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从杂草生存策略的角度,探讨多样性、平均值以及如何成为独一无二或者变得平庸
可以说我被鼓励到了吗 还学习到了不少生物知识 既科普又励志
遗传多样性和自我有点意思,植物学和鸡汤都有点…举例有点幼稚emmmm比较适合小学生写作文看
道理都懂
庄子
很有意思的一本植物与心理科普书,也是一本励志书,不仅仅适合作者的目标群体青年人,也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来读,小朋友也很合适呢!最喜欢的是其中对于生态位的介绍,先是介绍我们普遍的认知,再介绍杂草作为植物界一部分的视角的生态位,再讲人在社会中的生态位该如何看待。很多概念都是和人生紧密结合的,所以读起来就会特别的感同身受,印象深刻。虽然有些地方比较啰嗦和唠叨,就像日本中年男人的喃喃自语,但读起来也是很亲切有趣。
一本小小的书,书中的观点也很浅显,但是读完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类似于“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活出自我”这种普世价值我们都知道,但很多时候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本书作者从植物以及生物的角度出发,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本书适合全年龄段的人阅读,特别推荐给学生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希望家长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多发现孩子身上具有的闪光点和孩子的独特价值,而非过于看重分数,并以分数评价孩子。
在追求标准化的环境里维持个性吧。
前几天和中学老师分享生物多样性教学,聊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说那是不可用的,哲学层面的,存在的价值。其实如果早点看完这本小书,那我也不废什么口舌,请大家移步这里就好。本书虽然围绕杂草展开,但更直观的诠释了多样的意义。生存的成败不只取决于更快更高更强,胜利或者说第一或者是实现价值的维度很多,被踩踏了不是非要站起来,可以躺平蔓延扎根开花结果……这本书特别适合中二期和如今的我哇。
很小的一本书,植物学家的心灵鸡汤。
絮絮叨叨的真挺好。要把努力,放在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出成绩的地方。寻找一个适合的生态位,占住这个生态位。如果不能向上生长,先默默扎根也是很好的。
之前看了几本“轻读”引进的稻垣荣洋写的一些植物和昆虫小书,看到湛庐也出了一本,感觉出版行业好像也是有一些潮流和方向的,口袋本、自然写作越来越在今年的书店货柜上受到欢迎。植物从大树和灌木的形态进化成了杂草的样子,让我们很难理解。高大的树木威风凛凛,能获得森林中最多的阳光,能扎最深的根系,抗住风吹雨打,甚至穿越千百年来到我们面前。而只能活几个月的杂草虽然让园丁有些烦躁,但却顽强的用更快速高效的迭代方式更好的适应了现在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现代社会和我们的大脑偏好使用单一的标尺来衡量成败。在这样的标尺上,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是失败的。然而,就像自然界的多样性一样,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标尺的种类、范围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不必再继续失败的活着,而是努力活好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
植物生态学家的鸡汤之书。
身处标准化的社会制度下,需要保持“杂草性”。
在读书迷茫的途中读到的一本小书。现在这个社会都在叫嚣着个性,究竟什么是个性呢?个性不是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特立独行并不代表个性
小鸡汤,营养成分一般,但蛮好喝的😁
活着,自信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的语境中中思考人类和自我果然更舒适
有些话来来回回说,但够积极,有点治愈。很薄一本书,很易读,推荐。
1. 怪不得之前在北爱过圣帕特里克节的时候搜了一下发现美国也有很多人过这个节日,当时只知道以前很多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但是更多的具体原因就不知道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起源就是失去个性的马铃薯。高产土豆生病了,吃不到土豆的爱尔兰人只能大量移民去美国。 2. 越是强调多样性,说明这个问题在遗忘被忽视得越严重 3.杂乱无序不会困扰到杂草,困扰的只是想管理它们的人类
> 杂草从不按图鉴长
0 有用 ___的云中鸟 2025-04-27 21:47:51 北京
从杂草生存策略的角度,探讨多样性、平均值以及如何成为独一无二或者变得平庸
0 有用 挪威甘菊 2025-04-11 16:29:06 江苏
可以说我被鼓励到了吗 还学习到了不少生物知识 既科普又励志
0 有用 Corantiaddicn 2025-05-13 21:48:10 北京
遗传多样性和自我有点意思,植物学和鸡汤都有点…举例有点幼稚emmmm比较适合小学生写作文看
0 有用 羽鸿 2025-02-16 15:13:59 广东
道理都懂
0 有用 三餐一宿 2025-03-04 09:47:06 四川
庄子
