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Windows内核编程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串口、键盘、磁盘、文件系统、网络等相关的Windows内核模块的编程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实现的输入密码保护、防毒引擎、文件加密、网络嗅探、网络防火墙等信息安全软件的核心组件的具体编程。主要知识重点包括:Windows串口与键盘过滤驱动、Windows虚拟存储设备与存储设备过滤驱动、Windows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文件系统透明加密/解密驱动、Windows各类网络驱动(包括TDI过滤驱动及3类NDIS驱动),以及最新的WDF驱动开发模型。有助于读者熟悉Windows内核驱动的体系结构,并精通信息安全类的内核编程技术。本书的大部分代码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适合从Windows 2000一直到目前最新的Windows 7 Beta版。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计算机系的学生、普通Windows程序员、Windows内...
本书从Windows内核编程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串口、键盘、磁盘、文件系统、网络等相关的Windows内核模块的编程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技术实现的输入密码保护、防毒引擎、文件加密、网络嗅探、网络防火墙等信息安全软件的核心组件的具体编程。主要知识重点包括:Windows串口与键盘过滤驱动、Windows虚拟存储设备与存储设备过滤驱动、Windows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文件系统透明加密/解密驱动、Windows各类网络驱动(包括TDI过滤驱动及3类NDIS驱动),以及最新的WDF驱动开发模型。有助于读者熟悉Windows内核驱动的体系结构,并精通信息安全类的内核编程技术。本书的大部分代码具有广泛的兼容性,适合从Windows 2000一直到目前最新的Windows 7 Beta版。
本书适合大专院校计算机系的学生、普通Windows程序员、Windows内核程序员、信息安全行业的程序员,以及希望了解Windows系统底层知识的计算机编程爱好者使用。阅读本书,需要读者有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 · · · · ·
谭文,C程序员。1980年生于湖南。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各类系统底层软件的开发设计工作;目前在英特尔在上海紫竹科技园的研发中心参与不同平台二进制指令动态翻译系统的项目开发。爱好聊天、发帖。曾著有《天书夜读——从汇编语言到Windows内核编程》一书。编写本书的第1~3,7,8,10~12章,并统稿全书。
杨潇,C程序员。1981年生于陕西。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一直从事各类系统软硬件接口部分的开发设计工作;目前在Comodo北京研发中心任职,负责各类Windows/Linux相关驱动的开发。爱好音乐、旅游和摄影。负责编写本书的第5,6章。
邵坚磊,前执业医生,现C、汇编程序员。1976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具有临床医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双学位。长期致力于x86体系架构与Window...
谭文,C程序员。1980年生于湖南。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各类系统底层软件的开发设计工作;目前在英特尔在上海紫竹科技园的研发中心参与不同平台二进制指令动态翻译系统的项目开发。爱好聊天、发帖。曾著有《天书夜读——从汇编语言到Windows内核编程》一书。编写本书的第1~3,7,8,10~12章,并统稿全书。
杨潇,C程序员。1981年生于陕西。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一直从事各类系统软硬件接口部分的开发设计工作;目前在Comodo北京研发中心任职,负责各类Windows/Linux相关驱动的开发。爱好音乐、旅游和摄影。负责编写本书的第5,6章。
邵坚磊,前执业医生,现C、汇编程序员。1976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具有临床医学和计算机专业的双学位。长期致力于x86体系架构与Windows系统底层技术的研究与相关开发工作;目前在NEC-AS上海研发中心主持信息防泄密软件的Windows内核驱动的开发工作。是著名的反rootkit工具DarkSpy的作者之一。曾与谭文合著《天书夜读——从汇编语言到Windows内核编程》。爱好网游。编写本书的第4章。
其他有贡献的作者:
卢冠豪,C程序员。1981年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辅仁大学资讯工程学系。长期从事C、C++、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的工作;参与过“端点安全”、“资产管理”、“网络流量分析”等项目的开发与维护;擅长Windows项目开发。平时爱好吸收与科技电脑有关的新知识。受邀编写本书的第9章。
张佩,C程序员,1982年生于江苏扬中,毕业于苏州大学。近三四年来,一直从事底层软件开发工作,乐此不疲。因偶然的机会,在NEC-AS公司加入了Infocage安全软件开发项目组,从此与底层驱动开发结缘。现工作于上海一家公司,服务于美国Avid公司音频驱动项目。此人好读书,好写文章,好交朋友。为人善,与人交善,诚善人也。受邀编写本书的第13章。
其他有贡献者:
杨瑾,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在参与导师的项目过程中,因技术的需要阅读了本书的原稿,修改了书中的许多细节错误与纰漏,并按照本书介绍的步骤,编译、安装和测试了本书源码光盘上的部分代码。是本书最主要的审校者。
张帆,198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目前在赛门铁克北京的研发中心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著名畅销书《Windows驱动开发技术详解》的作者。阅读了全书的原稿,并给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并为本书作序。
张银奎,国内著名的调试专家。目前和本书作者谭文在同一研发中心工作,著有《软件调试》一书。阅读了本书的全部原稿,修改了书中多处细节,给本书作者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并参与了本书的命名。
马勇,驱动开发网的站长,国内知名的文件系统驱动专家。“驱网核心技术丛书”的组织和策划者之一,阅读了全书的原稿,并给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意见。
目录 · · · · · ·
1.1 下载和使用WDK 2
1.1.1 下载安装WDK 2
1.1.2 编写第一个C文件 3
1.1.3 编译一个工程 5
1.2 安装与运行 6
· · · · · · (更多)
1.1 下载和使用WDK 2
1.1.1 下载安装WDK 2
1.1.2 编写第一个C文件 3
1.1.3 编译一个工程 5
1.2 安装与运行 6
1.2.1 下载一个安装工具 6
1.2.2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7
1.2.3 在虚拟机中运行 9
1.3 调试内核模块 9
1.3.1 下载和安装WinDbg 9
1.3.2 设置Windows XP调试执行 10
1.3.3 设置Vista调试执行 11
1.3.4 设置VMWare的管道虚拟串口 11
1.3.5 设置Windows内核符号表 13
1.3.6 实战调试first 14
练习题 16
第2章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17
2.1 内核编程的环境 18
2.1.1 隔离的应用程序 18
2.1.2 共享的内核空间 19
2.1.3 无处不在的内核模块 20
2.2 数据类型 21
2.2.1 基本数据类型 21
2.2.2 返回状态 22
2.2.3 字符串 23
2.3 重要的数据结构 23
2.3.1 驱动对象 23
