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
* 甄选近百篇获奖佳作,不同凡响的创作水准,教你写出满分作文。
* 高洪波、于漪、顾之川等担任顾问。
*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大赛盛况做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
* 著名作家余光中、樊发稼、二月河、蒋子龙,曾莅临总决赛颁奖典礼并讲话。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从2004年开始启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9届,参赛中学生总人数超3亿人次。大赛是由全国40多家中学报刊社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国内知名高校作为后援单位的纯公益赛事。每届赛事都会邀请知名人士、教授、作家、特级教师、资深编辑参加。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周铁农、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
编辑推荐
* 甄选近百篇获奖佳作,不同凡响的创作水准,教你写出满分作文。
* 高洪波、于漪、顾之川等担任顾问。
*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大赛盛况做多角度、多形式的报道。
* 著名作家余光中、樊发稼、二月河、蒋子龙,曾莅临总决赛颁奖典礼并讲话。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从2004年开始启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9届,参赛中学生总人数超3亿人次。大赛是由全国40多家中学报刊社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十几所国内知名高校作为后援单位的纯公益赛事。每届赛事都会邀请知名人士、教授、作家、特级教师、资深编辑参加。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周铁农、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人民教育家于漪、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著名作家余光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张之路等,或参加颁奖,或参与命题,或担任评委,见证了大赛公平公正,同时也体现了大赛权威严肃。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2023-2024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一等奖以上等次的优秀参赛作文。细读这些作品,能从中感受到中学生勃发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本书既可为准备参赛的中学生们提供参考,帮助其理解大赛的评审标准;又可为中学生日常写作提供很好的示范,帮助其提升写作水平。
媒体评论
愿每颗星星都闪耀出自己的光芒,更愿这光芒更璀璨!未来更精彩!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 张之路
今日破土小苗,他年撑天大树。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刘丙钧
获奖的时刻,就是把过去的成绩归零的时刻,也是向更高目标出发的时刻。
——中国小作家协会原副会长、秘书长 金 本
只有真正生活过,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那就是始终在场,始终用心,始终思考,然后大胆地表白,从容地表达,独特地表现。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吴昕孺
追风少年会飞翔,写作给你奋进的力量!
——国家一级作家 四川省特级教师 邱易东
同学们通过写作去思考人生,思考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崇高价值所在。文字作为文明的载体必将人文精神继往开来,世代传承。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理事会主席 香港赛区筹委会主席 崔绮云
愿你们不负青春,在成长中续写精彩故事;愿你们永葆初心,在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
——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 罗奕龙
以笔书情,以文寄情,文以载道;跨越地域,穿越时空,碰撞心灵。文学之星,中国文学路上有你们定会大放异彩。
——中国慈善家 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陈忠伟
作者简介 · · · · · ·
李继勇,资深出版策划人。喜欢读书、写作、爬山、旅游。出版有《小马虎历险记》《手绘中国历史地图》《我的第一套安全书》等畅销类图书。近来还策划出版了包括茅盾、张天翼、金波、孙幼军、曹文轩、铁凝、张抗抗、刘庆邦、陈建功、肖克凡等百余位文学大家的《中国现当代名家自选集》《儿童文学光荣榜》大型丛书;所策划的图书已成为市场畅销品牌,受到作家及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
目录 · · · · · ·
河北
逝去的呼唤 / 1
山西
俯视与仰视 / 5
辽宁
乌篷桨声的呼唤 / 8
方与圆 / 11
仰望征雪俯观尘 / 14
远山的呼唤 / 16
黑龙江
文学梦想的呼唤——给迟子建老师的一封信 / 21
方与圆 / 25
上海
故乡的呼唤 / 28
北境的呼唤 / 31
老马的呼唤 / 34
月亮的呼唤 / 38
