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 彼得·F. 德鲁克
/
[日] 中内功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译者: 林克
出版年: 2009-5
页数: 188
定价: 3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德鲁克经典著作书系
ISBN: 9787506035118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译者: 林克
出版年: 2009-5
页数: 188
定价: 33.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德鲁克经典著作书系
ISBN: 9787506035118
内容简介 · · · · · ·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因为对话过程就是这样的。第一部分主要关注经济、社会和商业方面的发展;第二部分着重于社会转型期当中我们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作为个人。我们怎样去改变自己、更新自己?作为商业机构、作为政府。又该如何?但在这两部分,德鲁克和中内功先生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实践告诉我们怎么去做。通过这个对话,中内功先生和德鲁克都努力做到既提供知识又提供行动指导。读者要问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作者不能都给出答案,因为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但作者希望,他们的对话里有足够的知识,让读者既能深刻了解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又能给他的行为、学习、提高、成长和业务上取得更好绩效提供一些指南。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的创作者
· · · · · ·
目录 · · · · · ·
序言
导读 德鲁克给中国把脉
一、中国与“知识社会”的挑战
二、德鲁克谈自我再造
三、企业、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再造
第一部分 充满挑战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带来的挑战
中国巨大市场的未来会怎样
中国这个市场比其他市场更有风险,但机会太大了,不容忽视
只有无形基础设施的发展能给中国带来繁荣,我们对这种发展责无旁贷
只有分销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才能营造中国最需要的人力资源
第二章 无国界世界带来的挑战
您怎么看待日本产业“中空化”和日本在无国界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性经济集团理想化的管理模式是什么
没必要对日本经济悲观。对“中空化”的担心并无依据
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政府和政府之间的资助,但需要跟发达国家中的私营企业进行合作
管理要学会在全球、区域和本地三个维度上保持平衡
知识在改善产业结构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
第三章 “知识社会”带来的挑战
现在的教育体系不能为“知识社会”缔造人才
日本教育体系自身没有诟病。在创造力和创意方面日本有自己独特的形式
在知识社会,不断学习是很重要的。智慧一直是受教育的真正含义
现在我对能创新的年轻人抱有希望
信息技术将给社会、经济和私营企业带来什么变化
便利店代表了未来以信息为基础的一种组织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把每个员工都变成执行官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企业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带来创新
我非常确信日本将会发生第三次“经济奇迹”
“客户开发”将成为永远的挑战
第五章 第一部分的附录
关于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的通信
第二部分 重塑的时代
第六章 重塑个人——掌握知识新工具
日本急迫需要重振民众,让他们更加有效
有知识的人必须对自己的发展和定位负责
执行官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
第七章 重塑公司——超越持续成功的障碍
怎样设计能重振公司的组织结构
没有一个有效的企业使命说明,就没有好的绩效
企业存在的理由就是立即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行动,然后奉献给社会
第八章 重塑社会——以非营利组织重建社区
把各种组织转变成造福社会的机构,可以防止社会倒退
社会各界有必要重建社区
通过在社会领域进行志愿者工作,可以重获公民身份
我们每个人都要基于自我奉献、自律和自我负责的原则努力去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社会
第九章 重塑政府——建立小而强的政府
您怎样看待自由经济下的政府规章制度和政府角色?您对重塑政府有何高见
自由经济的巨大优点是它能把威胁和错误最小化
我们要避免制定和使用无法实施、丧失用途和惩罚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
驱动力来自政府,政策必须是跨国的过去的政治理论土崩瓦解。政府必须进行重新思考以转变成“高效政府”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制定针对私营企业的经济政策
· · · · · · (收起)
导读 德鲁克给中国把脉
一、中国与“知识社会”的挑战
二、德鲁克谈自我再造
三、企业、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再造
第一部分 充满挑战的时代
第一章 中国带来的挑战
中国巨大市场的未来会怎样
中国这个市场比其他市场更有风险,但机会太大了,不容忽视
只有无形基础设施的发展能给中国带来繁荣,我们对这种发展责无旁贷
只有分销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才能营造中国最需要的人力资源
第二章 无国界世界带来的挑战
您怎么看待日本产业“中空化”和日本在无国界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全球性经济集团理想化的管理模式是什么