2.3.2 设备对象 25
2.3.3 请求 26
2.4 函数调用 28
2.4.1 查阅帮助 28
2.4.2 帮助中有的几类函数 30
2.4.3 帮助中没有的函数 32
2.5 Windows的驱动开发模型 32
2.6 WDK编程中的特殊点 33
2.6.1 内核编程的主要调用源 33
2.6.2 函数的多线程安全性 34
2.6.3 代码的中断级 36
2.6.4 WDK中出现的特殊代码 37
练习题 38
第3章 串口的过滤 40
3.1 过滤的概念 41
3.1.1 设备绑定的内核API之一 41
3.1.2 设备绑定的内核API之二 43
3.1.3 生成过滤设备并绑定 43
3.1.4 从名字获得设备对象 45
3.1.5 绑定所有串口 46
3.2 获得实际数据 47
3.2.1 请求的区分 47
3.2.2 请求的结局 48
3.2.3 写请求的数据 49
3.3 完整的代码 50
3.3.1 完整的分发函数 50
3.3.2 如何动态卸载 52
3.3.3 完整的代码 53
本章的示例代码 53
练习题 54
第4章 键盘的过滤 56
4.1 技术原理 57
4.1.1 预备知识 57
4.1.2 Windows中从击键到内核 58
4.1.3 键盘硬件原理 60
4.2 键盘过滤的框架 61
4.2.1 找到所有的键盘设备 61
4.2.2 应用设备扩展 64
4.2.3 键盘过滤模块的DriverEntry 65
4.2.4 键盘过滤模块的动态卸载 66
4.3 键盘过滤的请求处理 68
4.3.1 通常的处理 68
4.3.2 PNP的处理 69
4.3.3 读的处理 70
4.3.4 读完成的处理 71
4.4 从请求中打印出按键信息 72
4.4.1 从缓冲区中获得KEYBOARD_INPUT_DATA 72
4.4.2 从KEYBOARD_INPUT_DATA中得到键 73
4.4.3 从MakeCode到实际字符 74
4.5 Hook分发函数 75
4.5.1 获得类驱动对象 76
4.5.2 修改类驱动的分发函数指针 77
4.5.3 类驱动之下的端口驱动 78
4.5.4 端口驱动和类驱动之间的协作机制 79
4.5.5 找到关键的回调函数的条件 80
4.5.6 定义常数和数据结构 80
4.5.7 打开两种键盘端口驱动寻找设备 81
4.5.8 搜索在KbdClass类驱动中的地址 83
4.6 Hook键盘中断反过滤 86
4.6.1 中断:IRQ和INT 86
4.6.2 如何修改IDT 87
4.6.3 替换IDT中的跳转地址 88
4.6.4 QQ的PS/2反过滤措施 90
4.7 利用IOAPIC重定位中断处理函数 90
4.7.1 什么是IOAPIC 90
4.7.2 如何访问IOAPIC 91
4.7.3 编程修改IOAPIC重定位表 92
4.7.4 插入新的中断处理 93
4.7.5 驱动入口和卸载的实现 95
4.8 直接用端口操作键盘 96
4.8.1 读取键盘数据和命令端口 96
4.8.2 p2cUserFilter的最终实现 97
本章的示例代码 98
练习题 99
第5章 磁盘的虚拟 100
5.1 虚拟的磁盘 101
5.2 一个具体的例子 101
5.3 入口函数 102
5.3.1 入口函数的定义 102
5.3.2 Ramdisk驱动的入口函数 103
5.4 EvtDriverDeviceAdd函数 104
5.4.1 EvtDriverDeviceAdd的定义 104
5.4.2 局部变量的声明 105
5.4.3 磁盘设备的创建 105
5.4.4 如何处理发往设备的请求 107
5.4.5 用户配置的初始化 108
5.4.6 链接给应用程序 110
5.4.7 小结 111
5.5 FAT12/16磁盘卷初始化 111
5.5.1 磁盘卷结构简介 111
5.5.2 Ramdisk对磁盘的初始化 113
5.6 驱动中的请求处理 119
5.6.1 请求的处理 119
5.6.2 读/写请求 120
5.6.3 DeviceIoControl请求 122
5.7 Ramdisk的编译和安装 124
5.7.1 编译 124
5.7.2 安装 125
5.7.3 对安装的深入探究 125
练习题 126
第6章 磁盘过滤 127
6.1 磁盘过滤驱动的概念 128
6.1.1 设备过滤和类过滤 128
6.1.2 磁盘设备和磁盘卷设备过滤驱动 128
6.1.3 注册表和磁盘卷设备过滤驱动 129
6.2 具有还原功能的磁盘卷过滤驱动 129
6.2.1 简介 129
6.2.2 基本思想 130
6.3 驱动分析 130
6.3.1 DriverEntry函数 130
6.3.2 AddDevice函数 132
6.3.3 PnP请求的处理 136
6.3.4 Power请求的处理 140
6.3.5 DeviceIoControl请求的处理 140
6.3.6 bitmap的作用和分析 144
6.3.7 boot驱动完成回调函数和稀疏文件 150
6.3.8 读/写请求的处理 152
6.3.9 示例代码 160
6.3.10 练习题 161
第7章 文件系统的过滤与监控 162
7.1 文件系统的设备对象 163
7.1.1 控制设备与卷设备 163
7.1.2 生成自己的一个控制设备 165
7.2 文件系统的分发函数 166
7.2.1 普通的分发函数 166
7.2.2 文件过滤的快速IO分发函数 167
7.2.3 快速IO分发函数的一个实现 169
7.2.4 快速IO分发函数逐个简介 170
7.3 设备的绑定前期工作 172
7.3.1 动态地选择绑定函数 172
7.3.2 注册文件系统变动回调 173
7.3.3 文件系统变动回调的一个实现 175
7.3.4 文件系统识别器 176
7.4 文件系统控制设备的绑定 177
7.4.1 生成文件系统控制设备的过滤设备 177
7.4.2 绑定文件系统控制设备 178
7.4.3 利用文件系统控制请求 180
7.5 文件系统卷设备的绑定 183
7.5.1 从IRP中获得VPB指针 183
7.5.2 设置完成函数并等待IRP完成 184
7.5.3 卷挂载IRP完成后的工作 187
7.5.4 完成函数的相应实现 190
7.5.5 绑定卷的实现 191
7.6 读/写操作的过滤 193
7.6.1 设置一个读处理函数 193
7.6.2 设备对象的区分处理 194
7.6.3 解析读请求中的文件信息 195
7.6.4 读请求的完成 198
7.7 其他操作的过滤 202
7.7.1 文件对象的生存周期 202
7.7.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203
7.7.3 文件的删除 205
7.8 路径过滤的实现 206
7.8.1 取得文件路径的3种情况 206
7.8.2 打开成功后获取路径 207
7.8.3 在其他时刻获得文件路径 209
7.8.4 在打开请求完成之前获得路径名 209
7.8.5 把短名转换为长名 211
7.9 把sfilter编译成静态库 212
7.9.1 如何方便地使用sfilter 212
7.9.2 初始化回调、卸载回调和绑定回调.. 213
7.9.3 绑定与回调 215
7.9.4 插入请求回调 216
7.9.5 如何利用sfilter.lib 218
本章的示例代码 221
练习题 221
第8章 文件系统透明加密 223
8.1 文件透明加密的应用 224
8.1.1 防止企业信息泄密 224
8.1.2 文件透明加密防止企业信息泄密 224
8.1.3 文件透明加密软件的例子 225
8.2 区分进程 226
8.2.1 机密进程与普通进程 226
8.2.2 找到进程名字的位置 227
8.2.3 得到当前进程的名字 228
8.3 内存映射与文件缓冲 229
8.3.1 记事本的内存映射文件 229
8.3.2 Windows的文件缓冲 230
8.3.3 文件缓冲:明文还是密文的选择 232
8.3.4 清除文件缓冲 233
8.4 加密标识 236
8.4.1 保存在文件外、文件头还是文件尾 236
8.4.2 隐藏文件头的大小 237
8.4.3 隐藏文件头的设置偏移 239
8.4.4 隐藏文件头的读/写偏移 240
8.5 文件加密表 241
8.5.1 何时进行加密操作 241
8.5.2 文件控制块与文件对象 242
8.5.3 文件加密表的数据结构与初始化 243
8.5.4 文件加密表的操作:查询 244
8.5.5 文件加密表的操作:添加 245
8.5.6 文件加密表的操作:删除 246
8.6 文件打开处理 248
8.6.1 直接发送IRP进行查询与设置操作 248
8.6.2 直接发送IRP进行读/写操作 250
8.6.3 文件的非重入打开 252
8.6.4 文件的打开预处理 255
8.7 读写加密/解密 260
8.7.1 在读取时进行解密 260
8.7.2 分配与释放MDL 261
8.7.3 写请求加密 262
8.8 crypt_file的组装 265
8.8.1 crypt_file的初始化 265
8.8.2 crypt_file的IRP预处理 266
8.8.3 crypt_file的IRP后处理 269
本章的示例代码 272
练习题 272
第9章 文件系统微过滤驱动 273
9.1 文件系统微过滤驱动简介 274
9.1.1 文件系统微过滤驱动的由来 274
