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现任总统、巴西劳工党创始人、“巴西之子”卢拉首部权威传记
三度当选巴西总统,巴西历史上第一位工人出身的国家领导人。广受人民群众欢迎,2010年卸任总统时支持率达80%。2023年第三次就任总统后,首次出访美洲之外的国家就是中国,为中巴关系做出巨大贡献。
创立并领导世界第二大左翼政党——根植于工人阶级的巴西劳工党。投身新工会主义,组织并推动ABC罢工,成立劳工党,竞选议员、总统,掀动巴西乃至整个拉美地区社会政治浪潮。
出生于巴西最贫穷地区的贫困家庭,八个孩子中的第七子,经历了幼年的艰苦后,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产业工人,却在操作机器时,失去左手小指。失业、丧妻,种种逆境没有挫败这位人民的儿子,最终他异军突起,成为影响全球政治经贸格局的重要人物。
总统本人首度授权资深记者、传记作家记录他的个人生活及政治生涯。
◎ 是政治人物的个人奋斗,更是理解巴西乃至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是卢拉个人的成长与崛起,更是每一个巴西人半个世纪的集体记忆,真实记录巴西乃至拉美政治风云,全面呈现历史背景之下的时代脉搏。
◎ 获奖记者全力打造,大量第一手资料,见证、亲历卢拉生命中的重大事件
作者保持着与卢拉的直接接触,多次采访卢拉,陪同卢拉出访,并作为“洗车行动”的见证者、亲历者,收集大量宝贵第一手资料。对卢拉的刻画不局限于其在政治领域的作为,同时展现其超凡的人格魅力,鲜活生动,真挚感人。
◎ 电影般的叙事节奏,扣人心弦的政治传奇,极富感染力的纪实巨作
一反传统英雄叙事,多维度地展现一位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政治偶像的成功与失败、挫折与坚忍。聚焦卢拉政治生涯中两次被捕入狱的经历,宛如一部政治惊悚片,紧张激烈,悬念迭起。
◎ 特别收录卢拉本人提供的20张珍贵照片
图像定格下卢拉生命中激情澎湃的系列事件,更展示了他的家人、他的喜好、他人生中的高光与阴影。
◎ 全文直译自葡萄牙语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亚非拉近现代史专业青年学者倾力翻译。
————————
卢拉是巴西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是巴西唯一一位拥有工人阶级背景的总统,他所创建和领导的劳工党根基深厚。他展现出持久的魅力和影响力,在现代巴西乃至世界的政治图景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2011年起,著名记者费尔南多·莫赖斯获得授权,直接对卢拉进行采访。他积累了长达数十小时的口述内容,在此基础上,以记者独有的敏锐和扣人心弦的笔触,打造出一部兼具力量感和复杂性的宏伟传记。
本书以极富节奏感的叙事方式,详细记述了卢拉生命中激情澎湃的系列事件,从贫苦的童年,到投身新工会主义的青年时代,再到ABC罢工、劳工党成立、竞选总统、被捕入狱及终获无罪释放等关键事件。书中揭示了卢拉个人生活及政治生涯的重要方面,多维度地呈现了卢拉在巴西及国际政治风云中的成长与崛起。
————————
作者绘制了一幅富有感染力的肖像画,情感真挚,他对卢拉遭受到的来自精英阶层的蔑视、媒体的偏见、出于政治动机的“法律战争”进行了批判。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这部叙述一反传统且引人入胜。
——《旁观者》
这部卢拉的传记写得紧凑而富有悬念,让读者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页上展开的故事。
——《反击》
四十多年来,记者费尔南多·莫赖斯和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是战友和同志。这部传记中呈现的大量情节,不仅仅是卢拉总统个人的经历,而且是两人并肩作战、共同亲历的事件。例如,作者见证了卢拉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领导金属工人罢工的系列事件,两人还共同度过了2018年4月塞尔吉奥·莫罗法官下令逮捕卢拉的那段紧张岁月。
——《零点报书评》
细致入微……卢拉的人生故事对于理解他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考虑到它与巴西众多最脆弱、最受压迫的群体的经历极具相似性。
——《时事》
书写卢拉的故事,就是重新发现巴西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
——《理论与辩论》
费尔南多·莫赖斯的《卢拉传》是叙述和分析历史事实的又一种声音,它带来了新的理解,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对于国家所需要的变革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电容器》
传记作者与传主关系密切这一事实并不会使作品失去价值。问题在于,直接接触传主的优势是否大于偏见的劣势。而从莫赖斯开始讲述故事的那一刻起,答案就是肯定的。
——《圣保罗页报》
在这部传记中,作者塑造的不是“铜像一般的人物”,而仅仅是“血与肉”。
——《联合报》
这本书为书写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的历史提供了原始资料。这部叙述铿锵有力,宛如一座“纪念碑”,它将集体记忆保存下来,并在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进行了平衡。
——《工作天地》
《卢拉传》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其中的广泛研究——对卢拉及相关人士进行的数十小时的采访,以及大量第一手资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波士顿评论》
这部传奇是对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主政治家的重要探究。
——《洛杉矶书评》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