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余华本身已经IP化 在中国的影响力超过余华作品本身 余华没有吃老本 吃的是流量
13.14.15是重点,最后的文学作品清单是最有用的,建议先把清单上的书看一遍再来看这本书 附录和魏冰心的访谈对话占篇幅太大,而且哔站上有视频资料,本身就不到250页的书用这么大篇幅摘抄视频对话不知道意义何在 然后就是,以后这类的解读名著名家的文章其实完全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没必要做成书
几篇旧作,几篇应酬之作,再加上几篇轻松随性以介绍情节为主只是简要提及几个细节的讲座稿,出书简直不要太容易。余华老师在扎快钱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不知道他儿子的电影拍得如何了。
看完收获刊登的《卡夫卡的“诸位请原谅”》以后曾在朋友圈大骂余华:他和莫言这批人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老deng中的老deng了,但莫言至少知道把随手写的散文往公众号上发;然而他俩既然都开始一直出版各种各样的冷饭和水平低劣的新作(尤其是卡夫卡这一篇,丝毫没有任何帮助理解的内容,甚至引文占了一半篇幅),那我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山谷微风》《世界上的迷路者》《余华文学课》,杂文集毫无必要的新版和读客不知廉耻地把先锋时期的短篇小说当作新作营销,让我很迷茫,是出版品牌一意孤行蹭余华热度,还是余华实在缺钱了?#76【最后的访谈还是有意思的,问题是把视频搬到书上只能让人认为凑页数。】
作家不靠作品说话?余华现在是我最烦的作家,没有之一。各种访谈,媚俗,庸俗,洋洋自得的嘴脸已经藏不住了,读客丑毙了的封面更是一本一本出,全无营养。八十年代短篇不提了,我一直很喜欢。曾经觉得还不错的活着却是越看越不行。活着为啥怎么火?不就是满足了中国人的嗜痂之癖嘛,惨,然后呢?除了苦难,和狗一样(非贬义)的人,我看不出任何进步的,先锋的东西,也看不出他想呼唤什么,呐喊什么,更体会不到曾经有的现在却全无的阅读快感。
真好意思出……余华已经成为无耻文人的代名词
有点水。最后一篇访谈还是我在b站看过的。
不是这个书名打二星,这根本不是文学课,骗人的。
纯水,别读
别这样捞钱,可以吗老余?
看完真的感觉之前很多书都白读了,会立刻燃起重读经典的热情!
“我有一个朋友”“我在哪些地方”
水且出现了令人不适的地方
建议副标题:余华去过的国家及朋友圈有哪些人。有内容的至多三四篇,还把推爆的视频采访收进来,显得无耻。
整体不如《文学或者音乐》。不少内容在短视频里刷到过了。余华有很多洞见,比较受启发的是谈《麦琪的礼物》《飞翔和变形》两篇。
【2025.No37】【读客文化赠书】虽然名为“文学课“,但其实只是余华谈自己对一些作家和文学作品的感受感想,还是比较散的。前面几篇只是浅谈,后面几篇大学的主题讲座才有了具体的内容展开,《生与死,死而复生》《要让每个细节出现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有小说都是属于今天的》《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四篇最能体现余华读书的风格,不是专注于分析,而是随心的联想。就像他在里面说的,”文学的力量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的时代、民族、文化、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余华还是非常幽默风趣的,书里的内容如果听现场讲应该会很好玩,最后的访谈就很能体现余华的这一性格特征。
五星书单
纯净水
现在出书感觉和明星代言一样,只有名人的名头,这么缺钱了吗出这一本大水书,为了凑单还是好奇买来看了看,一直看着读客出这一套丑封面,果不其然浪费我三十块钱,太水,这些字不如做成b站卖课😅要不是我刚开始划线了,真想退回去
余华要是再这样冷饭热潮,真的要跟余秋雨差不多了。
> 余华文学课
53 有用 star 2025-04-19 12:30:58 北京
余华本身已经IP化 在中国的影响力超过余华作品本身 余华没有吃老本 吃的是流量
39 有用 南宫猎辉 2025-04-15 21:25:29 内蒙古
13.14.15是重点,最后的文学作品清单是最有用的,建议先把清单上的书看一遍再来看这本书 附录和魏冰心的访谈对话占篇幅太大,而且哔站上有视频资料,本身就不到250页的书用这么大篇幅摘抄视频对话不知道意义何在 然后就是,以后这类的解读名著名家的文章其实完全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没必要做成书