9.1.2 Minifilter的优点与不足 275
9.2 Minifilter的编程框架 275
9.2.1 微文件系统过滤的注册 276
9.2.2 微过滤器的数据结构 277
9.2.3 卸载回调函数 280
9.2.4 预操作回调函数 281
9.2.5 后操作回调函数 284
9.2.6 其他回调函数 285
9.3 Minifilter如何与应用程序通信 288
9.3.1 建立通信端口的方法 288
9.3.2 在用户态通过DLL使用通信端口的范例 290
9.4 Minifilter的安装与加载 292
9.4.1 安装Minifilter的INF文件 293
9.4.2 启动安装完成的Minifilter 294
本章的示例代码 295
练习题 295
第10章 网络传输层过滤 296
10.1 TDI概要 297
10.1.1 为何选择TDI 297
10.1.2 从socket到Windows内核 297
10.1.3 TDI过滤的代码例子 299
10.2 TDI的过滤框架 299
10.2.1 绑定TDI的设备 299
10.2.2 唯一的分发函数 300
10.2.3 过滤框架的实现 302
10.2.4 主要过滤的请求类型 304
10.3 生成请求:获取地址 305
10.3.1 过滤生成请求 305
10.3.2 准备解析IP地址与端口 307
10.3.3 获取生成的IP地址和端口 308
10.3.4 连接终端的生成与相关信息的保存 310
10.4 控制请求 311
10.4.1 TDI_ASSOCIATE_ADDRESS的过滤 311
10.4.2 TDI_CONNECT的过滤 313
10.4.3 其他的次功能号 314
10.4.4 设置事件的过滤 316
10.4.5 TDI_EVENT_CONNECT类型的设置事件的过滤 318
10.4.6 直接获取发送函数的过滤 320
10.4.7 清理请求的过滤 322
10.5 本书例子tdifw.lib的应用 323
10.5.1 tdifw库的回调接口 323
10.5.2 tdifw库的使用例子 325
本章的示例代码 326
练习题 327
第11章 NDIS协议驱动 328
11.1 以太网包和网络驱动架构 329
11.1.1 以太网包和协议驱动 329
11.1.2 NDIS网络驱动 330
11.2 协议驱动的DriverEntry 331
11.2.1 生成控制设备 331
11.2.2 注册协议 333
11.3 协议与网卡的绑定 335
11.3.1 协议与网卡的绑定概念 335
11.3.2 绑定回调处理的实现 335
11.3.3 协议绑定网卡的API 338
11.3.4 解决绑定竞争问题 339
11.3.5 分配接收和发送的包池与缓冲池 340
11.3.6 OID请求的发送和请求完成回调 342
11.3.7 ndisprotCreateBinding的最终实现 345
11.4 绑定的解除 351
11.4.1 解除绑定使用的API 351
11.4.2 ndisprotShutdownBinding的实现 353
11.5 在用户态操作协议驱动 356
11.5.1 协议的收包与发包 356
11.5.2 在用户态编程打开设备 357
11.5.3 用DeviceIoControl发送控制请求 358
11.5.4 用WriteFile发送数据包 360
11.5.5 用ReadFile发送数据包 362
11.6 在内核态完成功能的实现 363
11.6.1 请求的分发与实现 363
11.6.2 等待设备绑定完成与指定设备名 364
11.6.3 指派设备的完成 365
11.6.4 处理读请求 368
11.6.5 处理写请求 370
11.7 协议驱动的接收回调 374
11.7.1 和接收包有关的回调函数 374
11.7.2 ReceiveHandler的实现 376
11.7.3 TransferDataCompleteHandler的实现 380
11.7.4 ReceivePacketHandler的实现 381
11.7.5 接收数据包的入队 383
11.7.6 接收数据包的出队和读请求的完成 385
本章的示例代码 388
练习题 389
第12章 NDIS小端口驱动 390
12.1 小端口驱动的应用与概述 391
12.1.1 小端口驱动的应用 391
12.1.2 小端口驱动的实例 392
12.1.3 小端口驱动的运作与编程概述 393
12.2 小端口驱动的初始化 393
12.2.1 小端口驱动的DriverEntry 393
12.2.2 小端口驱动的适配器结构 396
12.2.3 配置信息的读取 397
12.2.4 设置小端口适配器上下文 398
12.2.5 MPInitialize的实现 399
12.2.6 MPHalt的实现 402
12.3 打开ndisprot设备 403
12.3.1 I/O目标 403
12.3.2 给IO目标发送DeviceIoControl请求 404
12.3.3 打开ndisprot接口并完成配置设备 406
12.4 使用ndisprot发送包 409
12.4.1 小端口驱动的发包接口 409
12.4.2 发送控制块(TCB) 409
12.4.3 遍历包组并填写TCB 412
12.4.4 写请求的构建与发送 415
12.5 使用ndisprot接收包 417
12.5.1 提交数据包的内核API 417
12.5.2 从接收控制块(RCB)提交包 418
12.5.3 对ndisprot读请求的完成函数 420
12.5.4 读请求的发送 422
12.5.5 用于读包的WDF工作任务 424
12.5.6 ndisedge读工作任务的生成与入列 426
12.6 其他的特征回调函数的实现 428
12.6.1 包的归还 428
12.6.2 OID查询处理的直接完成 429
12.6.3 OID设置处理 432
本章的示例代码 433
练习题 434
第13章 NDIS中间层驱动 435
13.1 NDIS中间层驱动概述 436
13.1.1 Windows网络架构总结 436
13.1.2 NDIS中间层驱动简介 437
13.1.3 NDIS中间层驱动的应用 438
13.1.4 NDIS包描述符结构深究 439
13.2 中间层驱动的入口与绑定 442
13.2.1 中间层驱动的入口函数 442
13.2.2 动态绑定NIC设备 443
13.2.3 小端口初始化(MpInitialize) 445
13.3 中间层驱动发送数据包 447
13.3.1 发送数据包原理 447
13.3.2 包描述符“重利用” 448
13.3.3 包描述符“重申请” 451
13.3.4 发送数据包的异步完成 453
13.4 中间层驱动接收数据包 455
13.4.1 接收数据包概述 455
13.4.2 用PtReceive接收数据包 456
13.4.3 用PtReceivePacket接收 461
13.4.4 对包进行过滤 463
13.5 中间层驱动程序查询和设置 466
13.5.1 查询请求的处理 466
13.5.2 设置请求的处理 468
13.6 NDIS句柄 470
13.6.1 不可见的结构指针 470
13.6.2 常见的NDIS句柄 471
13.6.3 NDIS句柄误用问题 473
13.6.4 一种解决方案 475
13.7 生成普通控制设备 476
13.7.1 在中间层驱动中添加普通设备 476
13.7.2 使用传统方法来生成控制设备 478
本章的示例代码 483
练习题 483
附录A 如何使用本书的源码光盘 485
· · · · · · (收起)
"寒江独钓"试读 · · · · · ·
主要作者: 谭文,C程序员。1980年生于湖南。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各类系统底层软件的开发设计工作;目前在英特尔在上海紫竹科技园的研发中心参与不同平台二进制指令动态翻译系统的项目开发。爱好聊天、发帖。曾著有《天书夜读——从汇编语言到Windows内核编程》一书。编写本书的第1~3,7,8,10~12章,并统稿全书。 杨潇,C程序员。1981年生于陕西。2006年毕...
丛书信息
喜欢读"寒江独钓"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寒江独钓"的人也喜欢 · · · · · ·
寒江独钓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寒江独钓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来自互动网fzbzchenxi

谭文的书我还是要追读

建议没基础的同学们不要急于看此书

> 更多书评 10篇
-
共享的内核空间 32位系统上,一个进程的空间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低2G为用户私有空间,高2G为内核使用空间。 内核空间是受到硬件保护的。 内核模块(驱动程序),并非是和普通程序一样作为一个进程执行,而是运行在内核空间,成为操作系统的一个模块,最终被所有需要该模块提供功能的应用程序所(也可能是被操作系统本身)调用 高2G的内核并非是一个做死了的硬件内核,驱动程序作为内核模块加载到内核空间中,成为内核的一部分,...
