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埃勒里·奎因1943年作品,写于许多名作之后,属于拼图型“谁是凶手”的类型,比较传统的模式,亮点一:多重逆转;亮点二:波兹家族的名女人席拉最后成了埃勒里的秘书,并且改名为妮姬·波特尔,这个妮姬·波特尔将多次出现在奎因系列的其它作品中,包括广播和影视剧,和埃勒里的关系非常之……本书是她的第一次出场。
菠萝大师说:“还行,不算最好,也不算糟”
三星半到四星之间吧,手法实在太好猜了,不过最后的转折有加分。米虫先生和男主人的关系相当诡异……
其实我真同情老女人。
怎么还能装作童谣杀人的,这什么意思……按照获利人来排动机也太简单了吧,最后切入点又那么直截了当一步到位,马马虎虎交稿的感觉。那个巨型儿童写得还有些趣味,可以加半星。
。。。
读此书,才发现自己聪慧阿。。。。。
女主讨厌
心悦诚服,全篇疲于奔命却不得要领,而最终解释非常令人信服,很赞,奎因以权谋私两全其美了一回,啊,我真替他开心
《從前從前有個老太婆》和《我嫁了一個死人》都是不適合帶到公共場合看的書籍
不管大家怎么褒奖《凶镇》,但对我来说,第三时期的奎因已经是江郎才尽,连第二时期的寻求突破都不没力气寻求了,转而做一些比较经济实惠改变,比如给侦探加入人性,比如奎因后期问题,但他以往赖以制胜的逻辑武器已经荡然无存,连凶手身份都一本比一本好看穿了。而所谓的苦恼侦探,除了法月纶太郎,根本打动不了人。而奎因后期问题,也要等到他流芳百世的会后才突显价值,而但看推理小说本身,可以说这本《老女人》什么优点都没有。
看到书名,耳边就会响起刘东明那首歌...
细看之下,确有抄袭电子版之嫌,既然是在台版基础上改的,应该算为台版和电子版的混合产物.
不错的~
赞,这本很适合拍成电影。按作品列表算是第三期的作品。决定还是折回去先补完国名系列。
故事很好看,但是伦理上漏洞太大了。从侦探了解的信息来看:一个人说要杀弟弟-提出决斗-好心人调包了子弹-幕后黑手又一次掉包-弟弟决斗中意外被杀。这过程之后侦探只认为第二次掉包的是谋杀者,提出决斗的人却是无辜的。可是明明事件都因提出决斗的人而起。有一种只为揭开谜底而忽略正义的感觉。
第三第四期奎因最强作品
校对在吃屎吗?已豆列。
页数出卖你了EQ
开头,是特立独行的女强人的刻画,特别的她与她特别的家庭,这是奎因作品里不多见的好开头吧。接着第一个案子的戏剧性把全书推到第一个高潮。第一案的诡计也是特别出色,简直是非典型的奎因。毕竟我印象中奎因本身少写诡计,少见记忆深刻的诡计。 之后,整体节奏很快,解答前略有断节,逻辑流逆转又回到平时的奎因。 诡计与逻辑俱全,剧情节奏极快,就这两点也是很讨喜的一本。 广播剧中的秘书妮奇原来是在这本初登场的,真是一个彩蛋。 可读完,始终没有被击中的感觉。可能还是最后推理只解决了部分问题,少了全事件的逻辑完整性。 4星半
> 从前有个老女人
2 有用 老蔡 2011-10-07 21:55:45
埃勒里·奎因1943年作品,写于许多名作之后,属于拼图型“谁是凶手”的类型,比较传统的模式,亮点一:多重逆转;亮点二:波兹家族的名女人席拉最后成了埃勒里的秘书,并且改名为妮姬·波特尔,这个妮姬·波特尔将多次出现在奎因系列的其它作品中,包括广播和影视剧,和埃勒里的关系非常之……本书是她的第一次出场。
2 有用 小米=qdmimi 2010-03-13 23:15:26
菠萝大师说:“还行,不算最好,也不算糟”
2 有用 syren 2010-02-06 20:18:37
三星半到四星之间吧,手法实在太好猜了,不过最后的转折有加分。米虫先生和男主人的关系相当诡异……