没必要对日本经济悲观。对“中空化”的担心并无依据
发展中国家不需要政府和政府之间的资助,但需要跟发达国家中的私营企业进行合作
管理要学会在全球、区域和本地三个维度上保持平衡
知识在改善产业结构方面担当了重要角色
第三章 “知识社会”带来的挑战
现在的教育体系不能为“知识社会”缔造人才
日本教育体系自身没有诟病。在创造力和创意方面日本有自己独特的形式
在知识社会,不断学习是很重要的。智慧一直是受教育的真正含义
现在我对能创新的年轻人抱有希望
信息技术将给社会、经济和私营企业带来什么变化
便利店代表了未来以信息为基础的一种组织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把每个员工都变成执行官
第四章 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所面临的挑战
企业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带来创新
我非常确信日本将会发生第三次“经济奇迹”
“客户开发”将成为永远的挑战
第五章 第一部分的附录
关于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的通信
第二部分 重塑的时代
第六章 重塑个人——掌握知识新工具
日本急迫需要重振民众,让他们更加有效
有知识的人必须对自己的发展和定位负责
执行官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
第七章 重塑公司——超越持续成功的障碍
怎样设计能重振公司的组织结构
没有一个有效的企业使命说明,就没有好的绩效
企业存在的理由就是立即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行动,然后奉献给社会
第八章 重塑社会——以非营利组织重建社区
把各种组织转变成造福社会的机构,可以防止社会倒退
社会各界有必要重建社区
通过在社会领域进行志愿者工作,可以重获公民身份
我们每个人都要基于自我奉献、自律和自我负责的原则努力去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社会
第九章 重塑政府——建立小而强的政府
您怎样看待自由经济下的政府规章制度和政府角色?您对重塑政府有何高见
自由经济的巨大优点是它能把威胁和错误最小化
我们要避免制定和使用无法实施、丧失用途和惩罚经济活动的规章制度
驱动力来自政府,政策必须是跨国的过去的政治理论土崩瓦解。政府必须进行重新思考以转变成“高效政府”
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制定针对私营企业的经济政策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德鲁克经典著作书系(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后资本主义社会》《管理新现实》《已经发生的未来》《养老金革命》
。
喜欢读"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日本不奇迹、大荣不再荣的今天,请不要小看这本书
时代背景:90年代的日本仍然保有昭和经济奇迹的余温。西方世界意识到日本、亚洲四小龙代表的亚洲力量已经无法忽视(当时的台湾是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美债持有经济体)。而中国大陆彼时刚刚开始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廉价而优质的基础劳动力供应,幅员辽阔人口如织带来的巨大市场潜...
(展开)
为机遇冒险,为发展贡献(凌乱随笔)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唯有消费才能造就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而经济的发展,依赖的恰恰是人而非资金。商品和人才流通都是必要的。 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信息技术、软件和新金融、新能源、教育(产生社会流动)是强国的重点发展方向。 知识(常新)胜过技能(... (展开)> 更多书评 6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7.2分 13人读过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历史, 经济(商业) 政治 (1) (IVAN)
- 经济人书单 (经济人读书会)
- 德鲁克原著书籍清单 (古道)
- 出口成章——对话录与谈话录(续) (維舟)
- 浙图有的德鲁克的书 (工口工口小黃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德鲁克看中国与日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刀削拉面 2012-05-19 18:08:46
不大懂
5 有用 holly2007 2015-05-22 12:54:50
原版书为英文版,成书于1997年,与现在的时代稍显久远。以对话体展开Peter和中内功预测的未来略有偏差,再伟大的头脑,也没有想到互联网时代社会结构根本裂变,瓦解威权,人们庆祝无意义。
0 有用 AEIOU 2016-08-06 20:10:05
有点outdated不该现在读,应该去找作者别的书看的,这本是对话的形式自己不太喜欢。图书馆随手拿的一本肯定好久没人翻过了一股灰尘的味道lol
1 有用 SpinTyp 2019-06-27 15:41:47
日本人的信去掉,这简直是神书
0 有用 邓芳 2021-10-31 22:51:54
9分,大师的经典之作,明显感受到大师对日本的兴趣和认可,其中对知识社会,创新,客户,重塑个人,公司和政府的讨论,还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值得作为案头书。
0 有用 邓芳 2021-10-31 22:51:54
9分,大师的经典之作,明显感受到大师对日本的兴趣和认可,其中对知识社会,创新,客户,重塑个人,公司和政府的讨论,还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值得作为案头书。
0 有用 水木 2021-03-28 17:21:50
成书时间在1995年,实操指导意义不足。翻译排版杂乱,翻一半就实在看不下去了。(当然,也可能是我距离大师太远,领悟不了他的精神。)
1 有用 周公度 2019-11-02 13:27:46
客气伤害诚意
1 有用 SpinTyp 2019-06-27 15:41:47
日本人的信去掉,这简直是神书
0 有用 あ浅浅の嘚僾 2019-04-01 16:49:40
粗略的读了一遍,感觉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