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有的书评 (20)

陈灼 2012-06-25 23:27:22

当你真正爱上她

勒古恩在45岁时所写的《一无所有》(Dispossessed),令28岁的我心悦诚服。 它不像《黑暗的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那么充满诗意,对社会制度和人性的探讨,更加哲理,也更为思辨。少年时代不能完全理解她的诗意,这就使得,即便去年重看了,也未能完全沉浸其中。...  (展开)
shuo 2012-04-09 00:28:51

Nutopia——对乌托邦的怀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Nutopia 对乌托邦的怀旧 1973年愚人节,列侬和小野洋子提出了概念性国家“Nutopia”。它没有土地,没有国界,没有护照,只有人民;没有法律,只有宇宙的规则。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  (展开)
Aaron 2015-04-30 00:15:50

在人间寻求乌托邦是否搞错了什么?——简评勒古恩《一无所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Aaron 小说从近代以降尤其是冷战高潮时期人类政治生活和思想的历史中汲取了丰富灵感和资源,创造出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架空世界。作者相当熟悉六七十年代最前沿的激进政治实践和支持它们的政治哲学,长于在对话和心理独白中自然插入大段痛彻肌骨、切中时弊的尖锐评论,双线...  (展开)
2009-11-27 00:27:19

回旋于笔尖的两个世界——关于《一无所有》

回旋于笔尖的两个世界——关于《一无所有》 小者/文      在写下这篇评论的同时,也为了表达对勒古恩的敬仰。近年来,勒古恩渐渐地取代了特里·普拉切特和亚当斯·亚当斯成为了我心目中最好的科幻作家。      《一无所有》,从文章的副标题说起:“不确定的乌托邦”(A...  (展开)
如是我闻 2010-03-05 16:42:41

悖论和困惑

其实科幻小说,不过是借科幻的壳,讲述对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看法。既然自我会在叙述自我中陷入悖论,那就借一面镜子——外星文明来看自己吧。 《被剥夺的:一个不确定的乌托邦》(The Dispossessed:An Ambiguous Utopia) 一直都觉得不负责任的翻译者有谋财害命之嫌。...  (展开)
繁星×雨国八月 2014-12-29 10:53:26

不可能的乌托邦

我很好奇竟然有人认为这本书写得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本书连两星都不值。 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正值苏联最强大的年代。而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一大堆运动之后,美国社会展开了对社会制度的...  (展开)
饲养员刘 2012-05-20 20:09:17

远游即归途

终于看完了《一无所有》这本书,科幻世界译文版2008年3月,作者是Ursula K.Leguin。我用了好几年去看这本书,断断续续,开始觉得写得好无聊,越到后来越是不想看完,又越是不知疲倦地看下去。越是接近结束,越是贪婪,越是不愿接受再有几页就结束了这一事实。有时候是会遇到这...  (展开)
Victor_42 2011-09-18 22:04:26

一无所有的乌托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近日翻箱倒柜摸出一本08年3月下半月的科幻世界译文刊,这本只活在“年轻人”心中的杂志,捧在手中,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器物,正如《1984》中温斯顿手捧着珊瑚玻璃镇纸一般感受。 这一期的主打作品是厄修拉·勒古恩的长篇《一无所有》,刚买来时也翻看过……仅仅是翻看,不知...  (展开)
麦克斯 2023-05-15 21:42:15

厄古拉·休古恩《一无所有》:重新定义科幻小说的边界

《一无所有》(The Dispossessed,又译为失去一切的人)是 厄古拉·休古恩 (Ursula K. Le Guin)于1974年发表的一部科幻小说,被认为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获得1974美国雨果奖(Hugo Awards)与 星云奖 (Nebula Awards)。 这部小说以两颗行星 阿纳瑞斯 (Anarres)和 乌拉...  (展开)
豆友1997 2022-12-06 14:11:42

一无所有 奥多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似乎是看科幻以来读的第一本女性作者书写的科幻小说。 读之前以为主角是女人,看第一章发现是男人失望了好久。 本书以双线进行,第一章是从阿纳瑞斯启程至乌拉斯,最后一章是从乌拉斯至阿纳瑞斯的归途。两条线独立进行又相互映照,阿纳瑞斯线描写了谢维克如何一步步走向乌拉斯...  (展开)
跳跳 2021-09-06 00:35:28

