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Diaspora
译者: 萧傲然
出版年: 2025-4
页数: 344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幻象文库
ISBN: 9787513360043
内容简介 · · · · · ·
后人类时代礼赞 & 理论的游行与狂欢
揽获日本、西班牙等国际SF大奖;热销20多个语种
格雷格・伊根,书写末世恢弘、狂野的量子美丽新世界。
跨越900亿年,走遍200万亿层宇宙,寻找与你的安身之所。
------------------------------------------------
★内容介绍
每个孤儿都是一名探险家,被派去绘制未知的领域。
每个孤儿本身就是未知的领域。
2975 年,小西城邦,“孤儿”从数字思维种子“心智种”里诞生。佗游历了孕育太阳系生命的计算机网络“景界”,一路探寻、啜饮着无尽的真理。随后与公民“井野城”前往亚特兰大,并结识了当地的肉身人社区。21 年后,中子双星碰撞爆发的伽马射线即将冲向地球,孤儿和井野城重回亚特兰大,试图警告肉身人,却遭到质疑。直至灾难降临。
幸存者们决心找出中子双星过早相撞的原因,但始终没有答案...
后人类时代礼赞 & 理论的游行与狂欢
揽获日本、西班牙等国际SF大奖;热销20多个语种
格雷格・伊根,书写末世恢弘、狂野的量子美丽新世界。
跨越900亿年,走遍200万亿层宇宙,寻找与你的安身之所。
------------------------------------------------
★内容介绍
每个孤儿都是一名探险家,被派去绘制未知的领域。
每个孤儿本身就是未知的领域。
2975 年,小西城邦,“孤儿”从数字思维种子“心智种”里诞生。佗游历了孕育太阳系生命的计算机网络“景界”,一路探寻、啜饮着无尽的真理。随后与公民“井野城”前往亚特兰大,并结识了当地的肉身人社区。21 年后,中子双星碰撞爆发的伽马射线即将冲向地球,孤儿和井野城重回亚特兰大,试图警告肉身人,却遭到质疑。直至灾难降临。
幸存者们决心找出中子双星过早相撞的原因,但始终没有答案。这些离散者最终到达了一个经过巧妙改造的星球,星球上传来更古老的旅行者发出的信息:比中子星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唯一的逃生路线是通往所见的宇宙之外。
------------------------------------------------
★编辑推荐
◎科幻大师格雷格·伊根长篇科幻,热销英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20多种语言版本。
◎Goodreads 4.11,超过11000条读者高分长评;世界各大权威媒体盛赞。
◎揽获各大国际SF大奖:2010 年度西班牙科幻、奇幻文学奖最佳长篇;2005年日本年度最佳SF翻译奖;2006年日本星云奖最佳长篇翻译奖。
◎后人类时代的赞歌,迄今为止时间尺度与宇宙尺度最宏大的科幻小说之一。每隔几页就会向你发射令人绝对惊叹的概念。非常适合BLACK MIRROR 和Philip K. Dick 的粉丝。
------------------------------------------------
★媒体评论
《离散》堪称最杰出的科幻作品之一。
——《轨迹》
《离散》充满着伊根对30世纪及以后人类未来的戏剧性见解。
——《泰晤士报》
此作野心磅礴,于智识层面令人心潮澎湃。格雷格·伊根堪称当代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科幻作家之一。
——《科幻周刊》
一部着重凸显科学元素的科幻力作。
——《纽约时报书评》
《离散》中满是令人拍案叫绝、脑洞大开的精妙构想,这些灵感均源自前沿的宇宙学、物理学以及意识理论。完美诠释了人们钟情于科幻小说的根本缘由。
——作家、编辑辛西娅·沃德
离散的创作者
· · · · · ·
-
格雷格·伊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1961年8月20日-),澳大利亚科幻小说作家、业余数学家,以其硬科幻作品而闻名。伊根曾获多个奖项,包括雨果奖、轨迹奖、约翰·坎贝尔纪念科幻小说最佳小说奖等。
伊根于1983年发表第一部作品。其科幻作品聚焦于数学和量子本体论主题,如意识的本质;其他主题包括遗传学、意识上传、模拟现实、后人类主义、人工智能等。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正交》三部曲,短篇小说《祈祷之海》《闪光骇客》等。
伊根不参加任何科幻大会,几乎不公开露面,并声明没有在网络上留下任何本人照片。
目录 · · · · · ·
3 第一章 孤儿的诞生
