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Sarah, Susanne et l’écrivain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Sarah, Susanne et l’écrivain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phiphi 2025-05-06 00:59:19 法国
一位心灰意冷的女子萨拉,向仰慕的作家莱因哈诉衷肠,只盼这场悲剧能为他人带来启迪。作家接待了她,并向她展示由此改编的小说,书中萨拉化名苏珊。莱因哈特将作家的声音、旁白与萨拉的独白交织,采用前所未有的结构,通过「事实、解读、重构与相互渗透」四个阶段,展开这场濒临破碎的婚姻。悬念的拉伸、转折的突袭,最终令读者陷入一场华丽的眩晕。身为建筑师兼艺术家的萨拉,察觉婚姻正滑向暗礁,经友人建议离家暂避,原以为此举... 一位心灰意冷的女子萨拉,向仰慕的作家莱因哈诉衷肠,只盼这场悲剧能为他人带来启迪。作家接待了她,并向她展示由此改编的小说,书中萨拉化名苏珊。莱因哈特将作家的声音、旁白与萨拉的独白交织,采用前所未有的结构,通过「事实、解读、重构与相互渗透」四个阶段,展开这场濒临破碎的婚姻。悬念的拉伸、转折的突袭,最终令读者陷入一场华丽的眩晕。身为建筑师兼艺术家的萨拉,察觉婚姻正滑向暗礁,经友人建议离家暂避,原以为此举是自救良方,未料却堕入地狱。她一面痴迷一幅暗藏自身命运的画作;一面被事件洪流裹挟,沦为自身幸福废墟的旁观者。萨拉/苏珊向我们剖白“窥视癖”,而作家则对她的悲剧不断进行重构,使之获得最大的情感共鸣。书中,一切皆为伏笔,万物环环相扣;而对创作机制本身的大胆展露,非但未削弱叙事,反令其倍加摄人心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