2013-06-18 14:06
共享的内核空间
32位系统上,一个进程的空间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低2G为用户私有空间,高2G为内核使用空间。 内核空间是受到硬件保护的。 内核模块(驱动程序),并非是和普通程序一样作为一个进程执行,而是运行在内核空间,成为操作系统的一个模块,最终被所有需要该模块提供功能的应用程序所(也可能是被操作系统本身)调用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高2G的内核并非是一个做死了的硬件内核,驱动程序作为内核模块加载到内核空间中,成为内核的一部分,这样内核只要简单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适用不同的硬件了。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内核模块位于内核空间中,而内核空间又被所有进程共享。因此,内核模块实际上位于任何一个进程空间中。用PsGetCurrentProcessId得到当前进程号。返回的handle是一个进程ID。这个数字和我们在任务管理器上看到的PID是一样的。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windows的所谓系统进程是一个名为“System”的进程,是windows自身生成的一个特殊进程。DriverEntry被调用时一般是在系统进程中。这是因为windows一般都用系统进程来加载内核模块,并不说明内核代码运行在Sytsem进程里。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数据类型
WDK的编程规范中不直接使用unsigned long,而是使用已经重新定义过的ULONG,依次类推,UCHAR UINT VOID PULONG PUCHAR PUINT PVOID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返回状态
觉大部分内核API的返回值都是一个返回状态,也就是一个错误码。类型为NTSTATUS。建议用宏NT_SUCCESS判断返回值是否成功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驱动对象
一个驱动对象代表一个驱动程序,或者说一个内核模块 内核模块并不生成一个进程,只是填写一个回调函数让windows来调用,而且这组回调函数必须符合windows内核的规范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设备对象
在内核的世界里,大部分“消息”都以请求(IRP)的方式传递。而设备对象是唯一可以接收请求的实体,任何一个IRP都是发送给某个设备对象的。 因为我们总是要在内核程序中生成一个设备对象,而内核程序是用一个驱动对象来表示,所以一个设备对象总是属于一个驱动对象。驱动对象可以生成多个设备对象,windows向设备对象发出请求,而IRP请求又是被驱动对象中的分发函数所捕获。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请求
IRP栈空间。因为一个IRP往往要传递n个设备对象才得以完成。可以想象,在传递过程中由可能会有一些“中间变换”,导致请求的参数变化。为了保存这种参数变化,我们给每次“中转”都留一个“栈空间”,用来保存中间参数。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函数 我认为可以调用与系统调用无关的函数。wcspy,strlen,memset都是可以的。但是malloc等就不能了。 windows的驱动开发模型
简单分类:没有电源管理,PNP管理特性的驱动,统统称为NT式驱动。调用了WDF的API都叫WDF驱动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函数的多线程安全
通过以下规则判断何时需要保证多线程安全性: 1.可能运行于多线程的函数,必须是多线程安全的。只运行于单进程的函数,则不必是多线程的。 2.如果函数A的所有调用源只运行于同一单线程环境,则函数A也是只运行在单线程环境的 3.如果函数A的其中一个调用源是可能运行在多线程环境的,或者多个调用源可能运行于不同的可并发的多个线程环境。而且调用路径上没有采取多线程序列化成单线程的强制措施(例如,互斥体等等保持同步的数据结构),则函数A也是可能运行在多线程环境的。 4.如果在函数A的所有可能运行于多线程环境的调用路径上,都有多线程程序转换为单线程的强制措施,则函数A是运行在单线程环境的。 5.只使用函数内部资源,完全不使用全局变量,静态变量,或者其他全局性资源的函数是多线程安全的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DriverEntry,DriverUnload的运行环境是单线程的,这两个函数由系统进程的单一线程调用,不会出现多线程同时调用的情况 各种分发函数 ------运行环境是多线程的,没有任何文档保证分发函数不会被多线程同时调用。此外,分发函数不会和DriverEntry并发,但可能和DriverUnload并发 完成函数------运行环境多线程,完成函数随时可能被未知的线程调用 各种NDIS回调函数------运行环境多线程,和完成函数相同。 代码的中断级
Dispatch级比Passive级高。在实际编程中,具有比较复杂功能的内核函数都要求必须运行在Passvie级。只有比较简单的函数能在Dispath级执行。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调用源的中断级: DriverEntry,DriverUnload--------------Passvie级 各种分发函数-----------------Passvie级 完成函数------------------Dispatch级 各种NDIS回调函数-----------------Dispatch级 TIPS:不能使用专门内核API来任意降低或上升中断级,不然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pragma alloc_text()这个宏用来指定某个函数的可执行的代码编译出来放在PE文件中的位置(节区)。INIT, PAGE段等
回应 2013-06-18 14:06 -
调试内核模块: 说实话,当时这个连接双机调试的时候搞了我好几天的时间,囧。 windows内核模块的调试工具不多,有winDBG和solfICE,这里选择winDBG 现在WDK都自带winDBG了,不用去下载了。 winDBG必须安装在调试机上,也就是说要安装在你本机上,不是虚拟机里面!!!! 设置win XP调试执行 安装好虚拟机后,必须把这个虚拟机上的windows(最好是跟你本机上的OS搭配)设置为调试执行。 打开虚拟机中windows的系统盘(C:\\)在...
2013-05-26 12:14
调试内核模块: 说实话,当时这个连接双机调试的时候搞了我好几天的时间,囧。
windows内核模块的调试工具不多,有winDBG和solfICE,这里选择winDBG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现在WDK都自带winDBG了,不用去下载了。 winDBG必须安装在调试机上,也就是说要安装在你本机上,不是虚拟机里面!!!! 设置win XP调试执行 安装好虚拟机后,必须把这个虚拟机上的windows(最好是跟你本机上的OS搭配)设置为调试执行。 打开虚拟机中windows的系统盘(C:\\)在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显示所有文件,不隐藏系统保护文件,然后看见boot.ini,打开编辑他。 文件内容一般如下: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noexecute=optin / fastdetect 把它改为: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noexecute=optin / fastdetect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 /debug /debugport=com1 /baudrate=115200
保存这个文件(若文件无法保存,选择”属性“,去掉”只读“)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重启虚拟机windows系统,就可以看见可以进入正常模式的windows,也可以进入Debug模式的windows了。
设置VMware的管道虚拟串口: <原文开始>调试机与被调试机用串口相连,但是被调试机是虚拟机的情况下,就不可能用真正的串口相连了。要在虚拟机上生成一个用管道虚拟的串口。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打开VMware,但是不要启动里面的windows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1.在左边的Commands栏中单击”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出现HardWare页,单击”Add“按钮,出现Add Hardware Wizard,单击下一步。 2.Hardware types选择”Serial Port“(串口),单击下一步 3.选择”Output to named pipe“,单机下一步 4.这时有3个框可以选择:前两个保持默认,分别为”\\.\pipe\com_1“和”This end is the server“,第3个修改为”The other end is an application“.(最新版本VMware可能前两个默认不同,请随机应变)。然后单击完成。</原文结束> 然后是设置调试机上的winDBG的启动参数,使它连接一个管道,并把这个管道当做串口来处理:
windbg.exe -b -k com:port=\\.\pipe\com_1,baud=115200,pipe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上面的命令在CMD中执行,先CD到windbg.exe所在的路径(不要带中文路径)。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在桌面上建立一个windbg的快捷方式,右键属性,在”目标“中的”...windbg.exe“后面增加前面的启动参数,注意,命令行参数要放在双引号外面。 之后,打开虚拟机windows,进入debug模式之后,马上用快捷方式打开windbg,就可以开始调试,了windbg会显示连接上的信息。 刚连接上的时候,虚拟机里面的windows会中断(类似于死机),在windbg的命令提示符"kd >"后面输入”g“,回车,OK。 以上的连接方案我弄了好几天结果链接不上(最底部显示的: Debuggee not connected.),原来是有原因的,原因难以找到,不过还是解决了,下面是我的解决方案: windbg Debuggee not connected 在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里看下你那个串口是不是叫Serial port 2??如果是,问题就在这里,就是多了那个2。把这个串口删掉,然后把那个printer也删掉,然后重新添加一个串口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串口就叫Serial port了。 设置windows内核符号表: WinDbg配置和使用基础 WinDbg是微软发布的一款相当优秀的源码级(source-level)调试工具,可以用于Kernel模式调试和用户模式调试,还可以调试Dump文件。 1. WinDbg介绍: Debugging Tools and Symbols: Getting Started 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debugstart.mspx A word for WinDbg http://mtaulty.com/communityserver/blogs/mike_taultys_blog/archive/2004/08/03/4656.aspx 2. WinDbg下载: Install 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 32-bit Version 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installx86.mspx Install 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 64-bit Versions 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install64bit.mspx 3. 配置WinDbg: 运行WinDbg->菜单->File->Symbol File Path->按照下面的方法设置_NT_SYMBOL_PATH变量: 在弹出的框中输入“C:\MyCodesSymbols; SRV*C:\MyLocalSymbols*http://msdl.microsoft.com/download/symbols”(按照这样设置,WinDbg将先从本地文件夹C:\MyCodesSymbols中查找Symbol,如果找不到,则自动从MS的Symbol Server上下载Symbols)。另一种做法是从这个Symbol下载地址中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symbolpkg.mspx,下载相应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完整的Symbol安装包,并进行安装,例如我将其安装在D:\WINDOWS\Symbols,在该框中输入“D:\WINDOWS\Symbols”。(这里要注意下载的Symbols的版本一定要正确,在我的Win2003+Sp1上,我曾经以为安装Win2003+Sp2的Symbols可能会牛×点,但结果证明我错了,用WinDbg打开可执行文件时,提示“PDB symbol for mscorwks.dll not loaded;Defaulted to export symbols for ntdll.dll”的错误,我有重新装上Win2003+Sp1的Symbols, 现在一切运行正常^_^) 4. 使用WinDbg: WinDbg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两种运行方式。这里介绍使用图形界面的WinDbg来调试应用程序: File->OpenExecutable->可以选择一个可执行文件进行调试; File->Attache to a Process->可以选择一个运行中的进程,并对其进行调试;
至此,我们就可以在上图中用红色方框标记的文本框中输入各个功能指令了(有关指令的帮助文档,可以参考:Help->Contents->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Debuggers->Debugger Reference,该目录下列集了所有指令机器功能说明!)。
如果调试时总是看不见函数名,这是符号表设置的问题。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实战调试first: 请把驱动安装工具弄进去虚拟机windows系统中,.sys也弄进虚拟机windows中,然后在源文件first.c入口函数里面加入: #if DBG _asm int 3 //调试异常 #endif
但是,这样的代码,如果不是调试执行就会直接蓝屏,所以加了一个条件编译,只有在调试版本这条语句才被编译。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双机连接完成后,在windbg里面设置源代码路径(单击file菜单自己找)。 最后,就可以像VC6调试器那样源级调试和观察变量了。
回应 2013-05-26 12:14 -
安装步骤: 打开srvinstw.exe,选择安装服务,然后next,然后选择本地计算机,next,输入first(名称不一定要和文件名相同,可以随意输入,别一串乱打,不能和已存在的服务冲突,还要你记住名字,)。输入sys文件路径,只能手工,别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设备驱动”,“NT驱动器目标名”不需要输入任何内容,然后next,选择启动类型一定要选择“手动”,方便调试,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启动和停止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因为是...
