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综述
诞辰蓄力多点突围——2022年郭沫若文学研究学术综述张勇(3)
2022年郭沫若史学研究综述王静(10)
聚焦世界文化视野下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郭沫若——郭沫若研究的新进展陈瑜(15)
郭沫若与马克思主义
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构建卜宪群(25)
郭沫若研读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若干史料的重温郭平英(30)
郭沫若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蔡震(38)
唯物史观与格物致知——郭沫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史学贡献冯时(43)
郭沫若与中国现代文学史李怡(48)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
郭沫若:潜心积累绽放风华廖久明(55)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暨“新文科”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59)
研究郭沫若“人民本位”的学术路径曾江朱娜(60)
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系列展览梁雪松张宇(62)
论文选编
新发现抗战期间郭沫若未刊电文稿本91件释读沈卫威(69)
夏氏兄弟书信中的郭沫若邱田(107)
郭沫若《蒋委员长会见记》版本的由来及用途商金林(116)
郭沫若为古籍诠译馆筹备事致尹达信写于哪一年廖久明(129)
郭沫若译《少年维特之烦恼》版本考李斌(134)
从歌德遗产到“时代精神”——文化政治中的郭沫若、冯至和卢卡奇王璞(147)
郭沫若、廖平与古今诗学问题——从神游经验到文明立法冯庆(162)
郭沫若的南下与新国家想象邹佳良张武军(180)
新诗“情绪节奏”的内涵、机制与实践王雪松(192)
立足本土的“突变”:郭沫若与20世纪20年代社会科学思潮熊权(204)
“左派文人的大本营”:抗战时期郭沫若与《中原》杂志述论何刚(212)
《女神》诗人的诗性本格与郭沫若的位格意识朱寿桐(221)
郭沫若“人民本位”文艺观再认识——以历史剧《南冠草》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中心宋宁魏建(231)
花木兰的姐姐们:抗战时期历史剧中的“在家女性”罗雅琳(243)
《鲁拜集》中国百年经典化研究李宏顺(258)
文学考古学:试论郭沫若的考古研究与抗战历史剧之联系张千可(270)
旅日体验与前期创造社的激情书写罗振亚(285)
三位留日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创生期的主体问题吴晓东(297)
记忆如何重构历史:创造社同人的“创造社”回忆李跃力(313)
一本未列入鲁迅书帐的藏书——鲁迅藏《沫若自选集》的透视与疏解张勇(325)
郭沫若的通史编纂思想陈时龙(333)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问世前后的学术史考察张越(341)
李大钊、郭沫若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谢辉元(363)
观点摘编
《卷耳集》之争与古代文学研究机制的生成吴寒(381)
百年中国新文学史著作中郭沫若书写的嬗变古大勇(381)
从话剧《屈原》看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对敌斗争的政治智慧吴文杰(381)
郭沫若《女神》中人神关系的互文性建构——以《女神之再生》《湘累》
《棠棣之花》三部诗剧为中心袁宇宁冯超(381)
郭沫若与“青记”关系考杨华丽(382)
破体与变体:郭沫若新诗文体观探赜景立鹏傅修海(382)
五四前后郭沫若对孔子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关系之思考张明(382)
新发现的郭沫若函电、佚文与演讲金传胜钱程(383)
自我与身体:郭沫若早期写物诗的“抒情”与“物质性”王玮旭(383)
后社会史论战时期的学术转向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以陶希圣、郭沫若、侯外庐为例程鹏宇(383)
郭沫若的铁器研究与先秦社会形态研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王舒琳(383)
战国时代有纵横之士而无纵横之学论——兼论郭沫若《十批判书》不“批判”纵横家杨胜宽(384)
郭沫若《管子》研究没有剽窃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诠》考廖久明(384)
郭沫若流亡时期论学书札三考李红薇(384)
年度访谈
郭沫若研究的历史追忆与视野方法——访陕西师范大学李继凯教授(387)
附录一难忘郭沫若李继凯(394)
附录二“全人视境”下的掘进与开拓——以《“大现代”文化视域中的郭沫若》为例马杰(397)
学人回忆
学人简介(405)
傅斯年与郭沫若王戎笙(406)
郭沫若关于历史编纂体裁的思考王戎笙(417)
依然是警钟——重读《甲申三百年祭》王戎笙(419)
年度课题
立项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5)
2022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立项课题(426)
结项课题
当代学术视野下的郭沫若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何刚(428)
郭沫若金文著作的文献学研究——以《两周金文辞大系》为中心李红薇(430)
郭沫若翻译作品版本演变研究及语料库建设张勇(432)
新书推介
郭沫若学术述论谢保成(437)
郭沫若纪念馆藏品图录:郭沫若藏书•古籍卷刘曦光(441)
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近四十年郭沫若《天狗》的接受研究何琪(445)
硕士学位论文:日本体验与郭沫若的旧体诗词创作梅旻璐(446)
硕士学位论文:初中语文郭沫若作品教学研究张盼盼(447)
硕士学位论文:郭沫若旅日期间的石鼓文研究与书法创作孔诗雨(447)
硕士学位论文:翻译视域下的中日革命文学交流——以郭沫若的《屈原》为例
(翻訳视野における中日革命文学の交流——郭沫若の『屈原』を例とする)郝逍遥(448)
硕士学位论文:论《棠棣之花》四十年代的写作与演出刘蓉(449)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中的屈原形象建构张艳(450)
硕士学位论文: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佳(451)
硕士学位论文: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初中语文中国新诗教学研究王露甜(452)
硕士学位论文:郭沫若创造性气质论周倩(452)
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戏曲传统与郭沫若历史剧的民族形式宋宁(453)
活动展览
“甲申三百年祭——反腐倡廉话甲申”主题展览在甘肃武威巡展胡淼(459)
8+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盟2022年活动展览徐萌王润泽(461)
郭沫若纪念馆馆藏资料
1941年纪念郭沫若五十寿辰暨创作生活廿五周年贺词贺诗选编(三)
沫若先生五秩大庆冯玉祥(468)
孩子剧团献诗孩子剧团(470)
张志让祝诗 张志让(472)
郭沫若的藏书:郭沫若藏《管子》(473)
2022年郭沫若研究资料索引(479)
2022年郭沫若研究大事记(493)
后记(495)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