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全书围绕英、美、苏联的间谍往来,主要是“剑桥五人组”等历史事件,结合相关人物作品、档案、调查等,描述了二战及之后的冷战时期,这三方的间谍和反间谍交锋全过程。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作者选择了大量英美苏政府的公开档案、公开的采访资料、文献记录,以及当事人自述等,回顾了当年轰动一时且影响至今的几件间谍疑案,这些事件互相缠绕纠葛,影响深远且重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冷战期间的波谪云诡和危机重重。全书只涉及英美苏的已公开的真实案件,不夸大,不扭曲,不妄测,力求呈现那一段真实的历史。
敌友难辨的创作者
· · · · · ·
-
沙青青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沙青青,历史研究者,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曾在上海图书馆服务多年,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
长期关注冷战史与东亚近现代史,学术成果见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权威刊物。
著有《暴走军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昭和风,平成雨:当代日本的过去与现在》等,另有译著多种。
播客节目《东亚观察局》《边角聊》的主播以及《忽左忽右》的常驻嘉宾。
目录 · · · · · ·
目录
一、长日将尽
1. 失控的畅销书
2. 小说照进现实
3. 代号“埃利”
二、“古琴科事件”
4. 不速之客
5. 英国人的算计
6. 敌人的构建
三、“剑桥五人组”
7. 祸不单行
8. 环环相扣
9. “我们的人”
四、柏林隧道与古巴导弹
10. 柏林的地下
11. 古巴导弹危机的幕后
12. 叛徒们的游戏
五、1983:最危险的一年?
13. 被击落的客机
14. “瑞安行动”
15. “优秀射手83”军事演习
五、究竟是谁
16. 官僚们的辩护
17. 旧账与新账
18. 冷战余音
人物事件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一、长日将尽
1. 失控的畅销书
2. 小说照进现实
3. 代号“埃利”
二、“古琴科事件”
4. 不速之客
5. 英国人的算计
6. 敌人的构建
三、“剑桥五人组”
7. 祸不单行
8. 环环相扣
9. “我们的人”
四、柏林隧道与古巴导弹
10. 柏林的地下
11. 古巴导弹危机的幕后
12. 叛徒们的游戏
五、1983:最危险的一年?
13. 被击落的客机
14. “瑞安行动”
15. “优秀射手83”军事演习
五、究竟是谁
16. 官僚们的辩护
17. 旧账与新账
18. 冷战余音
人物事件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野火系列(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全球史的九炷香》《失败》《巴比伦怪物》《穿越百年中东》《崖山》
等
。
喜欢读"敌友难辨"的人也喜欢 · · · · · ·
敌友难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宏大命运、人性幽微、官僚系统、敌我难辨
【16】沙青青《敌友难辨:冷战谍海逸史》。 间谍叙事之所以迷人,是宏大历史背景下,极具特色的人性幽微交织碰撞,总会在历史的秘密之处,出现非常迷人的命运故事。 间谍故事,既可以构建最完美的信仰神话,“黑暗中心向阳光”,甚至为炫目的革命和战争提供某种“天命所归”的...
(展开)

深藏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
有这么几本书,可以对照着看。《苏联情报机关在中国》(20年代、30年代),《维诺那计划》,这本《敌友难辨》,甚至还有《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等等。 这是因为我最感兴趣的一点,是 《敌友难辨》 的主角,其生涯最关键的一段时间,竟然是1928年至1936年在中国任职于英...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特务 (romeobleu)
- lib (mibo lost)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5 (普照)
- 待读 (书童·小)
- 书账 (宋十月)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1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敌友难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影子淡漠如旧 2025-04-27 00:19:48 内蒙古
非常精彩的讲述,也很动人,埃利是否真的如古琴科所说深深的扎根在英国情报部门的核心地带,霍利斯是否是埃利,库琴斯基是否真的得到了一双大手的保护,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令人感慨的是充当着帝国衰落缓冲剂的大英情报部门犯过如此多迂腐且平凡的错误,含着金钥匙长大却为了理想而投共的剑桥五杰,一个单纯为了远方的乌托邦的理想而冒险的梅丽塔与乔治布莱克,梅丽塔与库琴斯基的友谊,苏联与美国互相对彼此军事的误判... 非常精彩的讲述,也很动人,埃利是否真的如古琴科所说深深的扎根在英国情报部门的核心地带,霍利斯是否是埃利,库琴斯基是否真的得到了一双大手的保护,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令人感慨的是充当着帝国衰落缓冲剂的大英情报部门犯过如此多迂腐且平凡的错误,含着金钥匙长大却为了理想而投共的剑桥五杰,一个单纯为了远方的乌托邦的理想而冒险的梅丽塔与乔治布莱克,梅丽塔与库琴斯基的友谊,苏联与美国互相对彼此军事的误判,这些个体的生命如何在一个混乱的时代找到了自身的锚点,确立了自己所处在的时代中的自我责任都引着人不断的去研究他们。当然,沙老师清晰冷静又不失温情幽默的人物描述,想让这本书变得更加值得一读。 (展开)
1 有用 XenilugJ 2025-05-01 19:09:52 上海
谍海轶闻忠实听众,沙老师的书太引人入胜了,各个间谍的故事,以及英国所谓讲政治及官僚作风反而保护了一些间谍,非常有意思。
1 有用 laotiane 2025-05-29 00:55:23 贵州
“谁是埃利”串起了整本书。没看够。
0 有用 c h l 2025-05-14 22:39:51 中国香港
忽左忽右老听众了,支持一下
2 有用 小p 2025-05-11 19:04:11 上海
只恨篇幅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