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的主角是初平三年(192年)之前的曹操和董卓,主题是“篡权者的真面目”,讲的是曹操和董卓这两个将天子、朝廷玩弄于股掌间的汉末权臣,面对汉末乱世的不同选择,以及大转折时代背景下,何进、王允、袁绍、袁术等豪杰之士的复杂面相。
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将朝廷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试图解决汉王朝的统治危机。但董卓弄权导致社会动荡不安,汉王朝进入群雄割据、军阀混战时期。曹操乘势而起,借讨董战争在军中和民间树立了威望。此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自己塑造成“朝廷守护者”的形象,隐藏了篡权者的真面目,汉室名存实亡。
汉末乱世,不仅有毫无底线、两面三刀的投机者左右逢源,更有自诩忠于汉室、顺应天命的士大夫在扰乱朝纲。他们的忠奸贤愚,全都隐藏在史书的字缝里。
汉末之变的创作者
· · · · · ·
-
刘三解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刘三解,知名历史作家,著有《秦砖:大秦帝国兴亡启示录》《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青铜资本:帝制中国经济的源代码》。
目录 · · · · · ·
上篇 曹操:谎言包裹的枭雄
曹操其人
第一章 难以启齿的家世
曹操的祖宗变了三次,图什么?
曹操的祖父是操纵废立的权阉?
中国史上唯一的宦官皇帝竟是替罪羊?
曹操的父亲到底姓什么?
曹操的母亲、叔叔和弟弟都是谁?
曹操真的是袁绍的童年小伙伴吗?
第二章 肮脏的仕途经历
曹操仕途的起点,宦官儿子与宦官孙子
曹操的五色棒果真不畏权贵吗?
王芬之死,告密者曹孟德也
典军校尉,曹操父亲一亿钱买太尉的赠品
诛灭宦官,曹操与袁绍的破家血仇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真相
第三章 伪造的英雄义举
曹操是不是天下讨董的第一人?
曹操,诸侯联军中的孤勇者?
兵从哪里来?
刘虞称帝闹剧的真相
车骑将军袁绍的忠犬
曹操收降百万黄巾?假的!
下篇 董卓:党人的理想之刃
董卓其人
第一章 忠于汉室的代价
董卓的前半生:边荒之地的工具人
董卓凭什么不像一个凉州人?
黄巾四起,初衷真的是武装起义吗?
黄巾口号之谜
汉灵帝为什么要屠杀忠于自己的太平道?
王朝将亡,汉灵帝为什么不着急?
第二章 一骑白马向东行
第一个打出“诛杀宦官”大旗的势力
凉州人敲响汉室的丧钟
屠夫何进的愚蠢葬送了汉家天下?
谁坑死了大将军何进?
董卓进京的隐秘内应
董卓曾经想辞职归隐田园?
第三章 鲜为人知的真董卓
董卓,顶级的权谋家
董卓的小目标:逆天改命 中兴汉室
关东诸侯起兵迫使董卓迁都?假的!
董卓的布局
刺董,谁是最大的受益人?
董卓之死,权臣也有软肋
本篇小结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汉末之变"试读 · · · · · ·
东汉末年的桓灵时代,皇帝骄奢淫逸,大权归于近习,群奸秉权,危害忠良,贿赂公行,民心思乱;民谣中传唱的是“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大族墓穴中青砖上镌刻着“仓天乃死”的诅咒;塞外鲜卑年年入寇,内附匈奴杀官造反,数十万黄巾七州并起 ,凉州叛军直指长安。内忧外患的苦痛,哪怕过去了三十八年 ,世人仍是记忆犹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曹操除非一点脸面不要,否则没有任何立场指摘酸枣的各镇诸侯,因为带兵驻扎于此的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都是兖州兵,人家不出州界,是遵守朝廷法度;广陵太守张超没有带兵;豫州刺史孔伷会盟完,驻军在本州的颍川郡,也说不着人家。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曹操,诸侯联军中的孤勇者? -
