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完了完了!没有严姓女作家《陆犯焉识》那一章!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希望许老师这个系列继续写下去,以后陆续出版《22世纪中国小说选读》、《23世纪中国小说选读》……,把文学批评的当代性贯彻到底!文学不死,文学评论不死。
浅尝辄止,较“空”
哎,怀念2021年在北京读书听看理想的时光🥲
被迫看了两百页的当代中国男人写中国男人真的非常痛苦。层出不穷的裤裆下那些事和对这些事的小小选读,中途我一度很想给一星,无数次思考是不是当代中国男人就这样,许老师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幸好韩少功力挽狂澜,提供了一个非常正常、稳健、游刃有余的文本,令许老师的刻薄话重回正常风格。然后是更加稳健的阎连科,这次我充分理解了选读之难处,毕竟只能选日熄、对阎连科风格(油、梦游、日熄和阎连科)的详略得当式选读,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所以其实本书定位有些尴尬,没什么特别可选的,选了又离对标的文本细读学术工作颇远,更接近3P版面的简单荐书文评,总体只能看成和文学课类似的介绍。按照这个标准,能说满意的是日夜书、日熄、应物兄和文城,集外虽新但篇幅撑不起细读,难免穿插其他作品。最终选读呈现出这个状态,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重读20中国小说》曾带着我走进了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世界,它的姊妹篇出版,奔着这个名头也要买来读读(理想国也是会做生意的,在公众号找了半天购物链接,发现还没出版),许子东的文风一如既往,是学院气与江湖气的结合,学院气来自大学任教多年的积淀与氤氲,精准智性,拿着手术刀与放大镜读书。江湖气的一面来自于上海弄堂里的成长环境,香港码头边的求学环境与媒体镜头前的叙述环境。许子东是少有的愿意向大众讲人话的学者,这是他和窦文涛等一众文化人在镜头前历练出来的话语体系,是知识分子的街头智慧。
和音频节目比较,《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少了“ 1949的文学生产机制”“ 1966的老舍”以及“晚霞消失的时候”“金牧场”“受活”五篇,后来港版补齐了。这次同样少了“陆犯焉识”,是不是以后在港版补上?那又得二次消费
还是第一时间选择听听老师的文字。很过瘾,这本比重读20世纪写的更好,看得出老师开始恢复锵锵时代的“胡言乱语”。老师从我青年时就陪我,到如今步入中年,一开始听到“哈哈笑”,到现在“不响”,我经历了些什么。清醒的人把现实写进小说,悲观的人把未来写进历史,只有盲从的人把愚蠢写入现实。我们时代对不起年轻又不朽的新作家,我买了王占黑和陈春成
【2025第7本】我希望理想国继续给我寄书。
20250618
粗略翻完了全书,阅读体验不错,负担较小。因为是小说选读,所以需要做好前置工作,先读完选篇。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解读铁凝《大浴女》的文章,探讨女性情欲、身体和gm的交织。作者交代了五个女人的十段“非正常”性关系,和一段“山上小屋”里的“正当”夫妻性关系。“非正常”的女性情欲在性社会学的视野下反而是“正常的”——情欲溢出了社会身份的边界。gm年代的“正常”夫妻关系反而凸显了时代大背景下个人情欲的狭小生存空间与生命力:人们排着队在山上的小屋旁干活,以夫妻为单位“心照不宣”地按照一定的秩序进入房间里满足自己的需求。要控制时间,既不能让别人等太久也不能结束太快,遇上太久的夫妻外面的女人嘴上骂着,心里却羡慕…以性为小切口看见了时代夹缝中的“正常”与“异常”模糊的边界,以及女性情欲本身的多重政治意涵。
风趣的笔触,精细的解读,的的确确是细读。有很多经典语句。
2025.06 把我感兴趣的篇章都细细读完了。
许子东以“学术兼趣味”的笔调延续其一贯风格,构建起一幅“21世纪中国小说图景”。它既有导读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小说与历史、人文的深切关注;但如果你更偏好“严谨”的理论批评,可能需在阅读中自行补充概念框架。
作为《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的续篇,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善于抓住角色特性、阶级身份、作者写作背景,并时常以题外话插科打诨,一切都是原汁原味地复现。 只是相较于20世纪,21世纪毕竟时间太短,小说也少了太多,因此无法如前作般精中取精,故而,我个人以为较之前作,本作的选文质量低了许多,有几本像是鸡立鹤群般突兀,不如删掉。 不过,从另一个视角看来,这些选文之质量不齐,大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21世纪小说视角,叫人看见盛唐气象,也能见晚唐黄昏,如此才能将当下小说发展之势尽收眼底,也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介绍了21世纪前20年内出版的一些小说。会介绍作者出生年代,小说背景,再选取一个主题介绍这本小说,每一篇都可当做一篇论文,供文学赏析专业的学生学习,也是课程教材,如果能面听肯定很精彩。 作为普通作者,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作者和书,能跟着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些以前看过的作品,十分满足。
看理想。
信息密度比较低,当放松读物不带脑子读的话挺合适。有些笑话很牵强,但有幽默感总比其它折磨人的一点也不好玩的废纸强,星全冲着这点给了。另,前面的选篇放在一起,给人一种中国现当代小说只写且爱写性压抑的感觉,男女作家笔下的男女都像畜生,太过无聊。应该还有更值得被发掘的篇目吧?
