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用一天的时间沉浸式的读完了,说实话,只能说罗振宇太会营销了,这里边的内容其实就是49个人的49篇公众号文章,结果居然这本书卖160块钱,我也真是呵呵了,有几个人写的还不错,但是大部分的文章内容都很简单,汇聚成这样一本书觉得不太值得。被罗胖说的这么对未来的预测来自未来的好消息,太善于营销了,如果还没有花钱的就不要去买了。我的也是同事买回来我拿来读的。
不乏有用的东西 但读着感觉很像高中时期看的青年文摘
z站上已经有了,大概看了几篇,太过乐观和“正能量”,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曲折性。当然我希望我的看法是错的,或许可以等几十年后再来看看,这本书里面成功预测了多少。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无聊、恐惧,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对抗无聊、恐惧,而无聊、恐惧之下滋生的负面情绪往往挺要命的,如果能让更多正能量,填满内心。 那么这些学者们预测的未来现象未必就不能实现了。负面情绪横行的时候,正能量更显得重要了。
《预 测之书》让我们认识到,未来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也蕴含着无数的机遇。在2025的开年里,不妨看一看未来之书,不论任何领域,总能找到你感兴趣的那一个。
未来会怎样?你想知道吗?未来我们要怎么面对生活面对高科技,关于未来的每一种疑问,书中都有大胆的预测,详尽的介绍。
窃以为非常好的一本书,汇聚各行各业对未来的思考,从哲学家给你的降维打击到从业者的细致思考,有太多受益匪浅的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况且是49位。就算全是公众号文章(其实是约稿),有人帮你把他们汇聚起来成册,不也是极好的事情么。
每人一段话,就能写一本书?
在当下,这本书带来的正能量不可忽视。
找一帮人搞了个大杂烩。预测了个寂寞,没看出来预测了啥。名人的预测不见得都是对的,不见得都有价值。看的堵心。
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未来在变好,不确定性产生了恐惧,恐惧被无限放大,当下最应该做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沉淀自己,平稳度过康波周期的最后阶段,为未来的机会最好准备。
哪怕有一句话对你有启发,也是很值得的事情,人类对于未来就是喜欢预测,这种行为也算是在对抗不确定性的解决之道吧。
49篇预测文章合集,与“制造焦虑”不同,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更多是“希望”。比如,AI无法取代人的四种能力是什么、如何做才能穿过下一个周期……都是大佬写的,值得一看。
50个人水平不一,用心也不一,偶尔能见闪光点吧
《预测之书》 来自未来的好消息:汇聚了49个不同行业、不同学者专家的视角。 每个观点看似零散,只要用心把它们串联起来,未来的这张网便越发清晰!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也带来不少启发。一个人的乐观难以对抗生活与工作的泥潭,但一群人的乐观会是一个人深陷泥潭时的救命稻草。 预测① AI不仅会成为超级个体,还会成为超级管理者。 预测② AI会改变科学研究范式。 预测③ 机器人与AI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制造的趋势。 预测④ 硬科技与大变革:未来的两大关键词。 预测⑤ AI加速融入物理世界,这是属于每个人的机会。 AI对于未来生活和工作将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至于怎么改变,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入局去创造才是抵达的最佳手段。而这也可能是我们重新回到起跑线,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点。 ----- 预测
一本在经济衰退、价值混乱、前景不明时期属于理性乐观派的书,“谁率先走出保守主义,谁更可能获益”
只有少数几位是按罗老师给的题目写的,多数是公众号风格的东拉西扯、文不对题、心灵鸡汤,甚至自吹自擂的广告……
“所有来自未来的好消息,都是我们今天努力的模样。”想来2024年,不过如此,2025年还会更差吗?!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抓住当下,找自己、做自己,不再回首时追悔莫及就好。
这是一本几十个学者对未来社会: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领域的预测之书。 他不说详细讲一个领域,也不是框架式讲某一学科的书籍,更多的是分享了对未来一些趋势的看法。读本书,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因此很喜欢,推荐给希望看看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的小伙伴。
大牛们关于未来的思考和预测,非常适合开年来读。得到出品,收获当然大。
> 预测之书
49 有用 快乐如风 2025-01-04 18:28:54 陕西
用一天的时间沉浸式的读完了,说实话,只能说罗振宇太会营销了,这里边的内容其实就是49个人的49篇公众号文章,结果居然这本书卖160块钱,我也真是呵呵了,有几个人写的还不错,但是大部分的文章内容都很简单,汇聚成这样一本书觉得不太值得。被罗胖说的这么对未来的预测来自未来的好消息,太善于营销了,如果还没有花钱的就不要去买了。我的也是同事买回来我拿来读的。
22 有用 ...... 2025-01-03 10:50:58 河南
不乏有用的东西 但读着感觉很像高中时期看的青年文摘
