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 短评

热门
  • 1 南池子 2019-07-30 19:01:59

    作为学术史的研究,很多部分的历史事实存在缺损和细节还原得都很碎片化,有些内容全部转自阎明的学术史著作。

  • 0 钝刀龙戈 2016-04-25 21:09:10

    流畅易读,颇有收获。清末始有留日风潮(56页),民国则有留美风潮。孙本文上过留日生康宝忠的社会学课程,从而开始社会学的研习。1947年底的调查显示,全国社会学教师143人,留美出身的占49.7%,留美者占留洋者66.3%。(70页)吴泽霖、潘光旦、吴景超都是在一个美国教员在清华开设的社会学课上才对社会学产生兴趣。(83页)李景汉极重视社会调查。(88页)学院派社会学努力与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一贯坚持改良立场(104、147、151页)。孙本文在主流学界影响甚大(194页)。英美的学术传统多有融合(227页),法国留学生则表现不同特点,杨堃是一典型(232页)。留美社会学者的学院派立场与改良立场明显(274页),这种立场和英美主流是一致的。把持国内主流的留美社会学者不待见社会主义学者,怨恨已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