《21世纪中国小说选》收录了多部优秀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面貌。从乡土情怀到都市挣扎,作者们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探讨深刻的社会议题。作品风格各异,既有现实的沉重,也有希望的闪光,是了解当代中国文学的绝佳窗口。
还挺好读的,选的小说也基本上是比较知名的。像我这种看了小说一知半解的,可谓是找到了参考材料。通过许老师的解读,知道小说的着力点在哪里,好又好在何处,弄明白了小说中的内核和没有注意又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兴趣准备再读读这个系列其它的几本。
> 21世纪中国小说选读
17 有用 东篱 2025-05-20 23:30:49 天津
完了完了!没有严姓女作家《陆犯焉识》那一章!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5 有用 啷个哩个啷当锵 2025-04-29 11:55:59 江苏
希望许老师这个系列继续写下去,以后陆续出版《22世纪中国小说选读》、《23世纪中国小说选读》……,把文学批评的当代性贯彻到底!文学不死,文学评论不死。
8 有用 永恒如云朵出岫 2025-05-31 10:39:54 海南
浅尝辄止,较“空”
4 有用 个人走舞王路线 2025-05-20 17:07:28 河北
哎,怀念2021年在北京读书听看理想的时光🥲
6 有用 Pakchenko 2025-06-21 23:32:50 广东
被迫看了两百页的当代中国男人写中国男人真的非常痛苦。层出不穷的裤裆下那些事和对这些事的小小选读,中途我一度很想给一星,无数次思考是不是当代中国男人就这样,许老师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幸好韩少功力挽狂澜,提供了一个非常正常、稳健、游刃有余的文本,令许老师的刻薄话重回正常风格。然后是更加稳健的阎连科,这次我充分理解了选读之难处,毕竟只能选日熄、对阎连科风格(油、梦游、日熄和阎连科)的详略得当式选读,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所以其实本书定位有些尴尬,没什么特别可选的,选了又离对标的文本细读学术工作颇远,更接近3P版面的简单荐书文评,总体只能看成和文学课类似的介绍。按照这个标准,能说满意的是日夜书、日熄、应物兄和文城,集外虽新但篇幅撑不起细读,难免穿插其他作品。最终选读呈现出这个状态,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1 有用 长路漫磋磋 2025-07-07 21:16:00 河南
《重读20中国小说》曾带着我走进了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世界,它的姊妹篇出版,奔着这个名头也要买来读读(理想国也是会做生意的,在公众号找了半天购物链接,发现还没出版),许子东的文风一如既往,是学院气与江湖气的结合,学院气来自大学任教多年的积淀与氤氲,精准智性,拿着手术刀与放大镜读书。江湖气的一面来自于上海弄堂里的成长环境,香港码头边的求学环境与媒体镜头前的叙述环境。许子东是少有的愿意向大众讲人话的学者,这是他和窦文涛等一众文化人在镜头前历练出来的话语体系,是知识分子的街头智慧。
1 有用 老猫LaoMao 2025-06-22 17:59:58 浙江
和音频节目比较,《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少了“ 1949的文学生产机制”“ 1966的老舍”以及“晚霞消失的时候”“金牧场”“受活”五篇,后来港版补齐了。这次同样少了“陆犯焉识”,是不是以后在港版补上?那又得二次消费
1 有用 刘吃 2025-06-14 20:47:23 浙江
还是第一时间选择听听老师的文字。很过瘾,这本比重读20世纪写的更好,看得出老师开始恢复锵锵时代的“胡言乱语”。老师从我青年时就陪我,到如今步入中年,一开始听到“哈哈笑”,到现在“不响”,我经历了些什么。清醒的人把现实写进小说,悲观的人把未来写进历史,只有盲从的人把愚蠢写入现实。我们时代对不起年轻又不朽的新作家,我买了王占黑和陈春成
0 有用 程文道 2025-06-18 19:11:27 安徽
【2025第7本】我希望理想国继续给我寄书。
0 有用 风行水上 2025-06-18 22:40:38 广东