0 有用 郭郭的蝈蝈的锅 2025-03-05 22:48:51 北京
很有意思的一本植物与心理科普书,也是一本励志书,不仅仅适合作者的目标群体青年人,也适合所有年龄层的人来读,小朋友也很合适呢!最喜欢的是其中对于生态位的介绍,先是介绍我们普遍的认知,再介绍杂草作为植物界一部分的视角的生态位,再讲人在社会中的生态位该如何看待。很多概念都是和人生紧密结合的,所以读起来就会特别的感同身受,印象深刻。虽然有些地方比较啰嗦和唠叨,就像日本中年男人的喃喃自语,但读起来也是很亲切有趣。
0 有用 xingkong_dahai 2025-05-07 14:35:27 陕西
一本小小的书,书中的观点也很浅显,但是读完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类似于“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活出自我”这种普世价值我们都知道,但很多时候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本书作者从植物以及生物的角度出发,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本书适合全年龄段的人阅读,特别推荐给学生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希望家长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多发现孩子身上具有的闪光点和孩子的独特价值,而非过于看重分数,并以分数评价孩子。
0 有用 don't panic 2025-04-27 10:20:53 上海
在追求标准化的环境里维持个性吧。
0 有用 绿音儿&外星兔 2025-03-10 17:04:36 北京
前几天和中学老师分享生物多样性教学,聊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价值,说那是不可用的,哲学层面的,存在的价值。其实如果早点看完这本小书,那我也不废什么口舌,请大家移步这里就好。本书虽然围绕杂草展开,但更直观的诠释了多样的意义。生存的成败不只取决于更快更高更强,胜利或者说第一或者是实现价值的维度很多,被踩踏了不是非要站起来,可以躺平蔓延扎根开花结果……这本书特别适合中二期和如今的我哇。
0 有用 沈小绾 2025-03-26 08:31:15 北京
很小的一本书,植物学家的心灵鸡汤。
0 有用 柒 2025-04-24 11:56:09 北京
絮絮叨叨的真挺好。要把努力,放在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出成绩的地方。寻找一个适合的生态位,占住这个生态位。如果不能向上生长,先默默扎根也是很好的。
0 有用 麦兜小胖 2025-05-12 14:37:22 北京
之前看了几本“轻读”引进的稻垣荣洋写的一些植物和昆虫小书,看到湛庐也出了一本,感觉出版行业好像也是有一些潮流和方向的,口袋本、自然写作越来越在今年的书店货柜上受到欢迎。植物从大树和灌木的形态进化成了杂草的样子,让我们很难理解。高大的树木威风凛凛,能获得森林中最多的阳光,能扎最深的根系,抗住风吹雨打,甚至穿越千百年来到我们面前。而只能活几个月的杂草虽然让园丁有些烦躁,但却顽强的用更快速高效的迭代方式更好的适应了现在的环境。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现代社会和我们的大脑偏好使用单一的标尺来衡量成败。在这样的标尺上,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是失败的。然而,就像自然界的多样性一样,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当标尺的种类、范围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不必再继续失败的活着,而是努力活好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
0 有用 a 2025-05-14 17:13:19 浙江
植物生态学家的鸡汤之书。
0 有用 Ccsan十三 2025-05-05 19:41:34 广东
身处标准化的社会制度下,需要保持“杂草性”。
0 有用 二宫佳 2025-03-15 15:17:49 吉林
在读书迷茫的途中读到的一本小书。现在这个社会都在叫嚣着个性,究竟什么是个性呢?个性不是创造出来的,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特立独行并不代表个性
0 有用 影中赢 2025-04-30 19:07:21 广东
小鸡汤,营养成分一般,但蛮好喝的😁
0 有用 读书人董大 2025-01-31 11:48:50 广东
活着,自信
0 有用 梅林厂长 2025-03-20 21:14:04 广东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的语境中中思考人类和自我果然更舒适
0 有用 栖迟 2025-03-17 17:41:53 北京
有些话来来回回说,但够积极,有点治愈。很薄一本书,很易读,推荐。
0 有用 豆友208778720 2025-03-09 15:05:52 广东
1. 怪不得之前在北爱过圣帕特里克节的时候搜了一下发现美国也有很多人过这个节日,当时只知道以前很多爱尔兰人移民到美国,但是更多的具体原因就不知道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原来起源就是失去个性的马铃薯。高产土豆生病了,吃不到土豆的爱尔兰人只能大量移民去美国。 2. 越是强调多样性,说明这个问题在遗忘被忽视得越严重 3.杂乱无序不会困扰到杂草,困扰的只是想管理它们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