方与圆 / 45
永恒的呼唤 / 49
视角有限,认知无界 / 52
窗外的呼唤 / 55
江苏
餐桌上的家史 / 58
遥远的呼唤 / 62
俯视与仰视 / 66
方与圆 / 69
俯视与仰视 / 71
鹓 鶵 / 75
浙江
晴天之下 / 79
枇杷树的呼唤 / 82
溯 / 89
俯视与仰视 / 95
“西湖牌”缝纫机 / 99
江西
泥巴画 / 102
老城的呼唤 / 107
山东
石榴红的呼唤 / 111
陇土的呼唤 / 113
归处的呼唤 / 118
枣树下的呼唤 / 122
河南
方与圆 / 125
归巢的呼唤 / 129
湖北
她的呼唤 / 134
笛声的呼唤 / 136
俯视与仰视 / 144
湖南
远方的呼唤 / 148
母亲的呼唤 / 154
机械心 / 158
菜园的呼唤 / 164
她的呼唤 / 167
柏拉图“洞穴”里的呼唤 / 170
广东
智圆行方,然后君子 / 173
漫游梁府仁堂,对话家史家风 / 175
俯视与仰视 / 179
四川
银烛光清——致闻一多先生《红烛》 / 184
大雁的呼唤 / 187
岩彩的呼唤 / 192
麦穗的呼唤 / 195
土地的呼唤 / 200
铃铛的呼喊 / 202
云南
挥毫泼墨,亦可方圆 / 206
穿越千年的呼唤 / 208
陕西
方与圆 / 211
清风的呼唤 / 214
香港
俯视与仰视 / 217
迟来的呼唤 / 222
遥远的呼唤 / 227
来自心底的呼唤 / 233
大雁塔的呼唤 / 238
方与圆 / 243
思念的呼唤 / 247
庐山的呼唤 / 251
最初的呼唤 / 256
时代的年轮 / 261
绿水青山的呼唤 / 266
父亲的呼唤 / 271
澳门
无声的呼唤 / 275
书页的呼唤 / 280
家·脉 / 282
前言: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从 2004 年开始启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9 届,参加大赛的中学生总人数超过 3 亿人次,是我国基础教育界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公益性中学生作文赛事。
十多年来,大赛秉承“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写作能力”的办赛宗旨,为广大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
每届作文大赛都要经过学校初评、赛区复评、全国复评和全国总决赛等多个环节,入围全国总决赛的同学又要经过听、说、读、写四个项目的系列比拼,包括现场作文、口头作文、即兴演讲比赛等,最终决出“恒源祥文学之星”和全国一等奖获得者。这样的作文比赛,比的不仅仅是一篇作文,而是参赛同学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反应能力等的综合展示,是对参赛同学整体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若干创新性要求,重点体现在核心素养导向和时代性特点上有五大特别强调的关键点:核心素养融合写作、真实情境写作、读写结合新范式、强化过程性指导、革新评价体系。相较 2011 版课标,2022 版更突出解决真实问题的写作能力,将写作从单纯的语文训练升级为综合素养培养工具,特别强化了数字化时代的写作新形态要求。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正是秉承“课标”的要求,命题开放、写法包容,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样就能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进行自主写作,让学生多从生活和学习中取材,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做到有感而发,不写空话、套话作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自己。
经过多年的命题、评审工作实践,我们对中学生写作形成了这样一些倡导性的理念:
一是紧跟时代唱大风。我们身处这个大时代,写作自然也要与这个时代紧紧结合。每届作文大赛,我们都会确立一个与时代主旋律相契合的、特色鲜明的总主题,比如“让青春绽放真、善、美”“用爱点亮人生”“绿色梦想,文明生活”“播种习惯,收获命运”“我的未来我的路”“创新世界,我来啦”“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想象力,我们的宇宙无边无际”“生命的底色”“追寻那一束光”“倾听世界的声音”等。这些总主题,就是我们对时代主旋律的把握,也是我们对中学生写作的总要求,既界定了每一届作文大赛总的边际,又让中学生写作的范围无限宏阔。
二是表达真情写我心。作文就是自己心声的传达,真情的表露,真诚的倾诉。说真话、抒真情是我们对中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欲望,通过表达自己来求得与他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既然是表达自己,那就要说真话、做真人,虚伪的表达只会让他人与世界误解自己,不可能达成理解与沟通。所以,我们通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这样的活动,是要让孩子们学会真情表达,学会轻松作文,而不是赶鸭子上架,要他们写自己不愿写、不能写的文章。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评价学生作文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一个字是“纯”,一个字是“真”。当同学们学会了写纯真的作文的时候,他们也会慢慢地懂得,要做一个纯真的人。这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意思。