20250618
0 有用 一颗柠檬水儿 2025-06-22 23:48:54 湖北
粗略翻完了全书,阅读体验不错,负担较小。因为是小说选读,所以需要做好前置工作,先读完选篇。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解读铁凝《大浴女》的文章,探讨女性情欲、身体和gm的交织。作者交代了五个女人的十段“非正常”性关系,和一段“山上小屋”里的“正当”夫妻性关系。“非正常”的女性情欲在性社会学的视野下反而是“正常的”——情欲溢出了社会身份的边界。gm年代的“正常”夫妻关系反而凸显了时代大背景下个人情欲的狭小生存空间与生命力:人们排着队在山上的小屋旁干活,以夫妻为单位“心照不宣”地按照一定的秩序进入房间里满足自己的需求。要控制时间,既不能让别人等太久也不能结束太快,遇上太久的夫妻外面的女人嘴上骂着,心里却羡慕…以性为小切口看见了时代夹缝中的“正常”与“异常”模糊的边界,以及女性情欲本身的多重政治意涵。
0 有用 玉小書 2025-06-07 19:18:40 北京
风趣的笔触,精细的解读,的的确确是细读。有很多经典语句。
0 有用 RR 2025-06-16 00:13:28 上海
2025.06 把我感兴趣的篇章都细细读完了。
0 有用 银河吹笙 2025-06-19 23:49:01 浙江
许子东以“学术兼趣味”的笔调延续其一贯风格,构建起一幅“21世纪中国小说图景”。它既有导读价值,也体现了作者对小说与历史、人文的深切关注;但如果你更偏好“严谨”的理论批评,可能需在阅读中自行补充概念框架。
0 有用 明天遥遥无期 2025-06-16 23:15:20 福建
作为《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的续篇,延续了前作的风格:善于抓住角色特性、阶级身份、作者写作背景,并时常以题外话插科打诨,一切都是原汁原味地复现。 只是相较于20世纪,21世纪毕竟时间太短,小说也少了太多,因此无法如前作般精中取精,故而,我个人以为较之前作,本作的选文质量低了许多,有几本像是鸡立鹤群般突兀,不如删掉。 不过,从另一个视角看来,这些选文之质量不齐,大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21世纪小说视角,叫人看见盛唐气象,也能见晚唐黄昏,如此才能将当下小说发展之势尽收眼底,也算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0 有用 黄原上的雨 2025-06-21 21:20:51 四川
介绍了21世纪前20年内出版的一些小说。会介绍作者出生年代,小说背景,再选取一个主题介绍这本小说,每一篇都可当做一篇论文,供文学赏析专业的学生学习,也是课程教材,如果能面听肯定很精彩。 作为普通作者,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作者和书,能跟着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些以前看过的作品,十分满足。
0 有用 夜未眠 2025-07-23 20:59:38 浙江
看理想。
1 有用 石则鸣 2025-06-27 01:03:53 广东
信息密度比较低,当放松读物不带脑子读的话挺合适。有些笑话很牵强,但有幽默感总比其它折磨人的一点也不好玩的废纸强,星全冲着这点给了。另,前面的选篇放在一起,给人一种中国现当代小说只写且爱写性压抑的感觉,男女作家笔下的男女都像畜生,太过无聊。应该还有更值得被发掘的篇目吧?
0 有用 X 2025-07-24 21:47:15 河南
《21世纪中国小说选》收录了多部优秀作品,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多样面貌。从乡土情怀到都市挣扎,作者们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探讨深刻的社会议题。作品风格各异,既有现实的沉重,也有希望的闪光,是了解当代中国文学的绝佳窗口。
0 有用 培根漫步 2025-06-17 14:26:26 广东
还挺好读的,选的小说也基本上是比较知名的。像我这种看了小说一知半解的,可谓是找到了参考材料。通过许老师的解读,知道小说的着力点在哪里,好又好在何处,弄明白了小说中的内核和没有注意又值得注意的地方。有兴趣准备再读读这个系列其它的几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