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就好了,非常适合入门。
张先生对古文有切身的认识,其优长,其弊端都能公允地指出。重读一遍,仍觉得是非常难得的入门书。
对我来说太浅易,但学生不妨一看,至少可看看“工具书举要”。这里有电子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373911.html 2013年1月8日。
最后的附录二有些啰嗦
其实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汉语之外的另一门语言,因为只有了解过去的名物、历史、文化才能学好古文,能熟练使用现代汉语不保证能熟读古文。张中行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就学习语言来说,通的主要基础是熟,不是记道理。”这就是要求初学者应该首先大量阅读,有感性的认识,再来学习规则。我最近也越来越感受到,学英语也遵循这个道理,看20本语法书不如读20本小说收获大。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语言的规则只是学习的辅助。另外,词典应该是陪伴终身学习者一生的东西。
非常难得的古文入门书,根据附录的“工具书举要”买了字典和历史年表~🌝🌝
#读书.5月.05.42# 2024年5月17日,断断续续用3天,花了8小时44分钟看完了《文言津逮》。张中行老先生一本给初学者写的文言文的入门书,1984年出版的小书,书页白白的,40年过去了,没有沉着的斑点和味道,翻着就觉得很舒服。其实对我们这些没有太多古文基础的人来说也不简单,而且他不是系统的谈文言文,他是针对不同侧面的难点来说,说了同样的字不同的文义,不同的字同样的文义,说了文言字词读音的问题,说了古文中涉及的种种名物,谈了古人的用典,举了些古文中费解的例子,总之呢,学习文言,阅读古文,就是要多看,多思,多辨,多去查一下手边的工具书,列了很多工具书,又讲读音的,有查典故的。如果喜欢文言,想自己读点古书的,可以翻翻,还是很有趣,也能学得些东西。
> 文言津逮
0 有用 豆友1485565 2013-04-24 09:53:17
几年前读到这本书就好了,非常适合入门。
0 有用 大甜甜~~ 2013-04-24 09:06:24
张先生对古文有切身的认识,其优长,其弊端都能公允地指出。重读一遍,仍觉得是非常难得的入门书。
0 有用 王不了 2013-01-08 16:49:18
对我来说太浅易,但学生不妨一看,至少可看看“工具书举要”。这里有电子版: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373911.html 2013年1月8日。
0 有用 fpxb 2020-07-13 14:11:44
最后的附录二有些啰嗦
0 有用 xulei 2019-08-10 11:36:22
其实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汉语之外的另一门语言,因为只有了解过去的名物、历史、文化才能学好古文,能熟练使用现代汉语不保证能熟读古文。张中行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就学习语言来说,通的主要基础是熟,不是记道理。”这就是要求初学者应该首先大量阅读,有感性的认识,再来学习规则。我最近也越来越感受到,学英语也遵循这个道理,看20本语法书不如读20本小说收获大。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最重要的,语言的规则只是学习的辅助。另外,词典应该是陪伴终身学习者一生的东西。
0 有用 Alana 2021-02-08 21:57:56
非常难得的古文入门书,根据附录的“工具书举要”买了字典和历史年表~🌝🌝
0 有用 飞鸟2018 2024-12-20 19:58:54 贵州
#读书.5月.05.42# 2024年5月17日,断断续续用3天,花了8小时44分钟看完了《文言津逮》。张中行老先生一本给初学者写的文言文的入门书,1984年出版的小书,书页白白的,40年过去了,没有沉着的斑点和味道,翻着就觉得很舒服。其实对我们这些没有太多古文基础的人来说也不简单,而且他不是系统的谈文言文,他是针对不同侧面的难点来说,说了同样的字不同的文义,不同的字同样的文义,说了文言字词读音的问题,说了古文中涉及的种种名物,谈了古人的用典,举了些古文中费解的例子,总之呢,学习文言,阅读古文,就是要多看,多思,多辨,多去查一下手边的工具书,列了很多工具书,又讲读音的,有查典故的。如果喜欢文言,想自己读点古书的,可以翻翻,还是很有趣,也能学得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