31 第二章 挖掘真理
49 第三章 搭桥人
73 第二部分
75 第四章 蜥蜴之心
85 第五章 射线爆发
123 第六章 分道扬镳
131 第三部分
133 第七章 科祖克的遗产
138 第八章 捷径
153 第九章 自由度
167 第四部分
169 第十章 大流散计划
171 第十一章 王氏地毯
207 第五部分
209 第十二章 重同位素
214 第十三章 斯威夫特星
223 第十四章 嵌入
243 第六部分
245 第十五章 5+1
253 第十六章 二象性
277 第七部分
279 第十七章 单位分解
283 第十八章 创世中心
291 第八部分
293 第十九章 追逐
296 第二十章 不变性
310 译后记
313 术语表
321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亚蒂玛已经体验过了真理挖掘的快乐,佗无法反驳。任何景界、数据库档案、卫星数据或无人机图像,在数学面前都只能自惭形秽。佗向景界发出一个询问标签:携带着佗的个人观点,发出蔚蓝的光,照亮了通往高斯-博内定理的通道。佗沿着一条隧道缓缓飘下,读取来自嵌有宝石通道的所有标签。 学习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佗本可以让外在自我程序[插图]将所有原始信息瞬时接入意识中——从而获得一份真理矿井的完整副本,然后像变形虫吞噬一颗星球一样将其吞没——但这既不能帮佗掌握事实,也不能提升佗的理解能力。掌握数学概念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多个语境下看它如何展现,然后思考几个具体的例子,找出至少两个隐喻来支持自己的直觉推测。若有曲率,则三角形的内角和或许不到180度。若有曲率,则你必须将平面进行不均匀的拉伸或收缩,才能包裹住一个表面。若有曲率,则平行线不能存在——或者说任何欧几里得空间的结构都不能存在。若要理解一个理念,它将与你大脑中的其他符号产生纠缠,直至彻底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1 第二章 挖掘真理 -
亚蒂玛很清楚,包括拉迪亚在内的大多数矿工都在年复一年地使用眼界来帮助自己在工作时更专注。对于心智基于肉身人创建的公民而言,他们很容易“开小差”:无论你多么钟情于你的目标,多么想要实现你的价值,你的热情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在肉身人的传承中,灵活多变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但经过相当于大迁入前十几轮人生时长的计算洗礼后,无论你的毅力如何坚如磐石,也免不了落入增熵的混乱局面。但是,所有城邦的建立者都不约而同地避免在最初设计中加入预定的稳定机制,以免整个种族被一小簇文化基因寄生,继而僵化成只追求永生的疯子。为了安全起见,应允许每一个公民都能从形形色色的眼界中自由挑选:眼界是一种可以在你的外在自我内部运行的软件,当你认为需要时,能用它来增强你所珍视的自身特质,将其锚定。伴随而来的是短期跨文化实验的可能性。 大部分公民的心智中通常残留着一定程度的祖辈喜好,而眼界往往也基于此,因此每种眼界程序所提供的价值观与审美都略有不同。这些喜好通常体现为:规律性和周期性——比如日子或季节的变换节奏,或是声音、图像或想法中存在的和谐与精妙,追求独特,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喜欢八卦、结伴,有同理心、同情心,独处、少言。无论是琐碎的审美偏好,还是与道德及身份认知相关的情绪链,所有的一切都被串成了一条连续的统一体。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31 第二章 挖掘真理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离散"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离散"的人也喜欢 · · · · · ·
离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孤儿化/社会化抚养的_科学_实现

数字生命与生物人类的未来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作者采访中有关本书的内容 | 来自zionius | 2025-04-29 21:17:41 | |
