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作者三书的个性化采风手记、读诗随笔,她历时一年,重访了2500年前《诗经》先民生活的故地:周朝古都、黄河流域、渭河平原、汉水……行走山川,与村民闲谈,探寻《诗经》与现代生活跨越千年的奇妙共鸣,再现《诗经》先民在古老大地的诗意栖居,由此开启我们跟随《诗经》的灵魂漫游之旅。
作者简介 · · · · · ·
三书,文学博士,《新京报·书评周刊》专栏作家,已出版读诗随笔《春山多胜事》《细雨湿流光》,亦创作儿童绘本、翻译诗集等。曾任高校教师,近年云游四海,自由写作。
目录 · · · · · ·
一
饮食男女001
————————————————————
最美的相思
寻找一个不存在的恋人 003
漫长的等待
等一个人,你会等多久? 013
东门
一段罗曼史 023
《诗经》中的约会
我喜欢你等待我的样子 033
————————————————————
嫁女娶妇
人世之事,悲喜交集 043
弃妇的哀歌
轮回了两千年的故事 051
朝生暮死
华丽而悲壮的生死接力061
何草不黄
战争与荒年069
彼美人兮
美不等于颜值 077
隐者之歌
简单生活,就是世界上不必有我 087
黎明
好多年没听过鸡鸣 097
两首悼亡诗
这是你的身体,你不在这里 109
蒲与荷
你从所有事物中浮现 119
落叶或蝴蝶
哪一个我该仿效?在我的舞蹈 129
无羊
夏天过去了,这一天也将过去 139
河畔的情歌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49
————————————————————
女子有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9
端午归宁
回娘家的心情,就像初夏暖风 169
出其北门
北,一个寒冷的方向 179
猫头鹰之歌
周公的功业与寂寞 189
谗言可畏
营营青蝇,害人实多 199
给母亲的诗
母亲走后,大地失去了更远的地方 209
客至
菜蔬野味,亦是待客之礼 219
二
山河大地 229
————————————————————
南召
桃之夭夭 231
江陵
疾风甚雨,过司马村 243
洛阳
万户千门,皆在春风春日里 253
咸阳
我喜欢坐在老家的平房上 263
眉县
太白山下雨初晴 275
彬州
古塬的质朴与农桑 285
运城
河东盐池与黄河古渡295
闻喜
老屋、新村与叫卖声中的街景 305
中牟
泥土仍是亲人的气息 313
郑州
花园路、里巷与法桐树的午后 321
新郑
拆迁区的牧羊人 329
南阳
十二里河,失踪的风景 337
汉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古今 345
后记
因为风还在这里吹 352
· · · · · · (收起)
饮食男女001
————————————————————
最美的相思
寻找一个不存在的恋人 003
漫长的等待
等一个人,你会等多久? 013
东门
一段罗曼史 023
《诗经》中的约会
我喜欢你等待我的样子 033
————————————————————
嫁女娶妇
人世之事,悲喜交集 043
弃妇的哀歌
轮回了两千年的故事 051
朝生暮死
华丽而悲壮的生死接力061
何草不黄
战争与荒年069
彼美人兮
美不等于颜值 077
隐者之歌
简单生活,就是世界上不必有我 087
黎明
好多年没听过鸡鸣 097
两首悼亡诗
这是你的身体,你不在这里 109
蒲与荷
你从所有事物中浮现 119
落叶或蝴蝶
哪一个我该仿效?在我的舞蹈 129
无羊
夏天过去了,这一天也将过去 139
河畔的情歌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49
————————————————————
女子有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9
端午归宁
回娘家的心情,就像初夏暖风 169
出其北门
北,一个寒冷的方向 179
猫头鹰之歌
周公的功业与寂寞 189
谗言可畏
营营青蝇,害人实多 199
给母亲的诗
母亲走后,大地失去了更远的地方 209
客至
菜蔬野味,亦是待客之礼 219
二
山河大地 229
————————————————————
南召
桃之夭夭 231
江陵
疾风甚雨,过司马村 243
洛阳
万户千门,皆在春风春日里 253
咸阳
我喜欢坐在老家的平房上 263
眉县
太白山下雨初晴 275
彬州
古塬的质朴与农桑 285
运城
河东盐池与黄河古渡295
闻喜
老屋、新村与叫卖声中的街景 305
中牟
泥土仍是亲人的气息 313
郑州
花园路、里巷与法桐树的午后 321
新郑
拆迁区的牧羊人 329
南阳
十二里河,失踪的风景 337
汉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古今 345
后记
因为风还在这里吹 352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读诗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自由联想,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诗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画面,诗的声调或节奏,唤起你直觉中的某种感受,那便是你进入这首诗的钥匙。 其实你进入的不是这首诗,而是通过诗触发某段被遗忘的深层记忆,可能来自你的某一世,也可能是人类的集体潜意识。总之,它不需要合理,也无关世俗的意义,它来自你最本真的自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你从所有事物中浮现 119 -
人生苦短,应当及时行乐,正如此诗所说: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这两句貌似洒脱,实则悲壮,无可奈何之语。道理是这样的,无论是否快乐,岁月都会流逝,那么为何要不快乐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夏天过去了,这一天也将过去 139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既见君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既见君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既见君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鉴书团】《既见君子》书评
读诗,采风,写手札,简介里说此书“个性化”诚不我欺,因为这些事都是私人的,与写作者强关联的。本书第一部分叫做“饮食男女”,很入世的名字,但内容却多是引经据典纯论诗;第二部分叫做“山河大地”,空泛玄虚了些,但写的又是眼见的人间生活。也许我妄加揣测了,但在读的...