2013-05-26 11:52
安装步骤:
打开srvinstw.exe,选择安装服务,然后next,然后选择本地计算机,next,输入first(名称不一定要和文件名相同,可以随意输入,别一串乱打,不能和已存在的服务冲突,还要你记住名字,)。输入sys文件路径,只能手工,别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设备驱动”,“NT驱动器目标名”不需要输入任何内容,然后next,选择启动类型一定要选择“手动”,方便调试,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启动和停止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因为是内核程序,所以DbgPrint打印出来的消息咱看不到,请用DebugView.exe来查看消息输出。
TIPS:DebugView可以捕获各种输出,所以要把Capture Kernel勾上,才可以看到内核输出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启动sys和停止sys:
直接CMD窗口CD到first目录,然后输入net start first("first“为服务名,所以之前那个名称别乱打)启动first.sys,输入net stop first停止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在虚拟机中运行: 因为内核程序运行在ring 0,可以访问4G内存空间,,如果程序出现BUG,访问到不该访问的地方,操作系统很快就会蓝屏,经常这样就把你机器搞坏了,所以要装个虚拟机方便开发,我用Vmware。 讲本机文件拷贝到虚拟机中: 1.直接拖进去(时灵时不灵) 2.选择”编辑该虚拟机设置“,然后选择”Option“。左边选中”Shared Folders“,在右边增加个共享目录,这个目录在local host上,访问的方法比较离奇:必须在虚拟机中的”我的电脑“中输入”\\.\host“,回车才能看见共享目录。 3.设置好了Shared Folders后,右键我的电脑,映射网络驱动器,然后就可以看见了共享文件夹了
回应 2013-05-26 11:52 -
编辑一个名为first.c的源文件,在进行内核编程的时候,必须查看WDK所自带的文档(跟MSDN一个道理),在文档里面,查询函数是否存在,使用环境要求及输入/输出 因为不是应用程序编程,所以所有win32 API都不能使用,部分C Runtime函数也不能用(某些还是可以用的),文档里面说明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些函数称为内核API 一下为first.c文件: #include<ntddk.h>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DbgPrint(...
2013-05-26 11:15
编辑一个名为first.c的源文件,在进行内核编程的时候,必须查看WDK所自带的文档(跟MSDN一个道理),在文档里面,查询函数是否存在,使用环境要求及输入/输出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因为不是应用程序编程,所以所有win32 API都不能使用,部分C Runtime函数也不能用(某些还是可以用的),文档里面说明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些函数称为内核API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一下为first.c文件:
#include<ntddk.h>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DbgPrint("our driver is unloading!\n");//实际什么都没做,只是打印一句话,方便调试 } //驱动入口函数,相当于main NTSTATUS DriverEntry(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PUNCODE_STRING reg_path) { DbgPrint("Hello World, Driver Entry!\n"); pDriverObject->DriverUnload = DriverUnload //把函数地址放进去 return STATUS_SUCCESS; }
DriverEntry是每个内核模块的入口,加载这个模块时被系统进程System调用一次,如果没有设置DriverUnload函数指针,则这个模块一旦加载永远不能卸载了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建立一个目录(目录路径不要有中文),随便,D:\\first
把first.c保存在此目录下,在此目录下必须增加两个文件,以便WDK的build工具可以build它 ,其中一个文件名字必须为makefile(文件无扩展类型)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如果你不想写这个文件,可以,到WDK的src目录例子下有的是这样的文件,拷贝过来就好了。文件内容很无聊,永远不需要改动。 makefile到底是什么?那么请参考我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278558798/ 还有一个名字为SOURCES的文件,这个文件的内容关系到这个模块要编译哪些文件,以及出来的.sys文件的名字。 内容举例为下: TARGETNAME=first TARGETTYPE=DRIVER SOURCES=first.c SOURCES后面不要加.h文件,如果是多个.c文件,用空格分隔。 然后你懂得!build工具用CD到那个目录下,然后在build命令,OK。
编译出来,不能双击执行,要用专门的安装工具,有很多,推荐srvinstw.exe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因为加载器不一样。 TIPS:如果以前已生成sys可执行文件,重新build会有错误提示。
回应 2013-05-26 11:15
-
请注意,因为大部分windows驱动程序都是内核驱动(kernel Driver),所以本书不区分“驱动编程”和“内核编程”,也不区分“内核模块”和“驱动程序”。这两个词汇都是指编译出扩展名为.sys的可执行文件 windows内核编程和用户应用程序编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下载和使用WDK 跟应用程序使用开发包SDK一样,内核编程使用WDK。WDK已经自带所有需要的头文件,库,C/C++语言及汇编语言的编译器和链接器,所以完全可以不用安装VS的情况...