实则不然。曹操逃亡的时间表述相当模糊,董卓到达洛阳是八月廿六日,定议废帝是在九月初一日,鸩杀何太后则在九月初三日。依《三国志·武帝纪》中所说,曹操逃亡在先,太后、弘农王被杀在后,则曹操逃亡当在九月初三前,这个时间却和“京都大乱”的背景对不上。 上述时间段中,京都大乱的时间只有八月甘六、甘七、甘八三天,皇帝还宫后即恢复了秩序。董卓行废立后,洛阳城再次出现大乱局面,已经是董卓放纵士兵掳掠洛中富户之时。这个时间点,应该在董卓“据有国家甲兵”之后,即由司空升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的九月十二日之后。 王沈《魏书》中又说,“太祖以卓终必覆败”1才逃跑,说明此时曹操已经对董卓失去信心,这才没有接受骁骑校尉的任命。可这与《三国志》中说,董卓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的说法相抵触。很明显,曹操本已接受了任命,但是看到董卓倒行逆施,不但杀死了何太后,还把何苗开棺戮尸,扔在道边,又把太后的母亲舞阳君杀了弃尸荒野。这些残暴之举只是开始,更重要的是董卓大范围地骚扰洛阳的贵戚富户,得罪人太多,曹操感到恐惧才弃官逃亡。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章 一骑白马向东行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汉末之变"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汉末之变"的人也喜欢 · · · · · ·
汉末之变的书评 · · · · · · ( 全部 41 条 )
> 更多书评 4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SP猪式会社员工读物(2025年版) (天蝎小猪)
- 书单|【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25 (普照)
- 近期预购清单 (暗夜淺傷)
- 书单|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 (再睡一夏)
- 汉帝国史与汉学 (安迪合罕大皇帝)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1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汉末之变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百器徒然 2025-04-02 18:11:11 北京
近年来三国通俗写作里值得一读的作品。全书上下两部分,分写曹操董卓,颇多翻案之语。曹魏政权对曹操早年交游痕迹存在遮掩改写,对于董卓这样的失败者同样有污名化倾向(袁绍吕布同此例),比起《秦砖》的诘屈聱牙,《汉末之变》已经很流畅了。考证曹操身世、王芬之死出于曹操泄密、百万青州兵不存在、黄巾最初并非造反、董卓迁都为避白波等观点,自成一说。那篇杀吕伯奢全家是曹操和刘关张一起动手的分析没有收入本书,可能是顾虑... 近年来三国通俗写作里值得一读的作品。全书上下两部分,分写曹操董卓,颇多翻案之语。曹魏政权对曹操早年交游痕迹存在遮掩改写,对于董卓这样的失败者同样有污名化倾向(袁绍吕布同此例),比起《秦砖》的诘屈聱牙,《汉末之变》已经很流畅了。考证曹操身世、王芬之死出于曹操泄密、百万青州兵不存在、黄巾最初并非造反、董卓迁都为避白波等观点,自成一说。那篇杀吕伯奢全家是曹操和刘关张一起动手的分析没有收入本书,可能是顾虑过于惊世骇俗。三国史料存世不多又经篡改,大量空白只能靠推测,所以有些说法无法证伪,也无法证实,读史之乐恰在于此。刘三解问题意识很强,特别是何进之死的部分。何进招外兵上洛是正确的,有一点书中没有提及,那就是何进对袁绍等士人的提防。另外书中强调“董卓征战经历远达不到百余次”的部分有整段重复,未免偷懒。 (展开)
10 有用 生铁万 2025-04-07 15:13:51 贵州
猎奇比马伯庸不弱,严谨不比马伯庸强,文笔更弱,人物塑造又不如罗三洋,史学上自然全无可观,当猎奇设定看也不算难看。万字解析模式于史学的新应用,伪考据都有点勉强,实际也只是翻案文章,逻辑性不强,具体翻案操作又有上世纪党八股的风格,让人讨厌,没有孔雀东南飞杀人事件这类小巧的伪考据文的趣味
2 有用 老彭是個书脊党 2025-04-06 22:02:38 浙江
从《秦砖》到《汉瓦》再到三国,刘三解老师从未让我失望过,在如此热门,已被前人反复耕耘研究的历史片段中还能发掘出如此多的独家观点,只能佩服作者考据之深入,索引之渊博,推理之精妙,观点之新颖。曹丞相的人生伪装,董太师的政治蓝图与战争野望,“如何利用历史材料进行合理怀疑”的优秀范本,期待作者后两本三国研究,本书长评,这次一定😂😂😂
1 有用 红旗下的蛋 2025-04-03 19:40:41 湖北
一天读毕,作者以详实的考据,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更为真实的曹操和董卓,生动展现了东汉末年一个忠与血混杂的肮脏扭曲世界。终以何进一言以概括之,“卿言省内污浊,公卿以下忠清者为谁?”我背后感到一阵寒意
1 有用 无明 2025-04-14 12:23:33 云南
着重翻案,阴谋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