阅读《离散》的第1天,开心! | 来自夏桑 | 2025-04-28 09:14: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Night Shade Books (2015)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Gollancz (199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早川書房 (2005)暂无评分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星|2025 科幻·游戏 (新星出版社)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5年版) (天蝎小猪)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5 (普照)
- 感兴趣的书 (进击的葫芦)
- 新出观望中图书 (密室行者)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8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离散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冷子与喵子 2025-04-25 13:11:30 北京
《离散》终于来了~这部着眼于后人类时代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堪称最大宇宙尺度与时间尺度的人类旅行史诗,也意涵着不同维度下生命之间的互动哲学。当然,伊根的招牌式理论大狂欢在本书中更是有增无减,于是我看到了一个数字生命复杂而精妙的诞生小史,一个游荡在宇宙间的“孤儿”的故事。它成为了这场伊根宇宙的旅程向导,在这个时空中,人类与现实皆成为回忆,在永恒与理性永驻的旅途中,孤独如流星划过群星间一闪而逝,最后孤独也... 《离散》终于来了~这部着眼于后人类时代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堪称最大宇宙尺度与时间尺度的人类旅行史诗,也意涵着不同维度下生命之间的互动哲学。当然,伊根的招牌式理论大狂欢在本书中更是有增无减,于是我看到了一个数字生命复杂而精妙的诞生小史,一个游荡在宇宙间的“孤儿”的故事。它成为了这场伊根宇宙的旅程向导,在这个时空中,人类与现实皆成为回忆,在永恒与理性永驻的旅途中,孤独如流星划过群星间一闪而逝,最后孤独也成为回忆。阅读过程中一度陷入新奇、困惑、虚无交叠成的“亚蒂玛的环面”,但随着情节推进与对人物的理解,一切开始被赋予意义,这意义大概就是“跨越9000亿年,走遍200万亿层宇宙,寻找与你的安身之所”吧,于是阅读至最后一页,无尽的渺小与虚无感都淡化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自然的感动。 (展开)
0 有用 Fromis_9金秋天 2025-05-13 23:19:27 广东
我在等待一个解说
7 有用 夏桑 2025-04-30 09:15:58 四川
《离散》是美的,更是激进的。在大量的自创概念和现实科学概念下,我收获了强烈的心智快感:其一,生命形式决定了生命的探索空间,不论是开头部分软件生命诞生的大欢喜,还是肉身人固执地停留在地球上,以及肉身人彻底消失后软件生命迎来解放,都在一步步朝着生命形态和广阔生命领域的高关联递进。在这一母题上,我们甚至不需要那么理解本书的科学知识,就能获得伊根这个”绝对进化论者“”极致唯物主义者“的信念美感。第二个母题... 《离散》是美的,更是激进的。在大量的自创概念和现实科学概念下,我收获了强烈的心智快感:其一,生命形式决定了生命的探索空间,不论是开头部分软件生命诞生的大欢喜,还是肉身人固执地停留在地球上,以及肉身人彻底消失后软件生命迎来解放,都在一步步朝着生命形态和广阔生命领域的高关联递进。在这一母题上,我们甚至不需要那么理解本书的科学知识,就能获得伊根这个”绝对进化论者“”极致唯物主义者“的信念美感。第二个母题就更有意思了,当领域的本能被激发,生命走上荒原,终将搁浅成为旅行的最终落点。虽然伊根宣扬认知的绝对性,但他也试图展现任何生命形态的结局终为搁浅和复归,就像奥德赛那样。所以,我认为伊根提出了“认知的二律背反”,“物理世界绝对可认知”和“受限于生命形态和文明周期而存在认知边界”矛盾且具成立,令人震撼。 (展开)
4 有用 renardyy 2025-05-03 21:32:46 北京
伊根可以说是走了一条“赛博而极不朋克”的道路,他故事中那种“极不朋克”的秩序,坚硬、纯粹、透明的理性,推到极致就是另一种颠覆反叛的朋克。他的长篇显然比许多短篇更难进入,堪称图解设定的长篇论文,但偏偏这种风格又很迷人。
0 有用 庄晓梦 2025-04-29 15:30:13 山东
野心太大、堆砌名词,奈何讲故事的水平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