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眠》是作家杨好创作的一组以“生活似梦非梦”为中心主题的短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来处各异:北京半夜两点醒来的房客,伦敦蜗居圣殿酒吧区的游戏场景师、肯辛顿大街的时装模特,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城堡夜游的艺术家等,这些不同时空中漫游的人物,面目模糊,行动果决,出没在世界各地,似乎在找寻中前进,又仿佛在迷失中退缩。他们没有具体的名字,也没有固定的身份,却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困境:当世界的时间已经跳动在同一个钟摆下,讯息的同步与共享,却加速了我们彼此的隔膜。这里的黎明,仍是那里的黄昏。
面对遽然裂变的世界,杨好在《大眠》中展开了对时间、处境、意义、身份、出路以及我们的来处等议题的不断探寻和追问。她在小说里层层折叠地搭建了这样一个仍然用成见包裹自我的世界,并准确表达出人们情绪的共鸣:惶惑,惊诧,困顿、迷茫和无力同时,又试图寻求某种清晰与稳定。
你渐趋模糊,而我的面目开始清晰。这是她面对这个去中心化的世界,所能给出的一句沉默。
编辑推荐:
人们争论一切,怀疑一切,发明一切,毁掉一切。
她生活在这个每秒都有事情发生的世界中,自然她相信自己明白世界是什么——由声音、颜色、温度、气味构成;由哭声、欲望、疲惫、欢笑构成;同样,这些构成世界的东西隐藏着摧毁世界的唯一方式。
所有的危险和意外早已被侵蚀成为最不经意的日常——面对真正的意外,我们漫不经心。
3 有用 祝羽捷 2025-07-02 12:59:48 上海
本书是杨好在都柏林的最新创作集,文学性极强,充满象征、隐喻和心理真实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句子缝隙里藏着随时会开启的暗门。每个故事都在清醒和梦之间。通过梦境、幻觉、记忆碎片、超现实场景与现实事件的交织,模糊了界限,以此贴近现代人感知世界的困境: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被信息、欲望、焦虑扭曲的幻象?书名“大眠”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是生理上的状态,更指向一种精神上的孤独、迷失、疲乏或沉溺,如同一场在白昼进... 本书是杨好在都柏林的最新创作集,文学性极强,充满象征、隐喻和心理真实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句子缝隙里藏着随时会开启的暗门。每个故事都在清醒和梦之间。通过梦境、幻觉、记忆碎片、超现实场景与现实事件的交织,模糊了界限,以此贴近现代人感知世界的困境: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被信息、欲望、焦虑扭曲的幻象?书名“大眠”本身就极具象征意义,是生理上的状态,更指向一种精神上的孤独、迷失、疲乏或沉溺,如同一场在白昼进行的长梦,将个体困在无形的软囊里,游离于世界的表面却难以抵达真实的核心。读完,我出了一身大汗,发现自己仍旧身处一场无法彻底结束的梦中。 (展开)
1 有用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5-05-29 11:17:06 北京
世界比任何人想象得都更加广大莫测,作为地图测量员,第一条准则就是只做记录,不做指认。——杨好《大眠》
1 有用 蚱蜢 2025-07-09 08:25:03 北京
杨好的写作充满了诗意和梦幻的不确定性,她将人物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来,缺少一个具体的人生活在具体的空间中(即使最具体的《双双》,最现实的《水妖》),而是将感官上的朦胧感受,有些还写出了生存寓言的感觉。文笔很老道,不少描述非常深邃,延伸到了存在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