一本 1974 年的书

《一無所有》是美國作家 厄休拉·勒古恩 於1974年所發表的科幻小說,為伊庫盟系列小說之一,獲得1974年的星雲獎與1975年的雨果獎。故事描述兩個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文明社會,並探討對於烏托邦的願景與批判。 --- Wikipedia 这本书我是慕名而看,加之我好久没看过书了,于是就看...  (展开)
知游 2010-03-23 15:29:59

阳光底下无新事

太阳底下无新事,可是每个生命,每个个体生命不是新的,他们为什么要诞生? 不确定的乌托邦,这个副标题直观的表达了整本书的印象。勒古恩笔下,第一代奥多主义者自我放逐到了阿纳瑞斯,依靠心中明确的理想与道德,明确了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构架了无政府主义的阿纳瑞斯,那...  (展开)
Queen of Sword 2020-05-16 12:55:29

折衷的自由

时隔几年之后再看 Ursula 的作品,多了一些理解,也更能读出她书里的哲学和她的探索。那个没有政府,阶级,财产私有制,消费主义,婚姻制度,个人主义等观念的社会看上去是一个以 work & love 实现自由的试验场。但矛盾的是这样的自由却需要以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为前提,如...  (展开)
花生 2018-09-16 10:18:10

一无所有

听说这本书的时候,市面上已经买不到这本书,退而求其次,在淘宝上买了影印版,翻译很粗糙,发现很多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书籍整体读起来很苦恼,作者用巨大的想象力撑起了两个星球的生活形态。读罢豆瓣上的评论,大家要么以意识形态来读这部作品,要么通过赞美作者和梗概故...  (展开)
勾陈 2017-12-03 00:49:57

乌托邦的思想实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与其说是科幻更像一本政治纯文学,诚如作者所说,是一次粗略的对乌托邦的思想实验。 厄奶奶构想了两个社会形态完全对立的世界,阿纳瑞斯贫瘠荒凉,实行计划经济,奉行极端的无政府主义,乌拉斯则资源充足但贫富分化严重,更像现实世界中的资本主义。两百年来两个世界彼此敌对...  (展开)
biscuits 2017-08-08 10:23:19

加了人文的科幻才有高度

乌拉斯和阿纳瑞斯的对比,起初我以为会是像苏联和美国那样的对比,但是实际上阿纳瑞斯还远远没到苏联的阶段,乌拉斯也不仅仅是美国,它更像是如今的整个人类社会。 阿纳瑞斯是作者幻想出来的,对于理想社会的一个实验,阿纳瑞斯的地理最终会让社会变成这样,这是文章想表达的意...  (展开)
Bla©kie 2017-02-17 21:24:25

短评写不下随便记记

虽然故事脱胎于冷战时代,里面的互助乌托邦寄托了对社会主义阵营不切实际的想象,但其中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在依然充斥着强权、压迫的今天(无论东西)来看,仍具深意。 对于现代社会的顽疾,作者开出的极致药方貌似是财产非私有(小说中有几处对话看似非常女权主义,但作者一笔...  (展开)
2024年的ks 2014-04-24 21:45:27

理想社会-一无所有-厄休拉·勒古恩(陶雪蕾 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有时会碰到这样一本书,在你读它的过程中,会感觉到自己大脑的某片从未用过的区域瞬间被其激活了,自己的一些思维的架构通路顿时导通了,这是一种可以开启思维之门的思想盛宴。无疑,这种书是不可多得的,在我的阅读经历里,《1984》是一本,《三体》三部曲也给我相同的阅...  (展开)
你看我嘎嘎吗 2011-01-01 10:23:26

贫瘠而公有,富裕而私有

前段时间看完了这本,感觉两个社会的模样都不是我想要的社会,但是如果必须选一个,我更想去贫瘠的公有社会,毕竟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富裕的私有社会,贫富差距大的私有社会。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不大,也许是读的太断断续续了,也可能我觉得还不够客观和科幻,而且总觉得,哪个都...  (展开)
小河 2009-10-02 01:49:58

沧桑、优美、深刻

沧桑、优美、深刻,这是看完《一无所有》第一遍后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印象。为什么要说明是第一遍呢,因为我想第二遍第三遍读过后,会有更深的理解吧。 虽然是国外的译文,但是丝毫没有一般译文小说的文笔生涩之感,作者与译者配合得相得益彰。字里行间散发着淡淡的沉...  (展开)

订阅一无所有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