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研习传闻证据规则的意义 // 001
第一章 传闻证据的含义 // 003
一、解读法条 // 003
二、陈述的含义 // 004
三、陈述证据的概念 // 007
四、证明内容与待证事实 // 009
五、明确待证事实 // 012
六、小结 // 019
第二章 禁止传闻证据规则的含义 // 020
一、概念的重申 // 020
二、传闻证据的三个形态 // 023
三、机械的记录与传闻证据规则 // 027
四、审判陈述与审判外陈述的区别 // 030
五、禁止传闻证据规则与证人询问权的关系 // 034
六、禁止传闻证据规则与直接言词原则的关系 // 036
七、小结 // 037
第三章 传闻与非传闻的区别 // 039
一、非陈述的信息 // 039
二、非陈述证据的陈述 // 043
三、现在心理状态的陈述 // 053
四、共谋过程中的发言、笔记的运用 // 056
五、非传闻的三个阶段 // 059
第四章 传闻例外的体系 // 063
一、在思考传闻例外之前 // 063
二、传闻例外的体系 // 065
三、《刑诉法》第321条第1款的传闻例外 // 068
四、《刑诉法》第321条第2款的传闻例外 // 080
第五章 作为传闻例外的检面笔录 // 083
一、《刑诉法》第321条第1款第2项书面材料的传闻例外 // 083
二、《刑诉法》第321条第1款第2项前段的要件 // 086
三、《刑诉法》第321条第1款第2项后段的要件 // 091
四、《刑诉法》第321条第1款第2项书面材料的地位 // 101
第六章 勘验笔录的传闻例外 // 103
一、解读法条 // 103
二、《刑诉法》第321条第3款的适用对象 // 104
三、真实制作证言 // 110
四、鉴定书的传闻例外 // 114
五、小结 // 117
第七章 实地确认笔录与见证人的指认说明 // 118
一、实地确认的目的与见证人的说明 // 118
二、指认说明记录的使用 // 120
三、再现实地确认笔录的使用 // 126
四、同意的效力 // 138
五、小结 // 139
第八章 陈述录像记录的传闻例外 // 140
一、录音录像陈述的传闻例外 // 140
二、《刑诉法》第321条之2的传闻例外 // 140
三、《刑诉法》第321条之3的传闻例外 // 141
第九章 被告人的审判外陈述 // 148
一、解读法条 // 148
二、不利事实的承认 // 150
三、采用自白笔录的程序 // 159
四、图像记录的使用 // 161
五、小结 // 166
第十章 业务上的书面材料·传闻陈述·再传闻 // 167
一、业务上的书面材料 // 167
二、传闻陈述 // 174
三、再传闻证据的处理 // 183
四、小结 // 188
第十一章 依据当事人意思的传闻例外 // 190
一、依据同意的传闻例外 // 190
二、同意的要件 // 191
三、同意的效果 // 198
四、合意书面材料 // 204
第十二章 共同被告人与传闻证据规则 // 207
一、合并审理与证据关系的个别性 // 207
二、共同被告人的审判陈述 // 210
三、辩论的分离与证人询问 // 213
四、共同被告人的审判外陈述 // 216
第十三章 争辩陈述证明力的证据 // 224
一、作为辅助证据的审判外陈述 // 224
二、平成18年判例 // 225
三、自我矛盾陈述以外的使用可能性 // 233
四、证明力存在争议的对象 // 241
五、辅助事实的证明方法 // 242
六、小结 // 245
司法考试真题与例题的对应关系 // 246
判例汇总 // 248
主要参照法条汇总 // 254
译后记 // 261
· · · · · · (
收起)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