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注释 短评

热门
  • 6 路觉🐳 2021-06-03 18:01:19

    第三卷作为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最难的一卷,还是配合这本书阅读好。特别是,他梳理了从劳动价值论到生产价格论之间的逻辑脉络,以及对银行资本等论述,使我加深了理解。最主要的,这部书优于徐禾那本导读的一点在于,作者有意识地从方法论角度来指出马克思在第三卷的不同的抽象进度、次序和环节。

  • 0 以心电信 2021-11-17 12:07:52

    对于理解《资本论》有特别巨大的帮助。 辅助性质以及“注释”二字都是确确实实的,各篇和各章的开头都会对此部分的整体结构、目标、叙述内容和递进顺序进行宏观梳理,结合“之前”并预告“之后”,明示其在《资本论》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对于结构较混乱且叙述较隐晦繁复的第三卷第五、六、七编的部分章节帮助尤其巨大) 在马克思中途突然或引用或批判的经济学家及其观点,作者会运用《资本论》第四卷(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内容对其进行科普。 三本的“序”尤其优秀,除对各卷总体目标和结构作简要分析外,对古典和庸俗经济学派的发展、代表人物和相互承接影响的关系都作了明朗梳理。

  • 0 无明 2023-07-16 15:35:57 上海

    编排方式还行,研究的对象,次序,

  • 0 柳智敏 2024-05-24 19:50:40 河南

    第五篇第二十五章到第三十五章最需要注释。

  • 0 发轫 2022-05-03 14:03:37

    断断续续最后把注释第三卷看完了,中间部分重复的想吐了( “……循环、……过程”资本运动就这样周而复始,最终呈现出来资产阶级社会的全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循环中确证出来,资产阶级站在舞台上表演,争夺着与“利润”共舞。无产阶级是资本运动的承担者,在每次循环不仅仅只是对劳动的占有,还有货币上的借贷的支配,消费中被“测量”的需求,利息、地租,可以说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描绘越来越丰满。收入这个直接的东西被追根溯源,在商品的大量生产的社会中被确定了。只需要再多进几步,残篇的地租理论和阶级、世界市场、国家都会在有某种中介的同一里被“逻辑的”关联在一起,现代社会的奥秘就能被揭开。

<< 首页 < 前页 后页 >