15 有用 momo 2025-01-05 18:20:44 北京
z站上已经有了,大概看了几篇,太过乐观和“正能量”,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曲折性。当然我希望我的看法是错的,或许可以等几十年后再来看看,这本书里面成功预测了多少。
45 有用 南国烟雨 2025-01-14 08:46:33 湖南
比贫穷更可怕的是无聊、恐惧,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对抗无聊、恐惧,而无聊、恐惧之下滋生的负面情绪往往挺要命的,如果能让更多正能量,填满内心。 那么这些学者们预测的未来现象未必就不能实现了。负面情绪横行的时候,正能量更显得重要了。
38 有用 林夕 2025-01-14 15:09:56 山西
《预 测之书》让我们认识到,未来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也蕴含着无数的机遇。在2025的开年里,不妨看一看未来之书,不论任何领域,总能找到你感兴趣的那一个。
35 有用 一静读行 2025-01-16 10:03:15 云南
未来会怎样?你想知道吗?未来我们要怎么面对生活面对高科技,关于未来的每一种疑问,书中都有大胆的预测,详尽的介绍。
6 有用 抓子 2025-01-07 22:16:02 云南
窃以为非常好的一本书,汇聚各行各业对未来的思考,从哲学家给你的降维打击到从业者的细致思考,有太多受益匪浅的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况且是49位。就算全是公众号文章(其实是约稿),有人帮你把他们汇聚起来成册,不也是极好的事情么。
4 有用 ENG.U 2025-01-04 18:02:37 广东
每人一段话,就能写一本书?
5 有用 一万的碎碎念 2025-01-13 18:17:34 江苏
在当下,这本书带来的正能量不可忽视。
2 有用 土赤耳申 2025-01-12 13:08:18 天津
找一帮人搞了个大杂烩。预测了个寂寞,没看出来预测了啥。名人的预测不见得都是对的,不见得都有价值。看的堵心。
2 有用 含章可贞 2025-01-07 20:44:13 陕西
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未来在变好,不确定性产生了恐惧,恐惧被无限放大,当下最应该做的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沉淀自己,平稳度过康波周期的最后阶段,为未来的机会最好准备。
2 有用 吉衡暄·Grace 2025-01-08 16:30:51 辽宁
哪怕有一句话对你有启发,也是很值得的事情,人类对于未来就是喜欢预测,这种行为也算是在对抗不确定性的解决之道吧。
34 有用 十夕爱读书 2025-01-16 10:06:29 北京
49篇预测文章合集,与“制造焦虑”不同,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更多是“希望”。比如,AI无法取代人的四种能力是什么、如何做才能穿过下一个周期……都是大佬写的,值得一看。
3 有用 月蚀之影 2025-01-06 17:37:40 广东
50个人水平不一,用心也不一,偶尔能见闪光点吧
1 有用 modongdong 2025-01-06 10:47:26 美国
《预测之书》 来自未来的好消息:汇聚了49个不同行业、不同学者专家的视角。 每个观点看似零散,只要用心把它们串联起来,未来的这张网便越发清晰!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也带来不少启发。一个人的乐观难以对抗生活与工作的泥潭,但一群人的乐观会是一个人深陷泥潭时的救命稻草。 预测① AI不仅会成为超级个体,还会成为超级管理者。 预测② AI会改变科学研究范式。 预测③ 机器人与AI的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制造的趋势。 预测④ 硬科技与大变革:未来的两大关键词。 预测⑤ AI加速融入物理世界,这是属于每个人的机会。 AI对于未来生活和工作将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至于怎么改变,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入局去创造才是抵达的最佳手段。而这也可能是我们重新回到起跑线,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点。 ----- 预测
1 有用 yi曦 2025-01-07 01:04:29 上海
一本在经济衰退、价值混乱、前景不明时期属于理性乐观派的书,“谁率先走出保守主义,谁更可能获益”
1 有用 井中月 2025-02-17 18:05:24 上海
只有少数几位是按罗老师给的题目写的,多数是公众号风格的东拉西扯、文不对题、心灵鸡汤,甚至自吹自擂的广告……
1 有用 巴扎嘿 2025-01-08 11:38:42 北京
“所有来自未来的好消息,都是我们今天努力的模样。”想来2024年,不过如此,2025年还会更差吗?!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抓住当下,找自己、做自己,不再回首时追悔莫及就好。
1 有用 悠悠酱 2025-01-08 22:42:30 四川
这是一本几十个学者对未来社会: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领域的预测之书。 他不说详细讲一个领域,也不是框架式讲某一学科的书籍,更多的是分享了对未来一些趋势的看法。读本书,我得到了一些启发,因此很喜欢,推荐给希望看看未来发展的一些观点的小伙伴。
1 有用 Edison 2025-01-12 11:55:12 浙江
大牛们关于未来的思考和预测,非常适合开年来读。得到出品,收获当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