2013-05-26 10:54
请注意,因为大部分windows驱动程序都是内核驱动(kernel Driver),所以本书不区分“驱动编程”和“内核编程”,也不区分“内核模块”和“驱动程序”。这两个词汇都是指编译出扩展名为.sys的可执行文件 windows内核编程和用户应用程序编程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下载和使用WDK
跟应用程序使用开发包SDK一样,内核编程使用WDK。WDK已经自带所有需要的头文件,库,C/C++语言及汇编语言的编译器和链接器,所以完全可以不用安装VS的情况下进行编程。DDK已成为历史了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个人建议windows下用NotePad++ 或者EditPlus,我目前用前者。 DDK与WDK WDM的区别 1.首先,先从基础的东西说起,开发WINDOWS下的驱动程序,需要一个专门的开发包,如:开发JAVA程序,我们可能需要一个JDK,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我们需要WINDOWS的SDK,现在开发WINDOWS下的驱动程序,我们需要一个DDK/WDK。 2.DDK(Driver Developer Kit)和WDK(Windows Driver Kit)的区别: 这个要说说驱动相关的一些历史: 1).95/98/ME下,驱动模型为:Vxd,相关资料可以看《编程高手箴言》的前几个章节,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虽然这个东西已经过时,但大概看看还是会增长见识的。 2).2000/XP/2003下,Windows采用WDM驱动模型(Windows Driver Model),开发2000/XP/2003的驱动开发包为:DDK。 WDM驱动无非是微软在NT式驱动之上进行了扩充,过滤驱动也不例外 。 3).Vista及以后版本,采用了WDF驱动模型(Windows Driver Foudation),对应的开发包:WDK。 其实WDK可以看做是DDK的升级版本,现在一般的WDK是包含以前DDK相关的功能,现在XP下也可以用WDK开发驱动,WDK能编译出2000-2008的各种驱动。 3.Vxd驱动文件扩展名为:.vxd。 WDM和WDF驱动文件扩展名为:.sys。 4、WDM 是 Win32设备驱动程序体系结构。 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过去是WDM(Windows Driver Model)框架,编程复杂,初学者难以掌握其编程要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微软对WDM驱动程序的架构做了改进,形成了全新的WDF(Windows Driver Foundation)框架结构。它提供了面向对象和事件驱动的驱动程序开发框架,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从现在开始,掌握Windows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人员,由过去的“专业”人士,将变为“普通”大众。 WDF驱动程序包括两个类型,一个是内核级的,称为KMDF(Kernel-Mode Driver Framework),为SYS文件;另一个是用户级的,称为UMDF(User-Mode Driver Framework),为DLL文件。 5、 ddk 和wdk ddk是基于wdm驱动模型的,而wdk是基于WDF驱动模型的,wdm驱动模型和wdf驱动模型的最大的区别是: 1)wdf驱动框架对WDM进行了一次封装,WDF框架就好像C++中的基类一样,且这个基类中的model,IO model ,pnp和电源管理模型;且提供了一些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处理函数,这些函数好像C++中的虚函数一样,WDF驱动中能够对这些函数进行override;特别是Pnp管理和电源管理!基本上都由WDF框架做了,而WDF的功能驱动几乎不要对它进行特殊的处理; 2)WDF驱动模型 与WDM驱动模型的另外一个主要区别是: WDF 驱动采用队列进行IO处理,而WDM中将所有的IO操作都用默认的队列进行处理,如果要进行IRp同步,必须使用StartIO; 3)WDF是面向对象的,而WDM是面向过程的,WDF提供对象的封装,如将IRP封装成WDFREQUEST,对象提供方法和Event。 WDK提供了系统设备驱动开发环境,测试环境,USB驱动开发工具,其中USB驱动开发工具DSF可以不安装,因为它不仅大,而且会造成系统不稳定。 它主要是用于仿真USB设备的。 完整安装WDK需要4.7G的空间。使用WDK不需要再使用DriverStudio,而且听说DriverStudio已经停止开发了,也不知真假。有人配置它出错,反正WDK自带WINdbg,在wdk安装目录下的debugger文件夹下,何苦不用呢。 1、虚拟光驱加载iso文件 2、如果没有自动启动,则运行KitSetup.exe 3、这是会出现安装界面,默认是什么都不安装,根据需要选择。我选择的是除了DFS以外的所有组件。然后下一步,就等着吧。 4、安装完成大约要半个多小时,完成后需要测试。开始菜单--》All Programs > Windows Driver Kits > WDK 7600.。。。 > Build Environments > Windows xp. 5、点击x86 Checked Build Environment 6、在弹出的cmd中等待,到可输入时,输入build -cZ 回车,就会开始测试了,根据你安装组件的不同,最长耗时预计是半个小时。 如果测试中没有任何警告和错误(也有可能有为数不多的错误和警告,主要是因为OS不兼容的原因),那么恭喜你,安装WDK成功了~~(可以先写代码测试一下的) PS:不能安装到带中文的路径,不能有空格 ,否则会出现编译问题。
回应 2013-05-26 10:54 -
编辑一个名为first.c的源文件,在进行内核编程的时候,必须查看WDK所自带的文档(跟MSDN一个道理),在文档里面,查询函数是否存在,使用环境要求及输入/输出 因为不是应用程序编程,所以所有win32 API都不能使用,部分C Runtime函数也不能用(某些还是可以用的),文档里面说明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些函数称为内核API 一下为first.c文件: #include<ntddk.h>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DbgPrint(...
2013-05-26 11:15
编辑一个名为first.c的源文件,在进行内核编程的时候,必须查看WDK所自带的文档(跟MSDN一个道理),在文档里面,查询函数是否存在,使用环境要求及输入/输出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因为不是应用程序编程,所以所有win32 API都不能使用,部分C Runtime函数也不能用(某些还是可以用的),文档里面说明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些函数称为内核API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一下为first.c文件:
#include<ntddk.h>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DbgPrint("our driver is unloading!\n");//实际什么都没做,只是打印一句话,方便调试 } //驱动入口函数,相当于main NTSTATUS DriverEntry(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PUNCODE_STRING reg_path) { DbgPrint("Hello World, Driver Entry!\n"); pDriverObject->DriverUnload = DriverUnload //把函数地址放进去 return STATUS_SUCCESS; }
DriverEntry是每个内核模块的入口,加载这个模块时被系统进程System调用一次,如果没有设置DriverUnload函数指针,则这个模块一旦加载永远不能卸载了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建立一个目录(目录路径不要有中文),随便,D:\\first
把first.c保存在此目录下,在此目录下必须增加两个文件,以便WDK的build工具可以build它 ,其中一个文件名字必须为makefile(文件无扩展类型)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如果你不想写这个文件,可以,到WDK的src目录例子下有的是这样的文件,拷贝过来就好了。文件内容很无聊,永远不需要改动。 makefile到底是什么?那么请参考我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278558798/ 还有一个名字为SOURCES的文件,这个文件的内容关系到这个模块要编译哪些文件,以及出来的.sys文件的名字。 内容举例为下: TARGETNAME=first TARGETTYPE=DRIVER SOURCES=first.c SOURCES后面不要加.h文件,如果是多个.c文件,用空格分隔。 然后你懂得!build工具用CD到那个目录下,然后在build命令,OK。
编译出来,不能双击执行,要用专门的安装工具,有很多,推荐srvinstw.exe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因为加载器不一样。 TIPS:如果以前已生成sys可执行文件,重新build会有错误提示。
回应 2013-05-26 11:15 -
安装步骤: 打开srvinstw.exe,选择安装服务,然后next,然后选择本地计算机,next,输入first(名称不一定要和文件名相同,可以随意输入,别一串乱打,不能和已存在的服务冲突,还要你记住名字,)。输入sys文件路径,只能手工,别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设备驱动”,“NT驱动器目标名”不需要输入任何内容,然后next,选择启动类型一定要选择“手动”,方便调试,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启动和停止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因为是...
2013-05-26 11:52
安装步骤:
打开srvinstw.exe,选择安装服务,然后next,然后选择本地计算机,next,输入first(名称不一定要和文件名相同,可以随意输入,别一串乱打,不能和已存在的服务冲突,还要你记住名字,)。输入sys文件路径,只能手工,别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设备驱动”,“NT驱动器目标名”不需要输入任何内容,然后next,选择启动类型一定要选择“手动”,方便调试,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启动和停止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因为是内核程序,所以DbgPrint打印出来的消息咱看不到,请用DebugView.exe来查看消息输出。
TIPS:DebugView可以捕获各种输出,所以要把Capture Kernel勾上,才可以看到内核输出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启动sys和停止sys:
直接CMD窗口CD到first目录,然后输入net start first("first“为服务名,所以之前那个名称别乱打)启动first.sys,输入net stop first停止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在虚拟机中运行: 因为内核程序运行在ring 0,可以访问4G内存空间,,如果程序出现BUG,访问到不该访问的地方,操作系统很快就会蓝屏,经常这样就把你机器搞坏了,所以要装个虚拟机方便开发,我用Vmware。 讲本机文件拷贝到虚拟机中: 1.直接拖进去(时灵时不灵) 2.选择”编辑该虚拟机设置“,然后选择”Option“。左边选中”Shared Folders“,在右边增加个共享目录,这个目录在local host上,访问的方法比较离奇:必须在虚拟机中的”我的电脑“中输入”\\.\host“,回车才能看见共享目录。 3.设置好了Shared Folders后,右键我的电脑,映射网络驱动器,然后就可以看见了共享文件夹了
回应 2013-05-26 11:52
-
共享的内核空间 32位系统上,一个进程的空间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低2G为用户私有空间,高2G为内核使用空间。 内核空间是受到硬件保护的。 内核模块(驱动程序),并非是和普通程序一样作为一个进程执行,而是运行在内核空间,成为操作系统的一个模块,最终被所有需要该模块提供功能的应用程序所(也可能是被操作系统本身)调用 高2G的内核并非是一个做死了的硬件内核,驱动程序作为内核模块加载到内核空间中,成为内核的一部分,...