1 有用 丸子猫 2010-03-07 02:40:06
其实我真同情老女人。
0 有用 钟螺 2018-08-13 05:36:54
怎么还能装作童谣杀人的,这什么意思……按照获利人来排动机也太简单了吧,最后切入点又那么直截了当一步到位,马马虎虎交稿的感觉。那个巨型儿童写得还有些趣味,可以加半星。
0 有用 丰无涯 2011-12-28 11:05:10
。。。
0 有用 空心 2010-03-01 20:53:11
读此书,才发现自己聪慧阿。。。。。
0 有用 Alan Sleep 2010-05-13 23:57:35
女主讨厌
0 有用 神威 2012-11-24 02:03:27
心悦诚服,全篇疲于奔命却不得要领,而最终解释非常令人信服,很赞,奎因以权谋私两全其美了一回,啊,我真替他开心
0 有用 慕 2011-06-17 21:56:04
《從前從前有個老太婆》和《我嫁了一個死人》都是不適合帶到公共場合看的書籍
0 有用 陆小包 2014-03-13 21:50:19
不管大家怎么褒奖《凶镇》,但对我来说,第三时期的奎因已经是江郎才尽,连第二时期的寻求突破都不没力气寻求了,转而做一些比较经济实惠改变,比如给侦探加入人性,比如奎因后期问题,但他以往赖以制胜的逻辑武器已经荡然无存,连凶手身份都一本比一本好看穿了。而所谓的苦恼侦探,除了法月纶太郎,根本打动不了人。而奎因后期问题,也要等到他流芳百世的会后才突显价值,而但看推理小说本身,可以说这本《老女人》什么优点都没有。
0 有用 AlphaDiao 2010-09-01 16:07:09
看到书名,耳边就会响起刘东明那首歌...
0 有用 hd612 2009-05-23 23:17:15
细看之下,确有抄袭电子版之嫌,既然是在台版基础上改的,应该算为台版和电子版的混合产物.
0 有用 无题 2010-03-15 21:31:29
不错的~
0 有用 西瓦 2012-08-16 10:02:51
赞,这本很适合拍成电影。按作品列表算是第三期的作品。决定还是折回去先补完国名系列。
0 有用 午夜飞行旧时光 2014-10-14 10:35:35
故事很好看,但是伦理上漏洞太大了。从侦探了解的信息来看:一个人说要杀弟弟-提出决斗-好心人调包了子弹-幕后黑手又一次掉包-弟弟决斗中意外被杀。这过程之后侦探只认为第二次掉包的是谋杀者,提出决斗的人却是无辜的。可是明明事件都因提出决斗的人而起。有一种只为揭开谜底而忽略正义的感觉。
0 有用 纳兰潜艇 2012-07-14 16:35:54
第三第四期奎因最强作品
0 有用 爱地人 2009-07-16 10:51:55
校对在吃屎吗?已豆列。
0 有用 VirtualGravity 2012-02-17 18:40:33
页数出卖你了EQ
1 有用 jx8026700 2016-06-22 23:54:22
开头,是特立独行的女强人的刻画,特别的她与她特别的家庭,这是奎因作品里不多见的好开头吧。接着第一个案子的戏剧性把全书推到第一个高潮。第一案的诡计也是特别出色,简直是非典型的奎因。毕竟我印象中奎因本身少写诡计,少见记忆深刻的诡计。 之后,整体节奏很快,解答前略有断节,逻辑流逆转又回到平时的奎因。 诡计与逻辑俱全,剧情节奏极快,就这两点也是很讨喜的一本。 广播剧中的秘书妮奇原来是在这本初登场的,真是一个彩蛋。 可读完,始终没有被击中的感觉。可能还是最后推理只解决了部分问题,少了全事件的逻辑完整性。 4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