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巴·普日布(Жaмбын Пүрэв,Jambyn Purev,1921.2.18~2011.4.4),男,蒙古人民共和国作家、历史学家、教师、政治家,蒙古人民共和国文化功勋工作者,蒙古国家奖获得者(1984)。生于前杭爱省乌英嘎县牧民之家。幼年曾在寺院修习藏传佛教。1937年到乌兰巴托当工人,1939年加入蒙古人民革命军。曾在蒙古国立大学担任历史教师,乌兰巴托市党委主席、市委二书记,蒙古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副部长,国家资金总司司长,新闻和文学控制总司司长,蒙古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委主任。后来蒙古人民共和国历史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在蒙古教育和文化部委员会任《真理报》文学编辑。1957年当选为蒙古国作家协会秘书长。194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道路,著有《竞争》(1957)、《养子》(1957)、《大兵萨木登》(1958)、《第一支队伍》《在港口》《月亮》《童声》《蓝色帐幕》等短篇小说,《三个朋友》等散文,《荣誉》(1959)等中篇小说。出版有《在草原上》(1958)、《日记》(1959)、《手套》(1962)、《十封信的回复》(1964)等中短篇小说集。1960年代开始撰写长篇小说,出版有《乐曲》(1967)、《雷》(1968)、《三个枢纽》(1971)、《工程师温都尔胡》(1975)、《骤雨》(1977)、《一千封信》(1980)、《怒涛》(1983)、《雾蒙蒙》(1988)、《心中之歌》(1991)、《高山和旷野赐予的命运》(1994)、《鹰的秉性》(1995)、《动荡的岁月》(2002)、《忽必烈汗》(2003)、《抗争岁月》(2005)。另有剧本《钥匙的秘密》、歌剧专辑《汗王之鹰》、电影剧本《大汗之裔》《古地彩虹》。曾获北极星勋章(1946)、蒙古国作家协会奖(1967)、蒙古国国家奖(1984)。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