2013-06-18 14:06
共享的内核空间
32位系统上,一个进程的空间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低2G为用户私有空间,高2G为内核使用空间。 内核空间是受到硬件保护的。 内核模块(驱动程序),并非是和普通程序一样作为一个进程执行,而是运行在内核空间,成为操作系统的一个模块,最终被所有需要该模块提供功能的应用程序所(也可能是被操作系统本身)调用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高2G的内核并非是一个做死了的硬件内核,驱动程序作为内核模块加载到内核空间中,成为内核的一部分,这样内核只要简单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适用不同的硬件了。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内核模块位于内核空间中,而内核空间又被所有进程共享。因此,内核模块实际上位于任何一个进程空间中。用PsGetCurrentProcessId得到当前进程号。返回的handle是一个进程ID。这个数字和我们在任务管理器上看到的PID是一样的。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windows的所谓系统进程是一个名为“System”的进程,是windows自身生成的一个特殊进程。DriverEntry被调用时一般是在系统进程中。这是因为windows一般都用系统进程来加载内核模块,并不说明内核代码运行在Sytsem进程里。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数据类型
WDK的编程规范中不直接使用unsigned long,而是使用已经重新定义过的ULONG,依次类推,UCHAR UINT VOID PULONG PUCHAR PUINT PVOID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返回状态
觉大部分内核API的返回值都是一个返回状态,也就是一个错误码。类型为NTSTATUS。建议用宏NT_SUCCESS判断返回值是否成功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驱动对象
一个驱动对象代表一个驱动程序,或者说一个内核模块 内核模块并不生成一个进程,只是填写一个回调函数让windows来调用,而且这组回调函数必须符合windows内核的规范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设备对象
在内核的世界里,大部分“消息”都以请求(IRP)的方式传递。而设备对象是唯一可以接收请求的实体,任何一个IRP都是发送给某个设备对象的。 因为我们总是要在内核程序中生成一个设备对象,而内核程序是用一个驱动对象来表示,所以一个设备对象总是属于一个驱动对象。驱动对象可以生成多个设备对象,windows向设备对象发出请求,而IRP请求又是被驱动对象中的分发函数所捕获。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请求
IRP栈空间。因为一个IRP往往要传递n个设备对象才得以完成。可以想象,在传递过程中由可能会有一些“中间变换”,导致请求的参数变化。为了保存这种参数变化,我们给每次“中转”都留一个“栈空间”,用来保存中间参数。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函数 我认为可以调用与系统调用无关的函数。wcspy,strlen,memset都是可以的。但是malloc等就不能了。 windows的驱动开发模型
简单分类:没有电源管理,PNP管理特性的驱动,统统称为NT式驱动。调用了WDF的API都叫WDF驱动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函数的多线程安全
通过以下规则判断何时需要保证多线程安全性: 1.可能运行于多线程的函数,必须是多线程安全的。只运行于单进程的函数,则不必是多线程的。 2.如果函数A的所有调用源只运行于同一单线程环境,则函数A也是只运行在单线程环境的 3.如果函数A的其中一个调用源是可能运行在多线程环境的,或者多个调用源可能运行于不同的可并发的多个线程环境。而且调用路径上没有采取多线程序列化成单线程的强制措施(例如,互斥体等等保持同步的数据结构),则函数A也是可能运行在多线程环境的。 4.如果在函数A的所有可能运行于多线程环境的调用路径上,都有多线程程序转换为单线程的强制措施,则函数A是运行在单线程环境的。 5.只使用函数内部资源,完全不使用全局变量,静态变量,或者其他全局性资源的函数是多线程安全的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DriverEntry,DriverUnload的运行环境是单线程的,这两个函数由系统进程的单一线程调用,不会出现多线程同时调用的情况 各种分发函数 ------运行环境是多线程的,没有任何文档保证分发函数不会被多线程同时调用。此外,分发函数不会和DriverEntry并发,但可能和DriverUnload并发 完成函数------运行环境多线程,完成函数随时可能被未知的线程调用 各种NDIS回调函数------运行环境多线程,和完成函数相同。 代码的中断级
Dispatch级比Passive级高。在实际编程中,具有比较复杂功能的内核函数都要求必须运行在Passvie级。只有比较简单的函数能在Dispath级执行。 引自 内核编程环境及其特殊性 调用源的中断级: DriverEntry,DriverUnload--------------Passvie级 各种分发函数-----------------Passvie级 完成函数------------------Dispatch级 各种NDIS回调函数-----------------Dispatch级 TIPS:不能使用专门内核API来任意降低或上升中断级,不然会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 #pragma alloc_text()这个宏用来指定某个函数的可执行的代码编译出来放在PE文件中的位置(节区)。INIT, PAGE段等
回应 2013-06-18 14:06 -
调试内核模块: 说实话,当时这个连接双机调试的时候搞了我好几天的时间,囧。 windows内核模块的调试工具不多,有winDBG和solfICE,这里选择winDBG 现在WDK都自带winDBG了,不用去下载了。 winDBG必须安装在调试机上,也就是说要安装在你本机上,不是虚拟机里面!!!! 设置win XP调试执行 安装好虚拟机后,必须把这个虚拟机上的windows(最好是跟你本机上的OS搭配)设置为调试执行。 打开虚拟机中windows的系统盘(C:\\)在...
2013-05-26 12:14
调试内核模块: 说实话,当时这个连接双机调试的时候搞了我好几天的时间,囧。
windows内核模块的调试工具不多,有winDBG和solfICE,这里选择winDBG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现在WDK都自带winDBG了,不用去下载了。 winDBG必须安装在调试机上,也就是说要安装在你本机上,不是虚拟机里面!!!! 设置win XP调试执行 安装好虚拟机后,必须把这个虚拟机上的windows(最好是跟你本机上的OS搭配)设置为调试执行。 打开虚拟机中windows的系统盘(C:\\)在文件夹选项中设置显示所有文件,不隐藏系统保护文件,然后看见boot.ini,打开编辑他。 文件内容一般如下: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noexecute=optin / fastdetect 把它改为: [boot loader] timeout=30 default=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noexecute=optin / fastdetect multi(0)disk(0)rdisk(0)partition(1)\WINDOWS="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noexecute=optin /fastdetect /debug /debugport=com1 /baudrate=115200
保存这个文件(若文件无法保存,选择”属性“,去掉”只读“)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重启虚拟机windows系统,就可以看见可以进入正常模式的windows,也可以进入Debug模式的windows了。
设置VMware的管道虚拟串口: <原文开始>调试机与被调试机用串口相连,但是被调试机是虚拟机的情况下,就不可能用真正的串口相连了。要在虚拟机上生成一个用管道虚拟的串口。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打开VMware,但是不要启动里面的windows系统。操作步骤如下: 1.在左边的Commands栏中单击”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出现HardWare页,单击”Add“按钮,出现Add Hardware Wizard,单击下一步。 2.Hardware types选择”Serial Port“(串口),单击下一步 3.选择”Output to named pipe“,单机下一步 4.这时有3个框可以选择:前两个保持默认,分别为”\\.\pipe\com_1“和”This end is the server“,第3个修改为”The other end is an application“.(最新版本VMware可能前两个默认不同,请随机应变)。然后单击完成。</原文结束> 然后是设置调试机上的winDBG的启动参数,使它连接一个管道,并把这个管道当做串口来处理:
windbg.exe -b -k com:port=\\.\pipe\com_1,baud=115200,pipe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上面的命令在CMD中执行,先CD到windbg.exe所在的路径(不要带中文路径)。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在桌面上建立一个windbg的快捷方式,右键属性,在”目标“中的”...windbg.exe“后面增加前面的启动参数,注意,命令行参数要放在双引号外面。 之后,打开虚拟机windows,进入debug模式之后,马上用快捷方式打开windbg,就可以开始调试,了windbg会显示连接上的信息。 刚连接上的时候,虚拟机里面的windows会中断(类似于死机),在windbg的命令提示符"kd >"后面输入”g“,回车,OK。 以上的连接方案我弄了好几天结果链接不上(最底部显示的: Debuggee not connected.),原来是有原因的,原因难以找到,不过还是解决了,下面是我的解决方案: windbg Debuggee not connected 在Edit virtual machine settings里看下你那个串口是不是叫Serial port 2??如果是,问题就在这里,就是多了那个2。把这个串口删掉,然后把那个printer也删掉,然后重新添加一个串口就可以了,这个时候串口就叫Serial port了。 设置windows内核符号表: WinDbg配置和使用基础 WinDbg是微软发布的一款相当优秀的源码级(source-level)调试工具,可以用于Kernel模式调试和用户模式调试,还可以调试Dump文件。 