尝试新的事物,这也许是未来人工智能尚无法代替的人类素质。
0 有用 慌心假日 2025-01-18 21:34:50 湖南
每年阅读《变量》都有收获,不过最后一张稍微有点拉胯。
0 有用 王海燕 2025-03-07 23:53:40 北京
每年年初读变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又回顾了一次2024
0 有用 豆友FtmOFKFCl4 2025-05-02 00:56:24 北京
拖拖拉拉将近看了一个月。不能再这样了。
1 有用 麦芽雪冷萃 2025-02-01 17:13:40 北京
第7本的时候已经飘了 调研的内容再夯实扎实一点就好了 很多内容都太浮于表面了 也可能为了满足面对普罗大众的适读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