三是灵动语言显个性。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作文也是这样。语言是作文的外在形式,语言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表达的准确、清晰与否。语言灵动而有个性,是我们对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参赛作文的要求。我们要求同学们善于挖掘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做到在作文中用词准确、生动,句式灵动,修辞恰当,意蕴深厚。有了这些,作文自然会出彩。同时,我们要求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来写真正发自内心的文章,而不是用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忽悠人,不会故意追求辞藻华丽,也不会故作高深,当然也不能语言干瘪,千人一面,千句一腔,千篇一律。
四是飞扬思想重创意。作为竞赛作文,与一般的课堂作文、考场作文还是不一样的。在课堂上,在考场中,为了获取一个“稳妥”的分数,很多同学已经习惯了那种四平八稳的作文,甚至是那种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但在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们鼓励同学们在作文中飞扬思想、自由表达,特别鼓励同学们有创意地表达。只有真正有思想、有创意、有个性的文章才会脱颖而出。我们希望通过作文大赛尽可能地保留和发挥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让作文大赛成为中学生表达创新思维的一个最好窗口。
五是健全人格润心灵。文学就是人学,作文也即做人。传承文化、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一直是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追求。每年的作文大赛,在总主题下,我们都会遴选出一批分别适合初、高中学生的不同类型的题目。这些题目,立足于拓展学生的视域,引导学生把握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使学生开始探索和思考人生的诸多问题,帮助他们实现心灵的成长。这些题目,得到很多师生和教研人员的高度评价,也有不少题目暗合了每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作文题。这虽然不是我们的目的,但也从侧面体现了作文大赛题目价值追求。
2023—2024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总主题是“对话”。并非狭义的两个人交流,而是先用“望远镜”将目光投向自然、文明、过去或未来,然后再用“显微镜”发现其中的某个能够激发心灵的闪光点进行交流,是广义上的“对话”,体验极速飞翔和穿越之感。
本届大赛共有近 20 个省级赛区、近千万中学生参与进来,经过初评、赛区复评、全国复评,共有近 200 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2024年4月18—21日,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3—2024)“恒源祥文学之星”总决赛及颁奖盛典在澳门隆重举行。参加总决赛的学生们经过笔试、口试、即兴演讲环节的实力比拼,都将自己青春靓丽的一面留在了赛场,成为自己难忘的回忆并铭记于心。
我们这里汇集的,就是获得2023—2024年度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入围总决赛以上等次的部分优秀参赛作文。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获奖作文都选上来,遗珠之憾在所难免。细读这些作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中学生勃发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有了这些,我们的中学生便会在未来跨越无穷的宇宙,跨越历史的长河,去探索无限的世界,去追求无尽的精彩!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委会
免费在线试读:
逝去的呼唤
邯郸恒一中学 余沛泽
下雨了,没有想象中应有的淅淅沥沥,雨敲打门窗的声音真的让人心烦意躁,纵使明知还有许多琐事应当处理,但却始终按捺不下心来。我向窗外看去,除了空无一人的柏油路,便是因雨而变得污秽不堪的土坑。伴雨而来的,似乎是记忆里即将逝去的呼唤,我想起了一家酒馆,尽管算不上有名,但仍是我在这座喧嚣城市的一处安身之所。
拿起伞,我便出门去了,外面的雨依旧在下。
我回忆着,鞋踩在水洼里发出啪啪的响声。酒馆没有名字,它总是用一块潮湿的木牌来充当门面,木制的年轮总是流向远方。即便是寒冷的冬季,门上依旧贴着喜庆的倒“福”,或许它也是害怕被抛弃吧,尽管早因风雨而褪去原有的鲜艳,却也紧紧依附在酒馆身边。若是放在过去,这样的门店总是要在门口摆上一对石狮子以求生意兴隆,或许原来酒馆也是有石狮子的,只是巷子过于狭小,最终被人们移了去吧。
雨水顺着巷子流向街道,似乎这是它与这座城市唯一的联系,或许只有等到雨季来临,人们才能听到这个象征古老的巷口的呼唤,却也仅是作为一个排水不畅的麻烦。
似乎是我的心智没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吧,反倒更为幼稚了。我仍旧向酒馆走去,只是看到角落的青苔,又不禁想起儿时即将逝去的记忆:我时常将青苔的气味当作雨的味道,即使如今已人到中年,却也难免认同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因此雨后潮湿的土壤也便成了蚯蚓的气味。毕竟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讲,只要下过了雨,蚯蚓便一定会出现,既然如此,反过来想也并不为过。鲜有同龄人能理解我的感受。或许是因为他们本身也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吧;或许他们现在也不曾见到青苔与蚯蚓吧;或许过去的东西到如今也早已逝去了吧。
