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乱的年代 短评

热门
  • 124 历史理性 2010-06-11 22:37:04

    相当不错,可能是官方观点中最好的了。从大量纷繁的文献中建构起一个解释逻辑,并尽可能消解了文革的神秘性,而显示出其符合一般政治运动的规律的实质。

  • 57 2011-06-18 22:55:04

    虽然仍未摆脱内部权力斗争的说法,但是拿出了很多党内文件

  • 57 千江阅 2015-04-22 11:19:14

    太情绪化了。历史根本是匹随时会脱缰的野马,不由任何人控制

  • 49 齐物秋水 2016-03-14 10:16:51

    一部认真的文革史。在其时条件下材料与认知已做到不错。殷鉴未远。

  • 48 喀喇昆仑 2020-09-01 14:44:12

    对文革有很多不同解释,尤其是一些后文革时代的人喜欢赋予其崇高的反官僚主义社会革命意义,复杂化,但回归历史,这就是一场由最高领袖发起的全社会狂热的权力斗争。它可能在无意间取得了一些有利于后面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但这也不能构成为其合理性辩护的理由。

  • 40 我不懂量子力学 2020-08-18 01:26:25

    现在的我都无法想象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存在一段和封建时代基本无差别的历史

  • 24 希夷子 2015-02-06 09:36:41

    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础观点写的一本书,口气很官方,主要着重点是以文件和两报一刊的社论为线索的斗争过程。里面有些材料比较新鲜,比如三审王光美的笔录。四平八稳的一本书。想到是这个作者接手高华的工作,去写共和国史的第七卷,还是觉得有点遗憾,应该不会太有亮点。

  • 16 shumi2 2010-12-23 14:49:19

    用文革腔调控诉太祖帮,大字报文风

  • 12 Patrick/小白 2013-06-19 21:18:48

    至今已觉不新鲜,也就是当个提纲看。内容有很大的历史局限,当时材料有限、必须为“尊”者讳(即使是汪东兴)自不必说。如频繁引叶永烈之类的来源,大吹特吹西纠和联动等等,放到现在。。。其实还是有很多人这么做。

  • 9 黄不胖 2014-10-08 21:28:38

    无官方是一身轻,伴君伴虎自古云。

  • 9 以天为宇 2020-10-10 22:54:21

    完全就是按照《历史决议》写的一本书,看之前建议客观全面的了解下这段时期的历史,不然有些史实会被带跑偏或者因避重就轻,不了解某一事件。不过结尾全面的总结和反思还是可以给人以启迪作用的。

  • 7 春诵夏弦 2017-11-11 10:24:55

    和那本民间流传甚广的“文革”史相比,好太多了。别的不说,中央文革小组改组后的成员此书有一份明晰的清单,那书就草草略过。王先生此书不仅史料详实,论述的条理也很清楚,现在看大多内容仍不过时,可说是一部用心的力作。

  • 10 2012-11-25 13:36:27

    呜呼哀哉!

  • 13 喝着可乐吃米饭 2021-05-19 12:44:07

    一派胡言乱语,标准的拿了钱干坏事儿。毫无底线

  • 6 失眠老登 2022-10-02 23:24:50 北京

    啥破玩应……

  • 16 Jeremy 2021-05-03 10:06:14

    从眼花缭乱的形势变化,你死我活的内部争斗,到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终于结束了。很讽刺的是,“林彪从来不读《毛泽东语录》,也从来不‘随身带’,规定秘书替他保管。林彪每次去参加群众性的集会,则由秘书交给他。当群众高呼口号时,林彪用右手举起《毛泽东语录》,一上一下地挥动。大会结束,‘红宝书’又回到秘书手中”。倘若放在当下,是不是也并不违和。

  • 4 芳草碧莲天 2021-05-05 11:30:14

    虽然有很多谜语人笔法,但总体来说能让人对这十年有个框架性的了解

  • 4 宋一坤 2015-08-11 13:40:20

    本书内容丰富,焦点集中于决策层十年的动态和斗争,史论结合,比较详实。美中不足,就是脚注不够规范。文化大革命,很值得研究。毕竟这是一场时间长,范围广的空前大动乱。了解如何搞政治斗争,对人民群众的辨别力的提高,作用不小。

  • 16 江户川柯镇恶 2018-11-21 22:45:42

    竟然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口气看完是不现实的:看一小时书,马上要看两小时的《中国有嘻哈》平复心情。好比是小孩病痛之下被迫喝中药,苦药喝完之后,连续往嘴里塞几勺白糖才能缓过劲来。1966年光是第一年就已经不行了,还撑了十年。容易入戏的人就别看了。

  • 8 Holder Joe 2010-01-10 15:11:50

    文革研究不能苛求,这书在初版的年代已经代表国内的最高水平了。史料所限,作者对tg民主集中制的演变缺乏深入的分析,相关结论现在看来已经站不住脚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