1. WinDbg介绍: Debugging Tools and Symbols: Getting Started 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debugstart.mspx A word for WinDbg http://mtaulty.com/communityserver/blogs/mike_taultys_blog/archive/2004/08/03/4656.aspx 2. WinDbg下载: Install 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 32-bit Version 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installx86.mspx Install 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 64-bit Versions 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install64bit.mspx 3. 配置WinDbg: 运行WinDbg->菜单->File->Symbol File Path->按照下面的方法设置_NT_SYMBOL_PATH变量: 在弹出的框中输入“C:\MyCodesSymbols; SRV*C:\MyLocalSymbols*http://msdl.microsoft.com/download/symbols”(按照这样设置,WinDbg将先从本地文件夹C:\MyCodesSymbols中查找Symbol,如果找不到,则自动从MS的Symbol Server上下载Symbols)。另一种做法是从这个Symbol下载地址中http://www.microsoft.com/whdc/devtools/debugging/symbolpkg.mspx,下载相应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完整的Symbol安装包,并进行安装,例如我将其安装在D:\WINDOWS\Symbols,在该框中输入“D:\WINDOWS\Symbols”。(这里要注意下载的Symbols的版本一定要正确,在我的Win2003+Sp1上,我曾经以为安装Win2003+Sp2的Symbols可能会牛×点,但结果证明我错了,用WinDbg打开可执行文件时,提示“PDB symbol for mscorwks.dll not loaded;Defaulted to export symbols for ntdll.dll”的错误,我有重新装上Win2003+Sp1的Symbols, 现在一切运行正常^_^) 4. 使用WinDbg: WinDbg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两种运行方式。这里介绍使用图形界面的WinDbg来调试应用程序: File->OpenExecutable->可以选择一个可执行文件进行调试; File->Attache to a Process->可以选择一个运行中的进程,并对其进行调试;
至此,我们就可以在上图中用红色方框标记的文本框中输入各个功能指令了(有关指令的帮助文档,可以参考:Help->Contents->Debugging Tools for Windows->Debuggers->Debugger Reference,该目录下列集了所有指令机器功能说明!)。
如果调试时总是看不见函数名,这是符号表设置的问题。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实战调试first: 请把驱动安装工具弄进去虚拟机windows系统中,.sys也弄进虚拟机windows中,然后在源文件first.c入口函数里面加入: #if DBG _asm int 3 //调试异常 #endif
但是,这样的代码,如果不是调试执行就会直接蓝屏,所以加了一个条件编译,只有在调试版本这条语句才被编译。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双机连接完成后,在windbg里面设置源代码路径(单击file菜单自己找)。 最后,就可以像VC6调试器那样源级调试和观察变量了。
回应 2013-05-26 12:14 -
安装步骤: 打开srvinstw.exe,选择安装服务,然后next,然后选择本地计算机,next,输入first(名称不一定要和文件名相同,可以随意输入,别一串乱打,不能和已存在的服务冲突,还要你记住名字,)。输入sys文件路径,只能手工,别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设备驱动”,“NT驱动器目标名”不需要输入任何内容,然后next,选择启动类型一定要选择“手动”,方便调试,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启动和停止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因为是...
2013-05-26 11:52
安装步骤:
打开srvinstw.exe,选择安装服务,然后next,然后选择本地计算机,next,输入first(名称不一定要和文件名相同,可以随意输入,别一串乱打,不能和已存在的服务冲突,还要你记住名字,)。输入sys文件路径,只能手工,别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设备驱动”,“NT驱动器目标名”不需要输入任何内容,然后next,选择启动类型一定要选择“手动”,方便调试,可以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启动和停止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运行与查看输出信息: 因为是内核程序,所以DbgPrint打印出来的消息咱看不到,请用DebugView.exe来查看消息输出。
TIPS:DebugView可以捕获各种输出,所以要把Capture Kernel勾上,才可以看到内核输出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启动sys和停止sys:
直接CMD窗口CD到first目录,然后输入net start first("first“为服务名,所以之前那个名称别乱打)启动first.sys,输入net stop first停止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在虚拟机中运行: 因为内核程序运行在ring 0,可以访问4G内存空间,,如果程序出现BUG,访问到不该访问的地方,操作系统很快就会蓝屏,经常这样就把你机器搞坏了,所以要装个虚拟机方便开发,我用Vmware。 讲本机文件拷贝到虚拟机中: 1.直接拖进去(时灵时不灵) 2.选择”编辑该虚拟机设置“,然后选择”Option“。左边选中”Shared Folders“,在右边增加个共享目录,这个目录在local host上,访问的方法比较离奇:必须在虚拟机中的”我的电脑“中输入”\\.\host“,回车才能看见共享目录。 3.设置好了Shared Folders后,右键我的电脑,映射网络驱动器,然后就可以看见了共享文件夹了
回应 2013-05-26 11:52 -
编辑一个名为first.c的源文件,在进行内核编程的时候,必须查看WDK所自带的文档(跟MSDN一个道理),在文档里面,查询函数是否存在,使用环境要求及输入/输出 因为不是应用程序编程,所以所有win32 API都不能使用,部分C Runtime函数也不能用(某些还是可以用的),文档里面说明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些函数称为内核API 一下为first.c文件: #include<ntddk.h>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DbgPrint(...
2013-05-26 11:15
编辑一个名为first.c的源文件,在进行内核编程的时候,必须查看WDK所自带的文档(跟MSDN一个道理),在文档里面,查询函数是否存在,使用环境要求及输入/输出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因为不是应用程序编程,所以所有win32 API都不能使用,部分C Runtime函数也不能用(某些还是可以用的),文档里面说明的函数都可以用。这些函数称为内核API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一下为first.c文件:
#include<ntddk.h> VOID DriverUnload(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 DbgPrint("our driver is unloading!\n");//实际什么都没做,只是打印一句话,方便调试 } //驱动入口函数,相当于main NTSTATUS DriverEntry(PDRIVER_OBJECT pDriverObject, PUNCODE_STRING reg_path) { DbgPrint("Hello World, Driver Entry!\n"); pDriverObject->DriverUnload = DriverUnload //把函数地址放进去 return STATUS_SUCCESS; }
DriverEntry是每个内核模块的入口,加载这个模块时被系统进程System调用一次,如果没有设置DriverUnload函数指针,则这个模块一旦加载永远不能卸载了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建立一个目录(目录路径不要有中文),随便,D:\\first
把first.c保存在此目录下,在此目录下必须增加两个文件,以便WDK的build工具可以build它 ,其中一个文件名字必须为makefile(文件无扩展类型)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如果你不想写这个文件,可以,到WDK的src目录例子下有的是这样的文件,拷贝过来就好了。文件内容很无聊,永远不需要改动。 makefile到底是什么?那么请参考我日志: http://www.douban.com/note/278558798/ 还有一个名字为SOURCES的文件,这个文件的内容关系到这个模块要编译哪些文件,以及出来的.sys文件的名字。 内容举例为下: TARGETNAME=first TARGETTYPE=DRIVER SOURCES=first.c SOURCES后面不要加.h文件,如果是多个.c文件,用空格分隔。 然后你懂得!build工具用CD到那个目录下,然后在build命令,OK。
编译出来,不能双击执行,要用专门的安装工具,有很多,推荐srvinstw.exe 引自 内核上机指导 因为加载器不一样。 TIPS:如果以前已生成sys可执行文件,重新build会有错误提示。
回应 2013-05-26 11:15
论坛 · · · · · ·
你们队列很整齐啊,每人三个 | 来自[已注销] | 5 回应 | 2010-07-02 |
碟中碟3虚拟光驱作者万春读寒江独钓 | 来自hap0129 | 2009-07-07 |
0 有用 素年锦时 2011-02-26
8错8错,入门中……
0 有用 虚谷若谷 2015-03-12
很好很强大,Windows内核编程必看书
1 有用 名号30天改一次 2009-12-24
驱动
0 有用 flyingdust21 2019-04-26
原理,本质的内容少
0 有用 dummy 2013-08-03
其实,这本书我只是抄完了代码...仅此而已,不过还是需要想作者致敬,大三暑假,大四基本就靠这本书打发时间的。也是这本书,让我进了nsfocus
2 有用 土豆土豆土豆 2019-08-11
好多年前读过的....学习的不错资料。现在发现,作者就是身边同事
0 有用 usless 2019-06-16
不喜欢
0 有用 flyingdust21 2019-04-26
原理,本质的内容少
0 有用 illuz 2019-01-11
讲一些 windows debug 和 hack 的方法,有点玄学很多经验,不过我已经不亲 windows 了
1 有用 Mr.Q 2016-10-08
很好的入门书,比直接看WDK的代码实用的多,但很多东西直接照着作可能行不通。需要稍微改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