雨滴打在我的伞上,街道的车鸣声终究拉回了我的思绪。
经营酒馆的是一位年老的妇人,似乎她生来和我们便是两个世界的人,她从不告诉我们她的名字。“都是快入土的人了,这么关心我这个老太太干啥。”她总是如此应付每一个好奇的酒客。渐渐地,人们便也就不再问了,来往的行人在这里歇脚,无名的酒客留下自己的故事,热酒一饮而下,秘密便也印刻在了杯中,只是加深了妇人脸上流淌的岁月之河。
我站在酒馆门口,酒客的声音掩盖了门外的雨声。木板门旁长着说不上名的野草,幸好生得两片宽大叶子,才足以让躲雨的蜗牛寻得一个安身之处。我收起了伞,雨滴重重地溅落在叶子上,给叶下停歇的客人带去一丝震栗,打破了他们的宁静,而我只是偷偷笑着。
鞋底的污水沾湿了店内的地毯,即使酒馆破旧,却也依旧干净。鼻子能闻到的,是外面不曾有过的温暖。我坐在了一个无人的角落,怕我这个外人扰去客人的安宁。
像往常一样,店内的酒客不算多,且大都是些已年过半百的人,倾听他们的秘密对老板来说,兴许也算得上是件趣事。我走向摆酒的木架,取走了一壶热酒,木架上说不上名的干草散发着淡淡清香,而老板始终在对付着那似乎永远也穿不过去的针和线。
虽说这是家酒馆,却也仅有一种普通的酿酒,有的酒客说老板曾说过那是她祖父托梦教给她的手艺。而对于这个传闻,她也仅是笑笑,从不肯定或反对。杯中的酒并不清澈,酒香也并不算香醇,倒与书中的“浊酒”有着几分相似。我不禁笑着,那对我恐怕是个陌生的世界吧,只能靠着贫瘠的想象去了解那个不属于我的年代,或许风筝会飞向天空吧,或许会有牧童的牛笛随风而起吧,或许会有乡村的炊烟飘向远方吧……逝去的记忆呼唤着我这个来自远方的客人,酒倒映出我的世界,并不像想象般澄澈。
老板依旧坐在她的柜台后,如她的酒馆一般古老而神秘,满头的白发是雪停留的足迹,脸上的皱纹是岁月留下的泪痕。酒馆依旧人来人往,或喧哗或安静,似乎也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的店里从没有过机械女声的欢迎或送别,只是台上摆放着那永远也烧不尽的香火会替她招待每一位客人。这是她与她的孩子共有的家。
老一辈的人似乎都是如此,他们总是会把自己的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烟雾,似乎真的会有神仙听见他们的心愿。墙上的日历早已泛黄,被撕下的时间成为妇人书写故事的纸张。供奉的香火青烟升起,不愿打扰那独钓寒冬的蓑笠翁独守的宁静。直到客人渐渐离去,她也只是坐在那里,我和她一起,听着窗外的雨声,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我把酒钱轻轻地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在我离开前,她摘下了老花镜,烧起了一旁的煤炉,躺在了属于她的摇椅上,哼起了我从未听过的乡歌。她浑浊的眼睛总是盯着某处角落,那里似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某些东西。我站在门外,漆黑的世界只能看见酒馆一家的灯火,雨依旧在下,似乎今夜将十分漫长。
雨声覆盖了所有,仅剩的是狂风暴雨的嘶吼,什么也听不见了。我将伞撑开放在野草与蜗牛的身旁,企图为他们带来短暂的安宁。
最终雨还是停了,施工的标志灯再度亮出橘黄色的灯光,令人难以入眠。
后来我的生活又恢复了忙碌,酒馆也便不再去了,只是后来有人告诉我,那家酒馆早已消失不见了。他们说,老板将店铺转让给了有钱的商人。还有人说,老板去了大城市安享晚年。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向了何处,只是等待时间将他们遗忘。
巷子的泥道变成了柏油路,潮湿的木门连同门上的字一起被透亮的玻璃替代,连青苔最终也被清理了。商铺开始营业,人流拥挤在狭窄的路口,车鸣不断,巷子也繁华而热闹了。当门外野草随风而去时我便不再来过。
我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呼唤了。
雨季已经过去,世界却不再平静。我向窗外望去,远方的黑烟腾腾而起,城市灯光璀璨,车鸣喧嚣不止,令人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只是偶尔还会梦见柜台的香火和陌生的乡歌,这是他们遗留的低鸣。
我最终拉上了窗帘,只是经常会想着,失去孩子的母亲如今怎么样了呢?叶下的蜗牛如今找到安身之处了吗?我能听到的,只剩下了那晚的雨声。
(指导老师:于 跃)
· · · · · · (收起)
第19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高中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让孩子在应试作文中脱颖而出的小妙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孩子平时作文还可以,可是一到考试,就因为时间不够用,脑袋没素材或者没有好的创意而失分。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最焦虑的事情。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和作文无疑是最重要的两大块,阅读理解需要多练,而随着作文出题越来越标新立异,作文已经不能完全靠“套公式”来得到高分了。 ... (展开)
除了名著阅读,中学生也可以多看这类主题竞赛作文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作为曾经的中学生,那些年很喜欢《萌芽》杂志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那时,觉得大赛作文概念新、观念新、语言新,看得很过瘾,对启发自己写文的角度很有帮助。回想起来,大概美中不足的是,作文没有主题,诸多非主流行文,主要还是看个新鲜。 拿到这套《第19届中国中学作文... (展开)> 更多书评 2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第19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高中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