24 有用 史历黑 2025-04-19 18:11:21 天津
几篇旧作,几篇应酬之作,再加上几篇轻松随性以介绍情节为主只是简要提及几个细节的讲座稿,出书简直不要太容易。余华老师在扎快钱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不知道他儿子的电影拍得如何了。
12 有用 金鱼池的风 2025-04-25 01:40:09 山东
看完收获刊登的《卡夫卡的“诸位请原谅”》以后曾在朋友圈大骂余华:他和莫言这批人已经无可避免地成为老deng中的老deng了,但莫言至少知道把随手写的散文往公众号上发;然而他俩既然都开始一直出版各种各样的冷饭和水平低劣的新作(尤其是卡夫卡这一篇,丝毫没有任何帮助理解的内容,甚至引文占了一半篇幅),那我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山谷微风》《世界上的迷路者》《余华文学课》,杂文集毫无必要的新版和读客不知廉耻地把先锋时期的短篇小说当作新作营销,让我很迷茫,是出版品牌一意孤行蹭余华热度,还是余华实在缺钱了?#76【最后的访谈还是有意思的,问题是把视频搬到书上只能让人认为凑页数。】
8 有用 富康✌🏻 2025-04-28 00:03:18 上海
作家不靠作品说话?余华现在是我最烦的作家,没有之一。各种访谈,媚俗,庸俗,洋洋自得的嘴脸已经藏不住了,读客丑毙了的封面更是一本一本出,全无营养。八十年代短篇不提了,我一直很喜欢。曾经觉得还不错的活着却是越看越不行。活着为啥怎么火?不就是满足了中国人的嗜痂之癖嘛,惨,然后呢?除了苦难,和狗一样(非贬义)的人,我看不出任何进步的,先锋的东西,也看不出他想呼唤什么,呐喊什么,更体会不到曾经有的现在却全无的阅读快感。
5 有用 葫芦娃日 2025-04-23 15:40:16 山东
真好意思出……余华已经成为无耻文人的代名词
7 有用 冯翊 2025-04-19 10:16:30 广东
有点水。最后一篇访谈还是我在b站看过的。
3 有用 小志 2025-04-23 20:07:02 浙江
不是这个书名打二星,这根本不是文学课,骗人的。
3 有用 阅读理解小助手 2025-04-23 00:02:14 北京
纯水,别读
3 有用 阿提卡的陆沉 2025-04-27 23:04:18 广东
别这样捞钱,可以吗老余?
6 有用 Moli 2025-04-14 14:35:07 上海
看完真的感觉之前很多书都白读了,会立刻燃起重读经典的热情!
2 有用 兰者 2025-05-01 23:52:27 湖南
“我有一个朋友”“我在哪些地方”
2 有用 阿帕鲁萨蒲绒绒 2025-04-21 12:45:34 广东
水且出现了令人不适的地方
2 有用 荒原一片。 2025-04-24 22:22:28 山东
建议副标题:余华去过的国家及朋友圈有哪些人。有内容的至多三四篇,还把推爆的视频采访收进来,显得无耻。
2 有用 居无间 2025-04-28 09:43:13 上海
整体不如《文学或者音乐》。不少内容在短视频里刷到过了。余华有很多洞见,比较受启发的是谈《麦琪的礼物》《飞翔和变形》两篇。
1 有用 杜望川 2025-05-07 22:06:00 浙江
【2025.No37】【读客文化赠书】虽然名为“文学课“,但其实只是余华谈自己对一些作家和文学作品的感受感想,还是比较散的。前面几篇只是浅谈,后面几篇大学的主题讲座才有了具体的内容展开,《生与死,死而复生》《要让每个细节出现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有小说都是属于今天的》《九岁的委屈和九十岁的委屈》四篇最能体现余华读书的风格,不是专注于分析,而是随心的联想。就像他在里面说的,”文学的力量就是让我们在属于不同的时代、民族、文化、环境的作品里读到属于自己的感受”。余华还是非常幽默风趣的,书里的内容如果听现场讲应该会很好玩,最后的访谈就很能体现余华的这一性格特征。
1 有用 赵小我 2025-04-20 20:03:53 浙江
五星书单
3 有用 tadpole 2025-04-24 15:32:38 中国香港
纯净水
1 有用 Polaris 2025-05-04 12:00:10 吉林
现在出书感觉和明星代言一样,只有名人的名头,这么缺钱了吗出这一本大水书,为了凑单还是好奇买来看了看,一直看着读客出这一套丑封面,果不其然浪费我三十块钱,太水,这些字不如做成b站卖课😅要不是我刚开始划线了,真想退回去
1 有用 率土流觞 2025-05-01 21:05:37 吉林
余华要是再这样冷饭热潮,真的要跟余秋雨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