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宋词的笔记(27)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麒麟

    柳永似乎认为天下填词人都是一家,晏殊却崖岸自高,极力与柳永腔的俗文学撒清关系。尽管有学者从考据的角度质疑晏殊与柳永这一次会面的真实性,但即便这件事情本身纯属虚构,真正重要的是,这样一种虚构完全符合逻辑上的真实。 晏殊与柳永分别代表着当时填词风气的两极,柳永作为俗文学的旗手,很希望混俗于雅,拉近自己与文人圈的关系,晏殊却会特意强调柳永作品中的恶趣味,在两人之间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从社会学...

    2025-04-08 13:14:19   9人喜欢

  • 小蜜罐 (多读点书吧)

    书名:《最美宋词》 作者:苏缨 我以为的《最美宋词》是一本宋词选集。但打开之后,却发现这是一本流动的诗词盛宴。整本书以秦观、晏殊、晏几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六位词人为线索,串联起近百首宋词经典,配以宋代名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风雅多彩的宋词世界。 书,以“宋词的土壤”为序章,描绘了一个健康、宽容、风雅的社会背景。随后,每位词人独 立成章,通过细腻的作品解读,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书中不仅收录了...

    2025-04-09 09:12:39

  • 暖暖的夏天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浣溪沙》 再读到这首词,又人间四月天,阳光斑驳的落在书页上,是苏缨老师这本《最美宋词》。 掩卷望向窗外,樱花正散落在风中。她说古人写作,常有汲取前人佳句,再加以点石成金的妙笔。“不如怜取眼前人”这句就是脱胎与唐传奇《莺莺传》中的诗句“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再如晏几道在《临江仙》中“落花人独...

    2025-04-09 08:21:18

  • 麒麟

    《蕙风词话》就这样为我们点出了一个冷冰冰的事实:文学作品的传播往往并不依赖于文学价值,反而在相当程度上依附于与文学价值毫无关系的作者身份。这确实是古代“身份社会”的常态,尤其对词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艳科小技而言。但是,《蕙风词话》其实忽略了一点:重要的与其说是作者本人的身份地位,不如说是作者是否成功打入了主流文化圈。 一位词家哪怕无官无职,也没有可资倚靠的家世,但只要他成为主流文化圈中的一员,常常...

    2025-04-08 13:18:37

  • 麒麟

    简要翻译一下这段文字:晏幾道曾为白己的词集作序,其中有“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蓣、云,清讴娱客”的内容,显然沈廉叔、陈君龙皆为风雅之士,他们在风雅的宴会上应当也写过精彩的辞章,但他们的文字竟然全无流传,就连他们的姓名也不见于任何史料。此时宋代开国已有百年,凡是著名的词人,《宋史》有传者十之有九,即便本人地位不高,也会在父兄传记之后附有他们的小传。显赫的身世保障了生平事迹的流传,而...

    2025-04-08 13:16:58

  • 麒麟

    选择即判断,任何一部词的选本都是选家审美旗帜的张杨。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宋词选本当数“清季四大家”之一朱孝臧(一名祖谋,字古微,号彊村)所编选的《宋词三百首》。朱孝减填词师法南宋大家吴文英,最能欣赏南宋绮丽、温婉甚至隐晦的词风,而今天我们对宋词的审美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受了王国维的影响。 王国维约略是朱孝臧的同时代人,最欣赏的却是北宋偏于质朴、感发的词风,对南宋词坛很不以为然。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评论朱...

    2025-04-08 13:12:05

  • 麒麟

    如果只是怀着文学欣赏的心,我们只需要读一些宋词选本就好,但如果怀了一颗史家的心,就有必要通观词家的全部作品。精选与全集往往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最典型者莫过于柳永,倘若我们以为“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是因为“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样的句子,显然会误判宋词的世界。晏殊的词也是这样,我们通读《珠玉词》,甚至会生出一种烦躁感,因为太多的作品竟然都是充斥着陈词滥调的祝寿词或者为皇帝祝寿,...

    2025-04-08 13:09:04

  • 麒麟

    在宋人这种独有的风雅中,晏殊只是将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奉行得景何底罢了,这是他自已的独特处。“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这样的话简直像《世说新语》里的人说出来的,一-派貌晋风度。今生就是全部的人生,不必费心为身后事操劳什么,一切立德、立言只如梦幻泡影露电。晏殊说这样的话,填这样的词,全无半点做作。他有死后薄葬的遗言,子孙也当真这样做了,这样的豁达在当时简直有点不近人情。 宋人邵伯温有这样的记载:侍中...

    2025-04-08 13:07:23

  • 麒麟

    〔9]爱情与调情的语码 以是殊的身份,在当时蓄养歌位是再正常不过的。这样的歌发为家伎,地们总因为各种缘故成为主人家中的匆匆过客,很少可以久留。主母的妒意,便是各种缘故中主要的一种。 苏轼有一首《减字木兰花》,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金钗之年的家伎的影像: 琵琶绝艺。年纪都来十一二。 拨弄么弦。未解将心指下传。 主人瞋小。欲向东风先醉倒。 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 词中写一名十一二岁的家伎在筵席上弹奏琵琶,还无...

    2025-04-08 13:04:41

  • 麒麟

    晏殊另有一首七律,题为《示张寺丞、王校勘》,是同僚闻的寒暄之作: 元已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首句“元已”即上巳,三月第一个已日。魏晋年间,上巳日渐被定为三月初三。这原是临水以祓除不祥的日子,后来渐渐演变为郊游踏青的集会日。《荆楚岁时记》有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

    2025-04-08 13:01:14

<前页 1 2 3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最美宋词

>最美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