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清澈的塔米尔河》反映了蒙古革命前后的社会风貌,被认为是蒙古长篇小说的杰作。小说讲了从蒙古从大清独立成立宗教国家到人民党革命胜利的时期平凡和上层蒙古人们的生活与命运变换。
这本书可以认为是蒙古文化,或者说生活的教程,里面讲到了很多我们蒙古人美好的品质。文学方面也称得上教材级别,里面描写景物和人内心的段子比比皆是,每一段感觉都不一样,里面语言特别生动, 风趣,读起来很上口。
查德拉巴林·洛岱丹巴(Чадраабалын Лодойдамба,Chadraabalyn Lodoidamba,1917.8.20~1970.1.11),蒙古国作家。生于戈壁阿尔泰省希尔苏木的牧民家庭,父亲以民间说书人而闻名。1924至1927年在甘丹寺当喇嘛,1931至1935年在额尔德尼苏木的小学和乌兰巴托的中学学习,1935至1938年在苏联乌兰乌德的蒙古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铁道专业。1939年回到蒙古国,参加哈勒欣河战役,后在铁路部门担任机械师。1941至1943年任蒙古国家广播电台副台长,后赴莫斯科在苏联党校进修6个月,回国后担任《党的生活》报编委会并成为蒙古艺术家联盟《星火》杂志主编。1954年从蒙古国立大学毕业,前往莫斯科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学习进修,1959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回国任蒙古文化部副部长,1961年起兼任国家艺术委员会副主...
(展开全部)
查德拉巴林·洛岱丹巴(Чадраабалын Лодойдамба,Chadraabalyn Lodoidamba,1917.8.20~1970.1.11),蒙古国作家。生于戈壁阿尔泰省希尔苏木的牧民家庭,父亲以民间说书人而闻名。1924至1927年在甘丹寺当喇嘛,1931至1935年在额尔德尼苏木的小学和乌兰巴托的中学学习,1935至1938年在苏联乌兰乌德的蒙古职业技术学院学习铁道专业。1939年回到蒙古国,参加哈勒欣河战役,后在铁路部门担任机械师。1941至1943年任蒙古国家广播电台副台长,后赴莫斯科在苏联党校进修6个月,回国后担任《党的生活》报编委会并成为蒙古艺术家联盟《星火》杂志主编。1954年从蒙古国立大学毕业,前往莫斯科苏共中央社会科学院学习进修,1959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回国任蒙古文化部副部长,1961年起兼任国家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自1940起从事写作,其早期的作品是“黑暗岁月”(乔巴山统治时期)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至今的散文作品。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在阿尔泰山》(Алтайд)、《清澈的塔米尔河》(Тунгалаг Тамир,1962,1967)。《在阿尔泰山》描述了一支地质勘察队进入阿尔泰山探寻地下资源的故事,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蒙古现代文学史上首部长篇小说。《清澈的塔米尔河》反映了1921年蒙古革命前后的社会风貌,被认为是蒙古长篇小说的杰作和蒙古近代文学史发展的里程碑,可视为对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小说《静静的顿河》的“蒙古回答”,曾被拍成电影。另有中、短篇小说及戏剧20余部,如短篇小说《戴帽子的狼》(Малгайтай чоно,1946,1953)、《谁是罪魁祸首》(1947)、《彩虹》、《一滴眼泪诉说了什么》,中篇小说《我们学校的人们》(Манай сургуулийнхан,1952);剧本《值得信赖》(Итгэж болно,1961)、《五指》(Гарын таван хуруу,1968)、《走自己的路》(Өөрийн замаар)等话剧和电影剧本《这些女孩》(Энэ хүүхнүүд үү)。因《在阿尔泰山》和中篇小说《我们的学校》,及《清澈的塔米尔河》两度获得蒙古国家奖(1954,1972)。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更多书评 2篇
订阅关于清澈的塔米尔河(蒙古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