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隐喻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哀骀它 2013-03-02 18:57:29

    最早知道这书是多年前逛南大附近的书店,有个南大的小孩儿来找这本书,听这书名感觉是特有内涵的一本书(事实上这本书的大小标题确实不错),书名可占两星半,第八章稍好,附录只看结论就可以了。核心观点:“民间社会可能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但这种模仿不是通过一一对应,而是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隐喻来实现的,即所谓神似而非形似。”(P150《译后记》)这本书把“山街”描述为一个宗教社会而忽视了社会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人类学家的无聊之处就在于无聊,如此书有一段分析了田野点宴席背后的人类学意义,难道洋人请客吃饭不是“建立关系的一种途径”么?又,王旭东问“中国民间宗教到底是不是一种宗教?”姑且不说宗教的定义,有时那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仅此而已。勘误与商榷:P31,中国人有农历和阴历两种历法——似误;P150,致使——因此/所以。

  • 8 辄馨 2011-04-16 16:34:44

    德国人王斯福在英国xx学界实籍籍无名耳

  • 0 cen 2009-11-09 09:23:23

    可能是期望太高,话题太惹人,读过后反而感觉平淡

  • 0 2014-03-01 21:06:55

    : B928.2/1143

  • 1 三清喵 2021-05-14 14:49:06

    理论先行+旅游感想,明明主题是明清史,偏偏结论跑到近现代,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 1 蠟筆小希 2011-04-16 16:30:44

    唉,不知道为什么汉学译著总那么晦涩难懂?原本以为这本讲民间宗教应该会很有意思。是英美汉学界的著作常常如此,还是翻译的问题呢?不过,读过思果和余光中的书后,确实感觉很多译著的文字其实可以更“达”一些。(2011.4.8) 昨天下午快速浏览完了。(2011.4.16)

  • 1 楓岫主人 2010-07-05 02:07:40

    內容貌似高深+翻譯貌似較爛

  • 0 September 2013-04-01 00:25:10

    翻译有太多硬伤和错误。

  • 2 郝院长 2016-06-20 00:23:00

    翻译的流畅却不好懂,考虑到译者是费孝通的弟子应当算是行内人却译成这样,只能两星。如果是给外国人看的还是不错,但是给中国人看的,还是要把原著中对中国的错误概念和译法纠正出来才对。孙中山和老子这种人名还搞不清楚就不要说自己是业内专家了。

  • 1 江海一蓑翁 2013-04-26 15:23:36

    很有意思的汉学人类学著作,讲述了中国的民间社会,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形式来模拟帝国的统治和惩罚体系,从而实现有效运作的。如果说书的前七章还因为翻译和过分理论化的原因读得不甚了了的话,那么第八章里对建国后政治运动是如何替代民间宗教仪式,以及两者之间内在渊源关系的精彩分析读得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 0 cicada 2013-04-01 20:26:09

    Translation fails when it comes to crucial points.

  • 0 豆友46369297 2011-03-04 22:24:15

    外国人田野调查做得扎实,但是总有隔膜之感。后面觉得还好,前面理论性比较强,不建议非专业人士阅读。

  • 0 豆叔叔 2013-05-21 22:53:44

    翻译怪。民间社会与国家控制的交织。

  • 0 lian 2013-06-16 21:29:04

    部分内容还可以,翻译得不好

  • 0 石四 2020-03-22 14:48:54

    求翻译大大别再祸害文本了

  • 0 LeeChunTian 2022-03-26 20:13:39

    书不错的,后几章的翻译怪怪的

  • 0 朱颐钊 2022-03-21 15:52:58

    大部分内容基于1960年代作者在台湾乡间的观察时产生的随感。最后一章补充进去了改开和的大陆和解严后的台湾的一些情况,惜乎创见不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