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吃饭和打酱油 (ren)
- 敏求堂書目(二) (楓岫主人)
- 清大歷史所入學考參考書目 (侯二六)
- 明清思想史(研究著作) (长沮)
- 2012 VI (疯清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1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愚公∞ 2015-09-20 12:20:31
钱穆思想史论丛卷七,主要是明代思想史的部分,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研朱余沈的文章,主要有明初朱子学衍流考、读陈篁墩文集、罗整庵学述以及朱子学衍流韩国考;其它的为阳明学及其批判。值得重视的是,本书中阳明学的数篇论文如阳明良知学述评、读阳明传习录、略论王学流变等,可以与阳明学述要相互参考。
1 有用 松雨轩 2019-08-01 13:07:28
读毕钱穆《阳明学述要》《论语新解》《宋明理学概述》《中国思想史》等书后,顿觉此书气象万千,快意十足。此书虽是明代儒学论文集,但编次颇有章法,不啻一完整著作,与今之学者胡乱捆扎论文集不同。先论明初朱学发展,以吴胡曹薛罗为主剖析源流,关注程敏政论述朱子晚年之先功;次论阳明学之脉络,细读文本,察其流变;又论晚明学人之回应,以陈建三袁顾高刘等为例讨论;最后概述宋明理学之异同关联,可谓结论,明白通透;末尾置... 读毕钱穆《阳明学述要》《论语新解》《宋明理学概述》《中国思想史》等书后,顿觉此书气象万千,快意十足。此书虽是明代儒学论文集,但编次颇有章法,不啻一完整著作,与今之学者胡乱捆扎论文集不同。先论明初朱学发展,以吴胡曹薛罗为主剖析源流,关注程敏政论述朱子晚年之先功;次论阳明学之脉络,细读文本,察其流变;又论晚明学人之回应,以陈建三袁顾高刘等为例讨论;最后概述宋明理学之异同关联,可谓结论,明白通透;末尾置朝鲜朱子学一文,为明代儒学扩展至周边的附论。此书实因作者读古书对黄宗羲有疑而发,对《明儒学案》之偏颇多有揭发指斥,发明不少,作者提出“读古人书,既当分别而求,又贵能会通而观”,倘非真儒和真读书人,钱氏断不能臧否先贤得失,更难“六十年来,迭经丧乱,二古人书本,迄未放弃”。故目今之学者,大多耳食之徒也。 (展开)
1 有用 四部居士 2016-03-23 13:28:52
剖析极精,钱氏服膺朱子,对阳明深致不满,王学余流更不待问
0 有用 楓岫主人 2011-04-21 14:32:08
壓力很大地標為“讀過”
0 有用 曼联哈哈哈 2020-01-15 12:43:30
“要之明儒风气,有激于元儒之浅陋,而转陷于游心高空虚无之境,几成一时通病”;“实则阳明反伊川朱子,不反明道,并多采酌”;“良知不仅为大群心,乃实为历史心。良知者,乃就历史大群心之同然处言,即人类悠久不息之一种文化心也”(“今若以龙溪论良知,侧重了现在心,而忽略了文化心,则心斋论良知,却是注重了小我心,而忽略了大群心”);“抑且念庵于阳明,一则深敬其龙场之一番历练,一则致佩其治赣之一番功绩,此皆有符... “要之明儒风气,有激于元儒之浅陋,而转陷于游心高空虚无之境,几成一时通病”;“实则阳明反伊川朱子,不反明道,并多采酌”;“良知不仅为大群心,乃实为历史心。良知者,乃就历史大群心之同然处言,即人类悠久不息之一种文化心也”(“今若以龙溪论良知,侧重了现在心,而忽略了文化心,则心斋论良知,却是注重了小我心,而忽略了大群心”);“抑且念庵于阳明,一则深敬其龙场之一番历练,一则致佩其治赣之一番功绩,此皆有符念庵论学大旨”;袁宏道:“学道不学禅,谈星不谈义,爱曲不爱音,读书不读字。”;“梨洲知恶讲堂锢习,而转治经史实学,亦从此学风转变而来,惜乎梨洲不自知,必于高刘两人分高下,似不如恽日初之转得师门宗旨”;李滉、李珥、宋时烈、韩元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