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视频: 串门亲戚索要礼物《植物圣经》怎么办? 国庆节家里来... http://xhslink.com/o/3rPDTkh5ic0 复制后打开【小红书】查看笔记!

国庆节家里来了位亲戚家小孩,说正在备考艺术类专业招生,俗称“艺考”,就是绘画方向的美术生,在我书架前徘徊,指尖一行行划过书脊,突然停留在这本超级大部头《植物圣经》上面,那是我上个月刚收到的新书,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的植物图鉴大画册百科全书,也叫《艾希施泰特花园图谱》,是16世纪德国贵族一个花园的御用管理员编写绘制的,现在看的这本中文版是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典藏复刻中文版。书脊足有三指宽,拿在手里像块沉甸甸的木头,翻开每一页都是细腻的手绘植物图,植物的的脉络、肌理、细节,全须全尾都全景展现,整本书全彩,全手绘,每一植物都有详细说明介绍,说是“纸上植物园、手绘植物大百科全书”一点不夸张。 “天呐”亲戚小孩的声音都发颤,“这太适合我了!你看这叶片的色彩过渡,我老师总说我画静物时‘没层次’,这本书里画的太棒了。”他翻到“畸形橙花百合”那页,眼睛亮得像有光,“10月我要参加造型基础科目考静物写生,要是能带着这本书练,肯定能过啊。”也许是看我家里书多吧,多一本少一本无所谓,他言外之意,估计是想让我借坡下驴,展现慷慨,直接做人情送给他这本书。说完,他抬头看向我,语气带着央求:“你这书能不能先借我用?考完试我立马还你?”我心里想,别扯淡了,我长这么大就没听说过谁借书还能主动归还的,从孔乙己那年代开始,借书就等于直接白拿,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啊。 这本中国国家地理出版的《植物圣经》虽然名字比较大众化,但是内容含金量却太高,出版于16世纪的欧洲,要知道,在当时,林奈还未创立植物分类学,相当于当时的人们,是用最最朴素的人类直观感受去记录自己认为美好的植物并加以归类总结的,这种人类最纯正的感性的输出已经没有了,现在只剩下了科学的严谨性。这本书之所以超级厚,因为书里收录了1100幅植物图画,全部4800种物种,很多都是16大开一整页全幅展现的,植物的一丢丢细节都看得一清二楚,涵盖约600个原生植物和400多个园艺栽培种,包括约90个植物科,源自欧洲的有580个野生物种,150多个是地中海物种,25个物种来自南美安第斯山脉,要知道,在当时,艾希施泰特地区并没有温室!种植如此海量的植物简直太令人震惊了。书籍一种将近550页厚度,每一章节都非常清晰,先以目录+图鉴+说明的方式罗列植物以及详细的介绍,植物的特性、生长环境、鉴别方式、习性、颜色气味形态等等都有特别细致的介绍。后面的篇幅中,用超大尺寸的高清全彩手绘图,原汁原味地展现植物的图像,不仅是科普的提升,也是审美的享受。我认为,但凡是懂书的、喜欢植物的、喜欢美术的,家里都必然需求一本如此经典优美的植物大百科全书图鉴。所以理所当然,我也要拥有啊。 亲戚孩子看我没什么回应,扛着沉默盯着我愣了一会,我还是没接话,又低头看了眼书里的画,最终还是点点头:“唉~~能翻翻看就已经很满足啦。”那本《植物圣经》,至今仍躺在我书架最显眼的位置。 有些珍藏,终究只能留在自己身边。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