(展开)

在今天,重新进入《诗经》世界是可能的吗?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要如何再去阅读、体味诗词,确实是自己常常在想的问题。除了小时候在学校时为了应付考试苦哈哈地死记硬背过一些,似乎就再也没有更多、更深的接触了。到今天,不但没有吟诵诗词音韵的能力,连感知文辞之美、体认人之哀乐的能力都堪忧。所以看到《既见君子》...
(展开)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鉴书团书目 (扛瓶金大汉)
- 想读2025 (七月空景)
- 书单|有鹿 (有鹿way)
- 春秋战国 (青柠)
- 书单|闲着没事读读书(六) (鹿小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既见君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微青Pro 2025-03-04 23:04:17 广东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写下她读诗经的不同理解的随笔,并记录下她历时一年探访游历诗经时代先民们生活过的故地风貌,与当地的人们交友往来,写下穿越诗歌的种种遐思。
0 有用 啾 2025-03-08 16:54:22 江苏
这本书实则是作者对《诗经》的独到见解。阅读时,宛如在复习:先了解《诗经》的常规注释,再结合自身经历引发思考,随后与他人分享各异的观点。书名《既见君子》饶有趣味,若能产生共鸣,彼此便是知己;即便见解不同,也能拓宽思维 。
0 有用 天上星 2025-03-07 18:58:28 辽宁
春天正是读书天。 每一篇文字都短小明快清新动人,跟着作者一点一点的一窥上古先民的生活,与千年之前的人共鸣,重回诗经的原野。 最让我感触的是爱情与婚姻,古今之情,并无什么不同。 爱情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文字写不尽在爱情里的辗转反侧与悲欢喜乐。 而在婚姻中呢,会遇到什么呢会遇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琴瑟在御,莫... 春天正是读书天。 每一篇文字都短小明快清新动人,跟着作者一点一点的一窥上古先民的生活,与千年之前的人共鸣,重回诗经的原野。 最让我感触的是爱情与婚姻,古今之情,并无什么不同。 爱情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文字写不尽在爱情里的辗转反侧与悲欢喜乐。 而在婚姻中呢,会遇到什么呢会遇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安然,可也会遇见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还能相信吗,相信真心,可真心瞬息万变,相信誓言,可誓言有口无心。 后面,又写在各地采风的日常,今日之地与千年之前,早已沧海桑田,然而与今日之人却与千年之前的人们拥有同样的感情。 (展开)
0 有用 Eva~王 2025-03-07 11:24:25 广西
《既见君子》 一直想好好读一读《诗经》,但是一直有各种理由没有耐心读下去。刚好这次借由这本书好好感受一下《诗经》中的美好。 《诗》的魅力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酣畅淋漓。本书用的是一首诗一篇作者理解的形式组成的,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阅读理解形式,没想到通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的一些描写我看入迷了,看到作者对“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理解,我看哭了,得到了共情,也不知道未婚未育的我共情什么…… 很多时候... 《既见君子》 一直想好好读一读《诗经》,但是一直有各种理由没有耐心读下去。刚好这次借由这本书好好感受一下《诗经》中的美好。 《诗》的魅力就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酣畅淋漓。本书用的是一首诗一篇作者理解的形式组成的,原本以为这本书会是阅读理解形式,没想到通过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的一些描写我看入迷了,看到作者对“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的理解,我看哭了,得到了共情,也不知道未婚未育的我共情什么…… 很多时候读《诗经》,读完无法准确的描述出我内心的感受,可能就是输出少导致的后果。不过依赖作者他的角度描述出的感受,很多时候可以得到共鸣,也很激动:对!就是这个感觉!很适合我这种不知道怎么去表达的人来阅读,并且尝试表达内心的感受。 很喜欢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那种安宁的感觉,如果想试图找到内心的安宁,强烈推荐! (展开)
0 有用 生生爱生活 2025-03-07 16:55:03 北京
作者语言灵动,不是枯燥的逐字逐句解释诗经文本,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对诗经的理解、感想,是一本很好的了解诗经知识,体会诗经美感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